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花大钱充值游戏,这钱还能要回来吗?

发布时间:2024-11-13 16:00  浏览量:28

如今,各类端游、手游层出不穷,有些游戏需要“氪金”才能拿到限定皮肤、武器。

相信读者们一定看到过类似的新闻,熊孩子拿着大人的手机打游戏,大手大脚充值消费,等家长发现时已流失大额资金。

那么,能否以充值消费是熊孩子不受控行为为由进行追回呢?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王庆律师团队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案例。

小美妈妈是一名网约车司机,离开家乡在A市打拼,十分辛苦。她的女儿小美常年居住在老家。一天,小美妈妈在购物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显示余额不足,经查询交易记录发现,卡上有70多笔游戏币购买记录,累计近3万元。这3万元的充值与女儿小美到A市来看病的时间吻合。

据小美妈妈描述,在女儿小美来A市看病期间,自己要经常在夜间出车,白天休息时就把手机给女儿使用,手机登录的微信绑定了她的银行卡。面对追问,小美承认是她擅自使用手机充值了游戏。

小美妈妈认为,小美作为未成年人,充值手机游戏的行为其作为监护人并不知情,应是无效行为,她多次联系商家退款,商家始终拒绝,于是小美妈妈将商家诉至法院。

法院在审理该案件过程中,在证人证言、证据等方面发现存在疑点,希望能够与小美见一面,但小美妈妈一直表示拒绝。由于小美始终没有到庭,法官未能与小美进行沟通询问,而对于“充值消费的时间恰好和小美来A市看病吻合”的陈述,小美妈妈未提供任何证据。

经查,涉案游戏绑定的手机号和微信号平常由小美妈妈使用,游戏账号注册当天,该账号通过微信充值了520元,此后多次频繁在深夜充值199、48.8等数额的游戏币。其他充值时间也有工作日,并非仅限于寒暑假期间,而这些工作日小美应当正在上学。

同时,银行卡流水显示,在使用微信充值游戏金额前,该账户曾多次从支付宝提取相应金额到银行卡,再通过微信支付充值到游戏。

对于上述情况,小美妈妈提交了支付记录、充值小程序信息,但对于充值时间和充值操作未能作出合理说明。

综上,法院认为原告要求商家返还全部充值款项的诉求缺乏事实依据,依法不予支持。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王庆律师团队提醒您:通常来说,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盲目追求游戏体验,使用家长手机进行游戏消费,造成家庭经济损失的,一般会认定未成年人行为无效,游戏商家应当返还充值金额。

然而在今天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情况,即有可能会有人使用未成年人充值为理由要求返还,但实际实在为自己的冲动消费找退路。要求商家返还游戏充值金额,必须要建立在游戏消费行为确由未成年人作出的基础上。而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面对游戏,应保持理性、适度消费。

案例来源:江苏高院,侵删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大型高质量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业务范围涵盖争议解决、刑事、婚姻家事及家族传承、老龄法律服务、知识产权、公司证券、劳动与社会保障、金融、并购、政府与公共服务、建设工程与房地产、数字经济等一系列领域。通过专业分工和团队合作,一法律师为各个领域的客户提供优质且高效的法律服务。成立近二十年,一法律所多次获得“优秀律师事务所”“先进集体”等称号,同时被授予“中国 AAA 级重质量、守信用企业”律师事务所、“中国民营企业最受欢迎律师事务所”等称号。

一法律所将“以服务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作为服务理念,将“客观严谨、专业高效、勤勉尽责、规范务实”作为核心价值,致力于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务实高效的服务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