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明实证论治: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4-11-07 22:30 浏览量:29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医案,我重新发一遍。
是我青岛的病人,小朋友六七岁吧,过敏性鼻炎,各大专家中西医医院都跑遍了。他妈妈后来告诉我说那时候的自己已经数度崩溃了。患者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流鼻涕,早起打喷嚏,长年累月的,常有痰音,睡觉出汗。
放你那儿,你怎么治疗呢?辛夷散?麻黄汤?小青龙?这么小的朋友,下这么重的方,合适不?我想都不用想,西医连阿奇霉素都用过了,若去清热解毒消炎,有用不?咋办?
再细细问下去,孩子有口臭,瘦。饭量大,大便硬。其他情况我都不知道了,就这些。
看懂了用啥方了吗?
如果你想到土不生金,从脾胃角度论治的话,那么你的中医基础水平就勉强及格了,但是从脾胃论治,这是脾虚呢?还是胃气虚?这是阴虚呢?还是阳虚呢?
你要是能走到这一步,那么你的基础水平在我这儿,也可以开始来谈临床水平的问题了,而如果不能,那么你赶紧回去,翻好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多背背。
这病,啥虚也不是,就是一个阳明实证!!!
阳明者,胃家实,阳明者,燥金也。
故而啊,这个病,该用的是攻下法。此时你脑子里一蹦,承气汤是不是出来了。那么这个病,是承气汤证不?
不是,尽管他是胃家实,但是他不是承气汤证,6岁小儿,以承气攻下,无异于杀人,尽管你能走到这一步,但还是庸医杀人啊。
那怎么用呢?用黑白丑!买10g黑白丑,一次0.5g,就这么喂着。
黑白丑是一味攻下药,攻下且不伤脾胃,尤为适用于小儿,小儿用此药,大便会慢慢由硬变软,慢慢正常。
该家长用了九毛钱买了这药,给小朋友吃了一星期不到吧,鼻炎就这么好了。
为何?我在最开始刚治疗的时候给患者家长发过这么一段话:
我给你讲讲吧,第一步错的就是孩子吃太多,鱼生火肉生痰,痰湿都在体内了,吃太多的孩子脾胃代谢不过来则脾虚,脾虚不化食则大便干,久之郁而化热在体内,故孩子当注意力差,脾气差,盗汗,不盖被子也是因为郁热在体,而脾土虚则土不生金,肺金亦虚。肺金虚,肺主皮毛则出汗又更为加重,又不盖被子,夜间极容易风寒,风寒犯肺,多从上焦,故而鼻炎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丛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而鼻涕频作,痰鸣叠出,打喷嚏为排寒反应,晨起阳气生,寒从体出,故喷嚏时做,而叠用阿奇霉素,则短期见效,但其性寒,扼脾胃,久用反徒增加病变。故而该小儿的治疗,第一步当用黑白丑,莱菔子等去其内积,则食与火皆去,大便通,则面色黑红减轻,脾胃开始运转,而此时脾胃虚,当健脾胃,脾胃健则肺金固,肺金固表实,则睡觉亦可盖被子,故寒邪不再入侵,而后再缓用食疗,以收全功。
这个病案,不难看懂吧?相信每一个学过中医基础的,都能看得懂,但是你会这么用吗?
假设我不告诉你这个思路,你能自己找出来吗?
很多学习中医的人啊,就陷入了一个误区,总以为搜集各种各样的方子,就能治好病了,这是医生吗?如果套方子就能治病,那么患者还要医生干嘛?
基础不牢,干啥都不合适。就这些中医爱好者的理论基础,怎能幻想一步登天呢?
就像你此时学习了我这个经验,下次又遇到鼻炎患者,把黑白丑用下去,有效吗?或者,遇到不是鼻炎的患者,黑白丑你会用吗?
理论学不清楚,就一辈子只会在低水平里徘徊。即使多年后你年纪大了成了专家,照样在低水平里徘徊。
基础先过关吧,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相当于中医的小学教材,先把它学透了,然后再买一本《黄帝内经》,慢慢嚼,这个嚼多了自然会有味道。
这样基础扎实了后,学习临床的书,而中医的临床,太多了,你看看你要怎么吃得透,我给中医临床分了些派别,并把该看的书列出来了,你看看。
通俗伤寒派,有通朱肱的《类证活人书》论述了狭义伤寒外还论述了温病;
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论述了伤寒及其兼证;
陶华《伤寒六书》对伤寒个证进行了论述;
吴贞的《伤寒指掌》是伤寒温病融合的代表作;
章虚谷的《伤寒论本旨》推崇叶天士,每用其医理阐释《伤寒论》要旨。也糅和了各家学说。
戈维城的《伤寒补天石》是论治外感病的不可多得的著作。
张景岳《景岳全书》作为完整的医学体系流传下来的医家,其组方原则不得不学。
张璐《张氏医通》、《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作为清初三大家之一, 培养出了叶天士这种后辈,先儒后医,自成一派。
以上为通俗伤寒派名家,上启伤寒,下承温病,后世温病大家如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之学术来源便在于此。
温疫派
金代的刘完素《《伤寒直格》)
明代的缪仲淳(《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吴又可(《温疫论》)
清代的余霖(《疫疹一得》)
杨栗山(《寒温条辨》)
陈耕道(《疫痧草》)夏春农《疫喉浅论》丁甘仁《丁甘仁医案·喉痧证治概要》
戴天章《瘟疫明辨》
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
刘奎《松峰说疫》
郑重光《瘟疫论补注》
余霖《阅微草堂笔记》《疫疹一得》
熊凭昭《热疫志验》
蒋宝素《温热逢源》
《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乾隆癸丑
(1793),京师大疫,以景岳法治者多死,以又可法治之亦不验。桐乡冯鸿胪星实姬人呼吸将绝,桐城医士授大剂石膏药,应手而痊。踵其法者,活人无算。由此可知,学医者,切莫执一家之言,中国两千年,经历病情无数,自有以古法治之无效者,故而不能以无效之法,治可愈之病,却得死人之功。医者却侃侃而谈,此病不治也。此为医不学之过也。吴某当自勉之。
温热派---脱离伤寒体系,主张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之学派
叶天士《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薛生白《湿热病篇》
吴鞠通《温病条辨》
王孟英(《温热经纬》、《归砚录》、《王氏医案》
叶香岩《论温十二则》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温热逢源》等
经典伤寒派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恽铁樵《温病明理》
祝味菊《伤寒质难》
章巨膺《温热辨惑》
谢诵穆《温病论衡》
易水内伤派
易水内伤派是以探讨脏腑虚损病机为主要课题,善以补益法调治内伤病的一支流派
张元素(《医学启源》《藏府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李东垣(《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
明代的薛己(《薛氏医案》)
周慎斋(《慎斋遗书》)、
赵献可(《医贯》)、吕留良《东庄医案》,、高鼓峰《四明心法》、董废翁《西塘感证》
张景岳(《景岳全书》)
罗天益《卫生宝鉴》,
附:后世擅长脏腑辨证的医家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薄辅周《薄辅周医疗经验》《薄辅周医案》张海峰《脾胃学说临证心得》
丹溪学派
朱丹溪《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等。
戴原礼《金匮钩玄》
汪机《石山医案》《医学原理》、《外科理例》
王纶《明医杂著》《本草集要》
虞天明《医学正传》
附:后世擅长调治气血痰的医家
1. 王清任(《医林改错》
辨证伤寒派
明末医家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清代医家舒驰远(《伤寒集注》《六经定法》)、
程应施(《伤寒论后条辨》)、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余听鸿(《伤寒论翼注》《诊余集》)
附:近现代推崇《伤寒论》,擅用经方的医家
1. 范文虎
2. 范中林《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3. 陈慎吾《陈慎吾金要略讲义》《陈值吾经方要义表解》《伤寒心要九讲》
4. 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5. 胡希恕:《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解说》《经方理论与实践》《经方实践录》
经典杂病派
喻嘉言(《医门法律》)、
张璐(《张氏医通》)、《千金方衍义》
徐灵胎(《兰台轨范》)、《伤寒论类方》
尤怡(《金匮心典》《金匮翼》)、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医学从众录》)《长沙方歌括》
费伯雄(《医醇賸义》)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章次公《章次公医案》
施今墨《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岳美中《岳美中论医集》《岳美中医案集》
赵锡武《赵锡武医疗经验》
正宗派
宋代的陈自明(《外科精要》
元代的齐德之(《外科精义》)
明代的薛立斋(《外科心法》《外科发挥》)
汪机(《外科理例》)、
申斗垣(《外科启玄》)
清代的祁坤(《外料大成》)
全生派
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
清代许克昌、毕法(《外科证治全书》)、
邹五峰(《外科真诠》)
心得派
清代高秉钩的《疡科心得集》
清代镇江名医沙石安(疡科补苴》)
民间医学派
《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
张子和(《儒门事亲》)、
清代的外治专家吴师机(《理瀹骈文》)
请代赵学敏的《串雅内编》及《串雅外编》
道医流派--以五行辨证为根本的学术流派
傅青主《傅青主女科》
陈士驿《石室秘录》、《洞天奥旨》、《本草新编》、《辨证录》、《辨证玉函》
黄元御《素灵微蕴》《四圣心源》《长 沙药解》《伤寒说意》其后学者,如彭子益《圆运动古中医学》、麻瑞亭《麻瑞亭治验集》亦有所发挥。然后世只知其阴阳五行之妙,而不知其术数之道耳。
汇通派
唐宗海《血证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恽铁樵《文苑集》、《论医集》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陆氏医论集》、
近代中医大家
班秀文---妇科大家
蔡福养--耳鼻喉大家
邓铁涛--脾胃病及温病大家
郭振球--诊断学大家
何任--金匮大家,于内科妇科颇有功力
焦树德-内科大家
李今庸--经学大家
李仲愚-针灸及气功大家
沈宝藩-心脑血管大家
翁维良-心血管大家
梁貽俊-妇科大家
徐宜厚-皮肤病大家
许玉山-内科杂病及重症大家
颜德馨-心血管大家
杨介宾-针药结合大家
张琪--肾病大家
张志礼-皮肤病大家
赵炳南-外科大家
章真如-丹溪学派大家
赵绍琴-温病大家
周信有-心病肝病大家
周仲瑛-内科杂家
祝谌予-内科杂家
萧龙友-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脉学大家
朱良春-风湿性疾病大家、于串铃用药颇有心得
汪逢春-时令病大家
张镜人-内科杂家,被誉为沪上中医第一人
颜正华-中药学大家
唐由之-眼科大家
任志学-中医急症大家
陆广莘-中医基础理论大家,学贯古今中医之大成者
李振华-内科大家
郭子光-中医康复学大家
王玉川-内经大家
王绵之-方剂学大家
日本后世方派
尊朱丹溪为医圣,以朱李学说而名
古河三喜《全九集》《济阴方》
曲直濑道三《启迪集》
林市之进、玄朔、飨庭东庵、味冈三伯、井原道阅、浅井周伯、小川朔庵、冈本一抱子等,其中尤以冈本一抱子为著名。
日本古方派
公元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是古方派的草创期,代表人物为名古屋玄医《篡言方考》、《金匮注解》
后藤艮山:《病因考》、《医蔽》
并川天民等。
十八世纪中叶,香川修庵《一本堂药选》松原一闲斋《芳翁医谈》
奥村良筑无著作,可称为日本小张子和,其弟子永富独啸庵整理总结其经验成《吐方考》。
山胁东洋首开日本解剖学之风气,可称为日本小王清任,著作有《藏志》
吉益东洞《类聚方》、《药征》、《医事或问》,日本古方派开山人物,现中国大陆方证对应的流行,追究起源,当为吉益东洞也。
成熟期,代表人物有
山胁东门,为山胁东洋之儿,协助整理出版《藏志》
和田东郭《焦窗医话》为吉益东洞之徒
吉益南涯《吉益南涯医论集》
中神琴溪《生生堂治验》
和田启十郎《医学之铁锥》,汤本求真之师,汉兰折中派之开山鼻祖,此后有忠于古方派者,亦为折中派也。
汤本求真《皇汉医学》,日本古方派集大成者,古方派成于吉益东洞,辉煌于汤本求真,此后言日本汉医,皆不离汤本求真。
大塚敬节《类证鉴别皇汉医学要诀》
森道伯《汉方一贯堂医学》
矢数道明《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汉方诊疗的实际》、《汉方大医典》、《汉方诊疗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