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业抑郁的单亲妈妈,陪伴同样抑郁的女儿,从绝境走向新生
发布时间:2024-09-30 01:05 浏览量:25
本篇作者 | Linda本篇编辑 | 董小姐插图来源 | Xuan loc Xuan
在郁金香,有这样一支温暖有力量的爱心大部队,那就是郁金香家长成长学堂的辅导员们。从共修学员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400余位辅导员们,正陪伴着10000多个家庭在郁金香学习、领悟。
随着家长学堂的日益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有力量、有情怀、有能力的辅导员老师。现开设郁金香辅导员专栏,将发表来自郁金香辅导员们成长路上的感悟,他们陪伴孩子和家长的智慧心得、精华记录。希望这些记录,可以为更多前进中的家庭提供支持。
作者介绍-见习辅导员:Linda单亲妈妈,抑郁症亲历者。曾任外企高管20年+(现失业中),上外MBA,南开心理学硕士。女儿初中抑郁休学,住院二次,自杀一次,自残多次。2023年母女双双抑郁躺平,陷入绝境。2023年9月辗转来到郁金香,2024年1月正式加入一阶学习。2024年6月,进入21班C组做见习辅导员。参加过“和你有约”197期。主持过小组共修。
本文记录了这位妈妈今年加入郁金香学习后的心路历程,见证了这位单亲妈妈、这对抑郁母女在郁金香的疗愈之旅,希望她的讲述,能和更多父母和孩子共勉,共同成长、疗愈。今年1月初,我正式加入了家长共修一阶段的学习。3月2日,我完成了家长学校线上共修班一阶202405C组为期3个月的学习。6月27日,我正式加入了202421C组辅导员的微信群。6月30日,我进入21班C组,成为一名见习辅导员。7月5日,我参加年级长天道酬勤老师带领的全年级共修会议。7月7日,我作为分享嘉宾参加和你有约第197期直播,在直播间讲述了自己家庭的故事。
7月10日,我和辅导员荷塘老师、大白老师共同主持了小组第一次共修。这是一份特殊的履历,也记录了我正式开启郁金香成长疗愈之旅至今的一段旅程。回想2023年,我的人生陷入了此前从未遭遇过的绝境。那时,我正读初中的孩子抑郁休学、住院、自杀,而我,也一夜之间丢了“体面”的工作,整个人陷入抑郁状态,伴有惊恐发作。虽然我已经自顾不暇,但为了救女儿,我强打精神,四处寻医问药、求神拜佛,均没有效果,那真是我人生最绝望的时刻。庆幸的是,经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推荐,我来到郁金香公益平台,在郁金香的大爱托举下,我从人生的废墟中一点点站了起来。
半年不到的时间,在辅导员、共修家人的鼓励、支持、陪伴下,我慢慢有了一点力气。后来在一次分享中,我被年级长天道酬勤老师“看见”和赋能,他破格让我成为见习辅导员,并力推我参加“和你有约”,用自己的故事疗愈更多的人,传递爱和正念。至此,我开始从血泪中爬起来,蹒跚而坚定地大步走向一条勇往直前的成长之路。回顾这半年来的变化,似大梦初醒,于是,带着感恩和臣服,我写下今天这篇心得,它记录了我在郁金香这个团体、场域内的看见、改变和成长。
在郁金香的共修场域浸泡,我飞速成长
目前我和孩子的状态,和群里大多数家人一样,比较稳定,自己二十多年原生家庭创伤也在慢慢修复,自觉仿佛重新出生、成长了一次。这一切都归功于郁金香的课程理念和共修赋能,也更加见证了共修的有效性以及榜样的力量。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郁金香家长学校的全年级共修,真是热闹非凡,总时长4个小时,在线人数达130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这样一群人,因为一份纯正的发心聚集在一起,做着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年级长天道酬勤老师和我们分享了无数干货,其专业水平不亚于专业心理学大咖,不仅分享自身感悟时金句频出,还不知不觉间启用了家排、空椅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内在小孩、正念冥想等各种心理咨询的实践技术,给我们辅导员做了很好的榜样。我目前正在一阶家长群里做见习辅导员,负责转发各种通知,由资深辅导员带领主持共修会议,有时在群里和家长老师们互动,分享心得。做见习辅导员的额外好处就是,促使我不敢懈怠、好好沉下来学习,这也巩固了我尚未稳定的自我和情绪,带给我更多积极看待问题的视角。
做见习辅导员后,我每天转发群内消息,偶尔出现过漏发通知的失误。所幸是在郁金香这样的群体里,我被允许犯错,大家莞尔一笑,我也第一次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知道面对错误,最重要的不是检讨过去,而是从现在开始避免重犯。其实成功也是如此,过去,我总是抓着那个“高管”、“优秀”、“高学历”标签的我,一直压抑这个“平凡”、“偷懒”、“有负性情绪”的我,这个不被自己和世人接纳和爱着的“我”。殊不知,我的这份对自我的高要求和不接纳,不仅压垮累垮了自己,也影响了女儿。而现在我看见,每一个我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它们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方式保护着我,让我能够顺利成长、发展、适应内外部的环境。
在刚开始加入郁金香的那段时间,我的成长很快,我像个海绵,不断分享和释放能量,也能接收到共修同伴们的赋能,甚至出现“心流”和“顿悟”的状态。我几乎是以极大的热情、极快的速度,几近疯狂地把“我的内在小孩”或者是“本我”,重新抚养了一遍。我的这份醒悟和努力,不仅让我和孩子关系突飞猛近,也让我的自我觉察能力越加敏锐。那段时间,我60分通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考试,获得入驻平台的机会(之前我完全不能允许自己在及格线上),主持共修时,我也更坦然开启镜头,直面疲惫、素颜的真实自己。在这种近乎“狂热”的学习热情下,有一段时间,我突然就走不动了。这可能是因为我的成长过快、燃料告急,也可能是我暴露太多创伤导致耗能。‘’在现实中,我陷入了一段是找工作还是继续躺平的内耗,我兼职,尝试多样工作,都没什么大的进展,有些是以失败收场,我做了一年多的心理咨询也停下了,因为我感觉不到成长和支持。于是,我开始回头去读郁金香一阶二阶的所有学习材料,泡在郁金香多个群里,参加所有共修,接受辅导员的陪伴和赋能。如刚入一阶正式学习时,我以洗心臣服之态,重新整装待发,休养身心。
原来,孩子的“不正常”只是我的镜子
半年来经历的身心状态的起伏,让我发现,原来,孩子真的是在镜映家长。和我一样,女儿在经历了第一阶段超乎寻常的进步后,也出现了“停滞”。恰逢开学,群里的伙伴们的孩子都陆续参加军训复学了,领居的孩子们也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我打造的“微社交”环境也不稳定了。孩子的画画出现瓶颈期,商稿让她疲惫,一直拖稿。日夜颠倒,每天晚上不睡觉,白天睡到中午才起床。说好的“自学”参加中考,就这样无限期被搁置了。可是,真相真的是这样吗?此番观察和经历,让我终于真正理解了那句绕口令似的箴言:“我不是我眼中的我,也不是你眼中的我,而是我眼中的你”。当我把视角从“我”的投射暂且移开,就会发现新世界:孩子一边抱怨不想画,一边追求完美细节,总是能在截止时间当天交稿。当我总是抱怨不能出去工作,是因为孩子病情加重,精神科医生一语道破,其实是我的抑郁焦虑状态加重了。
孩子看起来情感冷漠,她却在看到群里求助后,一个人克服恐高,爬到14楼的连廊去救下一只流浪猫,并拿出自己的钱来收养它,甚至戴三层手套清理猫粪。孩子社恐不出门,为了收养猫,当天去了很远的超市、宠物医院,还自己向我的朋友接了画头像的订单。孩子作息颠倒,躺在床上玩手机,却写出了几万字的小说,立意甚至亮瞎了我的眼(弑神者成为新的神,关于信仰和定罪)。孩子看似不务正业玩游戏,却自学了PR、剪映、配音,在B站上做了二场游戏视频,流量过百,游戏开发者本人也和她互动点赞。有时候,与其说我在陪伴孩子,不如说,是孩子在共情、陪伴、镜映着我。孩子让我借由“她的不正常”,看到自己的期待、焦虑、内耗,甚至用老套的“为你好、为你牺牲”来隐藏自己不敢承认的“缺失和阴暗面”,向孩子进行情感勒索,期望她懂事,孝顺,善解人意。而那正是投射出的“理想的我”。
大道至简,回到自己才是破局的路
8个月浸泡在郁金香,我参加了二阶10次共修,一阶12次共修,在这里,我听到太多震撼人心的抗郁故事,以及叹为观止的个人成长心路历程。有十年如一日、辞职陪伴的勇者爸爸,全然信任、放手支持少年远行逐梦的守伟爸爸,以及伯乐慧眼、妙笔点评、现场疗愈、充满能量的年级长天道酬勤老师,擅于陪伴、主持、传道的全能辅导员们,勇于分享、乐于助人、传播大爱的共修同仁们。我还注意到有一些默默潜水的家长,常想他们是不是也如我当初一样,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或是对现状有病耻感,或正处在崩溃的边缘,经历着自己的防御和阻抗。我想对这些家长,和看到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们说:请先允许和接纳这样的自己,尊重自己的节奏和能量,只要坚持共修学习,慢慢来,一定可以找回迷失的自我,带孩子回家。蓦然回首8个月前初来郁金香的我,竟已心路百转,步履千里。在不断的阅读、共修、分享、陪伴、受教、停滞、退行、踟蹰之后,我放下了对孩子读书的执念,放下自己的焦虑和担忧,放下改变孩子的控制欲,不加评判地尊重孩子独特的生命力和节奏,交还孩子的命运和责任。这期间,我经历过崩溃、恐惧、原形、停滞、逃避、拒绝、讨好、控制、共谋、内观、自醒、领悟等种种意念和情绪的反复无常。我也曾一度向外疯狂抓取各种资源,最终却发现,实则大道至简,回到自己才是破局的出路。以身入局,为母则刚,无求不扰,有求必应,做千锤百炼稳如磐石的情绪容器。
孩子带给我们的不是苦难,是成长的礼物
在这里,我想衷心对孩子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感谢孩子用生命和病症来唤醒我,谢谢孩子的勇敢做自己,替我表达了愤怒、抑郁等我压抑了半生的负面情绪。感谢她敢于做真实的自己,走不同寻常的路,能够公平表达自己,我为她彼此尊重、本自具足的生命力和勇气点赞。感谢这段突如其来的人生动荡,使我们母女在休学和躺平的日子里,各自找回那个早已透支精神和身体的自己,重新养育各自的“内在小孩”,彼此陪伴支持,直面那些创伤和卡点。孩子带给我们的哪里是苦难?这是人生难得的体验,是成长的礼物。因为孩子,我颠覆了曾经坚信不疑的“主流”价值观。我尝试了各种兼职,我找回了画画、写作、心理学、阅读等爱好和兴趣,我结交到一起做新媒体(小红书和抖音帐号)的邻居朋友。因为孩子,我学会通过不同时间维度、不同视角来审视人生,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有价值的生活,什么才是我心所向的生活。我学会在允许接纳之余,做一些让自己的生命更丰盈的小事情,去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不如意。因为孩子,我与自己达成了和解。戒断,哀悼,分离,成熟,宽恕,放下,我可以允许自己做一个只有60分的学生,我可以允许自己交一篇随言随语的心得。如今,我的力量在慢慢回归,不仅开始在KY月食平台申请疗愈师,也重启了行为风格和激励因子认证师的身份,参加上海大学MBA职涯发展公益解读项目。“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就是我当下的心境。不管是之前在追梦途中奋勇直前,还是在当下删繁就简躺平惬意,我都全然接纳、允许、祝福。对孩子,亦然。最后,借曾国藩家训,感谢郁金香共修的老师家人们: 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让我们共历风雨,同享阳光,彼此扶持。愿诸君和孩子们前程似锦,不负韶华。
备注:每个家庭的情况和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文章中的分享,仅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