家庭责任推脱误教说
发布时间:2024-10-24 14:14 浏览量:3
武妈妈正在睡午觉。忽然手机的声音响起来了。武妈妈从床头拿起手机,一看来电显示,是儿子军军的班主任邵教师拨来的电话。武妈妈接通电话,邵教师要求军军的家长迅速赶到学校,说是军军违反了学校纪律。武妈妈听完教师的告知,不耐烦地说道:“你给他的老哈儿打电话吧,孩子的坏习惯都是他老哈儿养成的。”说完,武妈妈挂断了电话。
家长责任的推脱这个学习的敌人就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问题学生后家庭养育者相互推诿,不愿主动承担引发学生问题责任的行为表现。
无题(图片来自网络)
1.会生不会教的智贫
越落后,越生育,几乎是全球贫穷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除了生理本能的愉悦反应不可避免外,就是农耕时代需要大量简单体力劳动多子多福的思想影响。生理本能的反应必然犹存,而多子多福的时代已经被工业文明的机器大生产超越,新时代需要的是更有现代文化知识的智力劳动者,而不是简单的四肢发达身强体壮的体力劳动者。新时代的要求必然冲击每一个现代家庭的成员,希望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而如何教养下一代呢,又缺乏必要的方法。
会生不会教的智贫就是一些家庭会生育孩子,但是不会教育孩子。一些家庭成员,由于自身受到原生家庭、经济条件、自身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获取的知识有限,没有形成教育孩子的理性思维,缺乏培养孩子学习方法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出现了违反纪律、道德甚至违法行为的时候,家庭成员就会出现推卸责任,认为孩子出现问题是对方的责任,不是自己的责任。
2.教育思想分歧互怂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比如成绩下降,家庭成员相互指责,特别是父母双方,都把问题归罪于对方,说出“我说那么教不行,你说行啥。”“我说该打的时候要打,你说不能打啥”等相互怂对的口播言语。
家庭成员相互怂对反映了家庭成员在教育学生上思想观念的分歧,没有形成一致的育人策略。所以对于学生问题的出现不是坐下来仔细回忆教育中的每一个事实,仔细了解学生学习问题的产生缘由,寻找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而是相互指责推诿。成功了是自己的功劳,失败了是对方的错误。
3.家庭引导的缺位
家庭成员对于学生问题的推诿实质是家庭引导缺位的表现。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家庭成员没有预见性,反而互相推诿,说明家庭成员在平常的学习引导不到位。由于引导的不到位,家庭成员就缺乏对学生自身的完全了解,在学习引导中也就不自然地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就应该经常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不能出现一个在暗示要求的同时而另外的家庭成员袒护的事件发生,否则对学生的要求就无法落实到位。特别是自觉性差的学生,如果有人袒护,他就会趁机开小差,不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家庭引导的缺位不仅表现在没有原则的袒护上,还表现在一些家庭成员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一旦学生出现问题,放任自流一方不仅不会承担责任,还会指责管理一方方法不对,把自身的放任自流说得头头是道,好像理由很充分似的。
家庭引导的缺位显示了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不到位,最大可能是家庭成员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起不到实质的作用。
4.家庭成员缺乏互信
在一些家庭的组合建立中,家庭成员各是一条心,处理家庭事务不是协商一致,而是各执己见,甚至故意破坏对方的思想观念来达到个人的一己之见。这种独断的思想当然已经不适应于现代民主与和谐家庭美德的建设。相反只会使家庭成员的思维方向越来越远。
家庭成员没有思想上的互信,于是在教育学生中也就各持己见。比如,有位母亲教育女儿,成功的时候就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出了问题的时候就认为是父亲的不恰当。还经常在孩子面前渲染自身是孩子的管理者,认为父亲一无是处。家庭成员互不信任,教育学生出现推诿事件就顺理成章了。
作业时睡觉的学生(图片来自网络)
1.学生价值观混乱
家庭成员在家庭教育影响的责任推诿使学生看不见家庭成员责任的担当,致使年幼的学习时期不知道大人们争斗的什么。对于学习问题,各自有各自的表述,没有适宜学生身心有益的统一见解。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对于学生本身而言,却是一片思维混乱,不明确学习到底为何物。
家庭成员在家庭里相互推卸责任,学生只能夹在中间默默受气。哪一方的意见都需要听取。就是在这种矛盾的接受中无法形成自身稳定的求索航向。学习的价值观处于混乱状态之中。
2.学生认知冲突
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群体中,家庭成员各自为政的育人思路,让学生在学习的认知上产生矛盾冲突,经常会使学生不知所措。到底是听爸爸的还是妈妈的,使学生处在心理的矛盾之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本应该能够形成正确的认知建构体系。但是,家庭成员的左一说、右一说,打乱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反而使学生失去了恰当的学习认知方向。
家庭成员责任的互相推诿经常使学生处于学习认知的冲突中。这些冲突影响学生在学校的正常学习。学习精力不集中,在学习中还在思考是“爸爸的正确”、“妈妈的正确”还是“爷爷的正确”。家庭成员在对学生的影响中的“我行我素”,使得学生精力分散,身心疲惫,激烈的认知冲突甚至引起学生的思维过度,神经紊乱。
3.学生理想迷失
“爸爸一条经”、“妈妈一条经”、“爷爷一个教导”、“奶奶一个训教”,活在家庭里的学生每天被不同的说教包围着。而且这些说教还在家庭成员之间起冲突,更使学生不知所措。尤其是中小学生还处在未来理想的探索之路上,过多地说教只能让他们无所适从。简单地以未来职业倾向的选科为例,有的说文科好、有的说理科好、有的说艺术好等。学生的选择在矛盾中,无法对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学生在家庭责任推诿中生出的理想迷失,在于家庭成员都不是围绕学生本身的身心状况给学生定位,而是全凭自身的简单生活经验做出的武断判定。这些武断判定使学生不知道哪一个适合自己,相信一个人的又觉得另一个人的说法也有一些道理。在家庭中作为晚辈,又无法摆脱“大人们”的东说西说,也就无法给自己准确定位,未来的道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4.积极教育的崩塌
正规的教育活动,特别是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中小学教育,都有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编写的学习材料以及教育部门确定的课程标准。家庭成员依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指导教育,还用自己的教育认识否定其他成员的见解,让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积极教育无法得到深入与延伸,反而在家庭成员的各持己见中变得似乎没有作用了。
有一个学生,回家听见父母的相互争吵,几次威胁跳楼,到学校考试,也是分心走神,感觉自己的人生一直走在迷途的盘山路上。家庭成员缺乏冷静思维,不顾及对方的想法,也不顾及学生的思想反应,使学生习得的积极教育影响变得别扭歪曲,无法行走在轻松愉快的学习大道上,学习的前行历程如同背着沉重的大石磨。
开朗的女孩获得动力(图片来自网络)
1.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学生的未来在于自身的把握,学习的结果来自于自身的价值求索。家庭成员多种思维导向不是学生主观意愿的表达,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区分不同指导的适应性。适应自己的就作为参考,不适应自己的就悄悄驱除。
家庭成员应该把学生明辨是非作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标准来看待。一些家长应该摆脱自身在家庭中的自私与蛮横行为,做一个开明而富有爱心的家庭成员,在学生的教育成长中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意见中引导学生思考,辨明正确与错误的导向,为学生的发展确定恰当的学习引导策略。
2.开导学生独立思考
互相推诿的家庭环境需要开导学生逐步确定独立思考的道路。也就是常说的,无论别人怎么说,我依然走自己的路。学生有了独立的思考,学习就不会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有自己的学习思维、学习理想。学生有了独立的思考意识,就不会听家庭成员的一面之词,就会按照自身独立的思想行为做事,就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外在思想灌输而迷失自己的航向。
开导学生独立思考,作为家庭成员应当发挥主要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要学生的行为没有超越道德与法律的规范,就应该视为正当的思想行为。特别是作为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学生身上,引起学生身心的不舒服,让他们树立独立的理想,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鼓励学生家长融洽
没有家庭的文明就没有社会的文明,没有家庭的美德就没有社会的公德,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家庭美德的根基。家庭关系和睦融洽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如果仔细观察全球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和谐程度,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和谐程度越高。
学生要在一个家庭环境里健康成长,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身心的源泉。事实上,许多家庭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比如我国出现的为了孩子假装和谐的夫妻。与其假装,不如调整家庭成员的关系,主动自我解剖在家庭中的不当行为,不忘艰苦创建家业的初心,把家庭出现的不协调化解在立家辛劳的汗水里,不说不利于家庭和谐的话,不做有损于家庭和睦的事,更不能做一些违反伦理道德与法律制度的事破坏家庭和谐共建的文明目标。
4.构建家庭和谐传承机制
家庭成员针对学生,还是积极承担传承和睦一家亲的责任者,必须明白和谐传承家庭礼仪的重要性。在人类自身的传承中,由于个体能力的各方面差异,家庭不应该有的自我认知冲突应该在现代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摆脱自身不利于后代成长的私欲文化,把未来一代的文明成长作为摒弃遗留下来的不文明现象的示范表达。构建家庭和谐需要家庭成员拥有共同创造的价值观,把劳动与理解作为家庭成员相互信任的灯塔。正如文明需要太阳的照耀,家庭和谐需要理智的造化。
家庭和谐传承机制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和谐,也有利于家庭和谐价值的共同构建。为了学生的未来健康成长,家庭传承和谐将会传承社会的文明。如同基督文明把爱心与谦让传承到全球文化启蒙一样,家庭文明与爱心需要共同传承。家庭成员不固执己见,在道德与法治的框架下,相互包容,不仅学生的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再大的矛盾也可以在法治与道德的规范内合理解决。
学习思考的小学生(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