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雪域高原的教育“答卷”
发布时间:2024-11-01 09:46 浏览量:25
30多年前,大别山腹地,一双“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感动了海内外千百万的人。30年后,在别样的雪域高原深处,有这样一份教育的“答卷”正在缓缓展开。
读书的用处是什么?
10年前,藏族女孩拉尔机的心中总是出现一种想法:“读书的用处是什么?”这或许是高山深处,孩子们最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看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年少的拉尔机突然觉得自己或许应该跟妈妈一样,在放牧、打酥油、做奶酪的劳作中,与高山河谷相伴一生……因为,这样家里的负担就会减轻,妈妈也不会再带着腼腆却又不安的表情,挨家挨户地借钱。
每每想到这样的场面,辍学的念头就会涌现出来。但眺望山脊间,她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心里仍有丝丝不甘。看着走出高山深处的其他同学,她也常常会幻想,有一天自己能否翻越这片山脉。
孩子们的困惑,也是年保玉则希望小学校长多杰旦的困惑。1997年,多杰旦经过多方奔走,自筹资金创办了年保玉则希望小学,这也让高山深处门堂乡的孩子们有了免费上学的机会。
但很快,多杰旦发现,不少孩子在完成义务教育后,依然会因为多种原因,回归到放牧的生活。2010年,多杰旦在政府支持下,又组建了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这所非营利性质公益学校,成为了拉尔机“最好的答案”。
在过去这些年,多杰旦职业技术学校先后培养了5000多名学生,其中1000多名学生考取省内外高等院校,逐步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打造长效教育帮扶”,这一理念得到了ME创新计划的支持。
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运转,培养孩子们成长、成才,ME创新计划支持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筑梦高原”非遗技艺创新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以民族美术、民族服装设计为依托,从采购培训物资到邀请发达地区同专业高水平教师开展线上线下课程培训,再到选拔该校优秀教师“走出去”,前往发达地区接受培训。为该校两专业带来全方位提升,让牧区孩子们不仅“有学上”,更要“上好学”。
目前,已有数百位民族美术和民族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接受了培训。拉尔机更是在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的资助下,和其他来自深山中的教师一同走出大山,来到了北京、杭州、云南等地接受培训,走访学习非遗文化与现代技艺,了解染绣技艺、扎染技艺,观摩文创品牌与文化园区。看到了更多民族服饰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创新结合的可能性,打开了非遗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从牧区放牧的孩子转变成了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的优秀教师、非遗文化传承人,拉尔机的成长,成为了雪域高原学有所成的一份“宝贵”而又可借鉴的答卷。在教育深化的当下,学有所成无疑是教育环节中最为关键的闭环。
“读书是为了学成之时,报答祖国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如今,拉尔机对于10多年前遇到的问题,有了坚定而诚恳的答复,拉尔机说:“我会将这份理念与机遇,通过教育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当地学子。”
未来,这些雪域高原的学子们,有的将切身走出深山,感受大千世界的精彩,也有人会做出拉尔机一样的选择,反哺到教育事业之中。让更多孩子获益的模式,正推动乡村教育走向“正循环”。
ME创新资助计划:十年躬行不辍
2015年,中国民生银行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了“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简称“ME创新计划”),旨在关注和支持公益领域的创新实践及社会影响力营造,通过系列活动资助有发展潜力的组织及项目,带动更多机构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
10年来,“ME 创新计划”持续深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社区发展、教育支持、生态文明、健康福祉等关键领域,为创新实践注入强大动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截至目前,ME 创新计划已惠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8个县(区/市)的37.4万人(次)。项目服务群体包括城市外来务工群体、心智障碍群体、留守儿童群体、乡村中小学生群体等。目前,第十届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已经开始申报。
硕果累累:入选第五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近期,《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益帮扶案例》入围了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该评选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国际减贫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共同组织,旨在从全球的视角关注减贫及乡村发展,通过案例评选及发布,向世界分享成功的减贫模式及创新实践。
数据显示,“ME创新计划”已累计提供超过 1 亿元资金,带动超过 2800 家社会组织参与项目申报,支持 216 个公益项目进行创新迭代,推动解决相关社会问题,形成了一套通过支持社会组织公益创新实践,以“资金资助+创新支持+影响提升+管理规范+成果推广”的项目实施机制推动社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项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