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小衔接,请家长别和超前教育弄混!不是一回事
发布时间:2024-10-12 23:03 浏览量:27
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已经10月份,很多妈妈犹豫要不要把孩子送去幼小衔接班。让孩子提前适应一下全日制的学习氛围。提前储备知识,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很多妈妈一谈起幼小衔接,首先想到的是知识储备。作为一个小升初家长,我想告诉妈妈们,孩子心理、认知、适应力、社交、自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比提前储备知识更重要。
当然并不是说,不要带孩子储备知识,而是相比知识储备,其他方面的综合提升才是快速帮助孩子适应小学阶段的关键。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上课时老师通常会说把书翻到第几页,看一下第二自然段第1行。
我们可以测试一下,在家告诉孩子书页在哪里找,自然段是什么,行是什么,看看孩子能不能找到那个位置。
这就是学习中需要的一种认知能力。
有的幼儿园大班孩子,他甚至连行和列都分不清楚。以这样的状态上小学,老师讲到哪儿他都找不着地方,等找到地方老师这儿已经讲完了。
这就是因为认知能力弱,导致孩子听课效果低。
同时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也要避免进行“超前教育”。我想很多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已经了解了超前教育对孩子的危害。
那么“幼小衔接”和“超前教育”到底哪里不同?
幼小衔接是帮助孩子能够快速适应小学的一个过渡阶段,它不仅仅包括孩子的学习和知识掌握。更侧重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节奏。
超前教育则是把重点放在了孩子的知识储备上。让孩子提前接触小学知识。(当然如果孩子的认知达到了这个水平,而且孩子很愿意学,这种除外)
我们回来继续说“幼小衔接”具体需要做哪些事情?
1.小学和幼儿园的差异。
因为是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嘛,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幼儿园和小学的不一样在哪里,让孩子做到心里有数。遇到问题也知道如何应对。
比如幼儿园老师会管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在小学,老师主要管理孩子的学习,生活部分需要孩子自己完成。例如在学校需要孩子自己穿衣、管理个人物品、整理书包、清洁课桌等。
2.培养孩子独立性。
从上面第1点来看,如果现在孩子在家,还事事由父母代办,这一年就要抓紧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孩子的独立行为。
如果你不想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拿着一把的铅笔和一盒的橡皮,让家长拿回个人物品。现在最起码也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看护个人物品和书本等等。
3.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
善于社交的孩子,在集体中就是相对能吃得开。而且老师也比较愿意让行为出事大方,善于表达的孩子跑腿办事。
学校和班级也是一个小群体,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与老师交流,如何处理和小朋友之间发生的矛盾?都是需要孩子掌握的能力。
如果现在孩子在外面还不敢大声说话,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趁这一年赶紧带孩子练吧。
4.培养好习惯。
还有一年孩子就是小学生了。家长可以先规划一下,孩子上学后需要拥有哪些好习惯,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培养!比如,正确的坐姿、正确握笔姿势、阅读习惯、先完成作业在玩等等。
别等到孩子上学后再开始培养。孩子已经习惯了回家就玩,你突然让他改变,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每个阶段可以和孩子定一个小目标。帮助孩子在上学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你就比别的家长快了一步。
5.教孩子学会表达重点。
我们有时候发现孩子很爱说话,但说的都是废话,没有一句说到点子上。这能说孩子会表达吗?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帮助孩子练习一下。想做什么,先说最关键的那件事儿。只有孩子描述清晰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在学校老师和同学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而不是听孩子说了一大通,还听的云里雾里,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6.让孩子有规则意识。
这个规则意识我觉得很重要。尤其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让孩子摸透这个环境中的规则,对他来说也是有安全感的。
就比如他知道上课的时候不能乱走,不能想说话就说话,需要举手发言。当孩子掌握了这个规则,他就会少挨批评。
一个环境有一个环境的规则,让孩子知道在校内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7.和孩子一起储备知识。
我们可以想一下,小学一年级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够让孩子快速融入到小学的课堂。
比如读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孩子认识一些常用的题干汉字——读一读、找一找、拼一拼、算一算、拼音连线、数字连线等等。不会有很多字。
比如看书的基本认知的能力。如翻页时要认识数字。会区分左右。老师说在书的左边,他上右边肯定是找不到的。
咱们就是在孩子认知的范围内,帮助孩子做好知识储备。平时可以多带孩子看一些带拼音的书,进行亲子共读,玩逻辑思维游戏等等,都可以增强孩子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