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6岁,我回去伺候生病的妈妈,婆婆追到村口,一句话把我说哭了

发布时间:2024-11-15 14:47  浏览量:25

我叫李梅,今年36岁,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日子过得跟那河水似的,流啊流,没啥大波澜。有一天,家里那电话“铃铃铃”一响,说是我妈病了,需要人照顾。我心里“咯噔”一下,二话不说,扔下电话就往车站奔,心里还琢磨着咋跟婆婆说这事儿。

婆婆那人,挺明事理的,这些年,我俩没红过脸,总觉着中间隔着那么一层纱,不是亲妈,有些事儿,不好说。

回到家,我硬着头皮跟婆婆念叨了这事儿。婆婆听了,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梅啊,你回去是应该的,你妈一个人不容易。家里的事儿你甭操心,有我呢。”听到这话,我心里五味杂陈,像是吃了没放盐的菜,不是滋味。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第二天一早,我就踏上了回娘家的路。

我家在山里,一个小村子,那路,弯弯绕绕的,跟肠子似的。车只能开到镇上,剩下的路,得靠咱这两条腿。下了车,我背着包,手里还提着给妈买的营养品,沉甸甸的,一步步往村里挪。刚走到村口,远远地,我就瞅见一个人影站在那里,定睛一看,是婆婆!她手里拿着一把伞,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路口,像是等啥人似的。

“妈,你咋来了?”我快步上前,惊讶地问。

婆婆看到我,脸上那笑容跟花儿似的,随即又板起了脸:“我这不是怕你一个人回来不安全嘛,再说,这些东西你也拿不动。”说着,她接过我手里的包,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俩就一起往家里走。

路上,婆婆絮絮叨叨地问着妈妈的病情,我一一应着。心里跟揣了个兔子似的,砰砰直跳。婆婆平时不怎么出门,这次追到村口来,还说要跟我一起去看妈妈,这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到了家,妈妈躺在床上,脸色蜡黄,看到我回来,眼里闪过一丝泪光。我赶紧上前握住她的手,心里一阵酸楚。婆婆在一旁忙着张罗,又是烧水又是做饭,忙得不亦乐乎。我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那股疑惑更甚了,跟猫抓似的。

晚上,我和妈妈睡在一起,婆婆去了隔壁房间。躺在床上,我听着窗外的风声,心里跟翻江倒海似的。婆婆为什么会来?她是不是有啥话想跟我说?还是……我不敢往下想,生怕自己想多了,自寻烦恼。

第二天,婆婆提出要和我一起去医院给妈妈检查身体。路上,她终于开口了:“梅啊,我知道你心里有想法,觉得我不是你亲妈,有些事不方便说。”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我一直把你当亲闺女看待。你妈妈病了,我心里也着急,只是想多帮帮你。”

我一听,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没掉下来。原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婆婆接着说:“你爸走得早,我一个人把你老公带大,知道没爹娘的苦。你妈妈现在这样了,你作为女儿,回去照顾是应该的。我只是担心,你这一走,家里的事儿谁来管?你男人在外打工,孩子又小……”

“妈,您别说了,我都懂。”我打断了婆婆的话,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婆婆的话,像是一根针,刺破了我心中的那层膜,让我看到了她的不易和坚强。

在医院里,婆婆忙前忙后,比我这个亲生女儿还要细心。妈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拉着婆婆的手说:“老姐妹,谢谢你,有你在,梅儿能少操不少心。”

婆婆笑着摇摇头:“咱们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梅儿孝顺,我也得尽份力。”

我仿佛看到了两个母亲之间的默契和深情,是一种超越了血缘关系的亲情,让我心里暖洋洋的。

在我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候,生活给了我一个晴天霹雳。妈妈的病情恶化,需要紧急手术。手术费用高昂,我们家并不宽裕,我和老公这些年攒下的积蓄也所剩无几。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束手无策。

婆婆看出了我的焦虑,她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梅儿,别急,有妈在呢。我回去想想办法。”

第二天,婆婆一大早就走了,说是回家筹钱。我心里感动又担忧,不知道她要去哪里筹这笔钱。傍晚时分,婆婆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叠皱巴巴的钞票,还有一些金银首饰。

“这些,是我这些年攒下的,还有一些是你爸留给我的。你先拿着,给你妈治病。”婆婆说着,把手里的钱和首饰递给我。

我愣住了,泪水夺眶而出。这些钱,这些首饰,对于婆婆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再清楚不过。她平时节俭到了极点,一件衣服能穿好几年,现在,为了我妈,拿出了全部的身家。

“妈,这不行,我不能要……”我哽咽着,想要推辞。

婆婆板起了脸:“梅儿,你这是干啥?你母亲的病不能等,咱们是一家人,有困难就得一起扛!”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抱住婆婆痛哭起来。原来,真正的亲情,是不需要言语的,它就在那些看似平凡却又无比珍贵的瞬间里,悄然绽放。

手术很成功,妈妈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在婆婆的帮助下,我们度过了这个难关。那段时间,我仿佛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也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力量和温暖。

后来啊,妈妈康复出院,我们一家人在村口的那棵老槐树下合了张影。照片里,妈妈、婆婆和我,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幸福。我知道,无论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啥是过不去的坎儿。

标签: 婆婆 妈妈 村口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