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妈妈自曝尴尬现状:“我,银行行长、裸辞带娃逃离内卷,如今崩溃了……”
发布时间:2024-09-28 08:08 浏览量:29
本文授权转自:小树妈妈(ID:tree2050)
姐妹们应该都知道,我家俩娃现在是高一新生。
这到了新环境,认识新同学,刚开始肯定有挺多不习惯、不适应的。
昨天放学回来,我家老大吐槽说:“妈妈,我觉得我们班上好卷哦~”
我有点好奇:“怎么说?”
老大叹了口气:“连课间同学们都在做作业,几乎没有起来活动的,互相说话的都挺少。”
她还吐槽:“这才高一刚开学,我已经可以预见,未来三年得拼成啥样……”
你要说小朋友吧,课间不让玩,可能因为学校规定、老师不让;
这群大孩子呢,就纯属太自觉了,他们知道现在学业竞争激烈,一分一秒都不想浪费……
我女儿这还是美术特长生班,孩子们都成了这样。
我一时都不知道,该为学习氛围好开心,还是为孩子们忙碌的青春时光感到心疼了。
可能也是因为如此,这几年我身边有不少父母,打算带娃出去上学,逃离这种内卷的。
我记得有一阵子,泰国的国际学校就特别火,号称是反内卷教育的中产家庭首选地。
可世界那么大,为什么要去泰国呢?
理由不外乎这么几条:
泰国的学费、生活成本低,地理上靠近中国,国际教育体系相对成熟,门槛又低;学校比较佛系,生活节奏慢,关键是没有国籍限制……
总而言之,就是爹妈省钱,孩子开心,未来似乎也挺光明。
但泰国的留学生活,真的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吗?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最后一期,镜头就对准了这些去泰国上学的中国家庭。
如果你也打算给娃换个环境,或许能从今天这篇文章中有所启发。
有一说一,泰国本土的公立教育确实比较轻松,学校对成绩要求不高,在我看来,甚至有点宽松得“过分”了。
一位清迈老师在采访中表示:
在校方看来,学生不过关,是老师的问题。所以当作业太多,孩子写不完,或者通不过考试,老师就会放水让所有孩子都过。
我相信让娃去泰国读书的父母,大多数肯定不是光图个孩子开心,有学上就可以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对这些父母来说,泰国更像是一个留学跳板,借这里“物美价廉”的国际教育,将来跳向那些欧美国家。
况且,泰国本地的中产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也并不放松。
他们会像国内父母一样,为孩子报各种学术补习班、兴趣爱好班,比如钢琴、芭蕾、高尔夫等等。
有研究泰国教育的学者这么描述当地教育:
有点像只鸭子,表面看起来缓缓的,轻松优雅,实际上水下脚蹼在不停划动。
所以,哪怕来了泰国,孩子依然要在各种兴趣班之间打转,父母依然要辛苦陪读。
片中有一位来自北京的陪读父亲,大家管他叫奶爸。
他女儿走体育路线,打高尔夫,一天不落地练习也有3、4年了。
爸爸呢,就帮孩子研究资料,安排生活和训练。
小到比赛前能吃什么,训练要用多重的杆儿……他都要事无巨细地考虑到。
说到底,想要把孩子培养得优秀,就避免不了辛苦和竞争。
我在一篇文章里,还看到过一组数据:
清迈的大多数学校学术成绩并不特别突出,平均SAT成绩1200出头,最多只能申请到美国排名50-100的学校。
l无门槛学校、普校,师资相当一般,学习松散,孩子普遍成绩较差;
lTOP3的学校(兰纳、普林、清迈国际)学位还太少,竞争激烈。
所谓的逃离内卷,不过是换了个环境,换了个赛道而已。
最初的喜悦和新鲜感过去,可能一切还是原来的模样,只是程度略有区别而已。
再说去泰国陪读的父母,光看纪录片里的表现,我感觉他们也没有逃脱教育焦虑。
甚至比起之前,他们还要更痛苦,更煎熬。
因为来泰国陪读,意味着这些父母要放弃自己原有的职业,积攒多年的人脉、资源……
片中有位妈妈叫吴云,在国内是一家银行的行长,但现在她自我介绍只能说,自己是全职妈妈,家庭妇女。
这种自我价值的丧失,身份上的心理落差,让她一度在镜头面前落泪:
“过去,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银行行长,但如今,在机场填写职业一栏时,我只能写‘家庭主妇’。尽管这是我为孩子做出的选择,但这种落差仍然让我感到迷茫。”
可能有朋友会说:那就在当地找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