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每晚都睡不着……”
发布时间:2024-11-22 09:57 浏览量:18
□ 邬佳星 (大鹏中心小学)
六年级学生小A一直与妈妈和弟弟一起生活,在他很小的时候,失眠就成了他的“夜间伴侣”。在家庭中,他总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认为妈妈偏爱弟弟,这种不公让他心生不满。在学校里,学业上的不如意、运动时的笨拙,加上略显肥胖的身材,使他成为了其他同学嘲笑的对象。这些感受和经历对于小A来说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渐渐地,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甚至萌生了极端念头。三年级时,他鼓起勇气向妈妈表达了想看心理医生的需求,却遭到了拒绝,妈妈坚信他“没病”;在老师眼中,小A也是一名开朗爱笑的学生——无人能窥见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辅导过程
1
初步了解,建立信任
我初次注意到小A是在一次课间: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进行课前准备,却被教室里的一片嘈杂声所吸引,抬眼望去,是小A和同学正在打闹,有人还时不时喊几声外号,显然是在喊小A。我仔细观察小A,发现他虽然脸上带着笑,但眼神却有些躲闪。很明显,他并不喜欢这些外号,但依然选择融入其中。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心疼,我意识到他内心或许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
我开始有意地关注他。课上,我多留意他的表现,发现他有时会走神,眼神中也会流露出迷茫和悲伤。课后,我找机会请他到心理咨询室与他交流。一开始,小A防备心很重,回答问题也很简短。但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用温和的语气和他聊天,询问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努力寻找能够触动他心灵深处的钥匙。
在我的不懈坚持下,小A逐渐放下了戒备,开始慢慢敞开心扉,向我倾诉一些深藏在心底的烦恼与困惑。“老师,其实,我每晚都睡不着。”他坦言自己经常因为身材问题被同学嘲笑,也因为在学习和运动方面都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晚上也总是失眠。我认真倾听他的每一句话,并给予他充分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你也不例外。开朗的性格、乐于助人的品质,都是你身上的闪光点,所以你要相信自己。”我尽力开导他,为后续辅导做好铺垫。
2
深入沟通,疏导情绪
随着交流的深入,小A对我的信任也逐渐增强,会主动来到心理咨询室与我分享他的快乐与悲伤、成功与挫折。谈到对于妈妈偏心弟弟的感受时,他眼中总是泛起泪花。“看到妈妈对弟弟格外关爱,却常常忽视我的需求,那种被冷落的感觉就像被一把尖锐的刀刺在心上。”他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不能像爱弟弟一样爱他,总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仿佛是一个多余的人。他也深知自己成绩不好,努力了但难以提高。被同学嘲笑的经历更是让他难以释怀,那些刺耳的外号如同魔咒一般萦绕在他的耳边,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每次情绪濒临崩溃时,小A心里就像有一头野兽要咆哮而出,但无处宣泄的他只能通过伤害自己来得到缓解。
我静静地倾听着小A的倾诉,感受着他的痛苦和无奈。等他说完后,我轻轻地拍拍他的肩,给予他温暖和力量。为帮助他改变错误认知,我与他围绕“妈妈的行为是否为故意偏心”“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有哪些”等问题展开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他渐渐明白,也许是因为弟弟还小,需要更多的照顾,所以妈妈会更关注弟弟;同时意识到,成绩并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惟一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进步的空间。
此外,为帮助小A树立自信,我联合其他老师给他安排了一些小任务,比如请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安排他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我还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结交更多的朋友。在我的帮助下,小A开始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
家校合作,共同发力
我深知,要想彻底解决小A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家长的力量不可或缺。于是,我约见了小A的妈妈。一开始,她对我的来访显得有些抵触,认为小A的问题只是孩子青春期暂时的情绪波动或学习压力所致,坚信孩子“没病”。我耐心地向她讲述了小A在学校的表现以及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扰,并向她介绍了一些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知识,让她了解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会对他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我还分享了一些成功案例,让她看到通过心理治疗和家庭支持,孩子可以逐渐走出困境,重新找回自信和快乐。
经过多次沟通,小A的妈妈逐渐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并开始主动询问更多关于心理治疗的信息,表现出愿意尝试的态度。在我和学校的持续鼓励和协助下,小A的妈妈同意带孩子前往专业医院进行诊断。拿到“重度抑郁和重度焦虑”的诊断结果时,她非常自责,也深刻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我再次与她进行了沟通,让她认识到抓住治疗关键期和积极与学校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我建议她多关注小A的情绪变化,多给予小A关爱和支持,并向她介绍了一些帮助孩子减压的方法,比如陪孩子一起做运动、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等,鼓励她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此外,学校在得知诊断结果后高度重视,在校内召开会议,请相关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小A度过这一时期。我们共同商定,建立一个包容、友善的班级氛围,减少对小A的负面评价,用积极的方式帮助他。
随着治疗的深入,小A的睡眠状况有所改善,情绪更加稳定,极端念头和自伤行为也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小A的妈妈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关注他的内心世界。虽然小A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分析与反思
家校携手,带孩子从阴霾走向光明
小A的经历,是从阴霾逐渐走向光明的旅程。从最初的自我否定到如今的积极面对,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和蜕变,更是家校社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持续倾听、认知重构、家校合作以及专业治疗,小A正在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正视自己的情绪,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力量,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健康的边界。小A的变化,对于正遭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以及普通学校的心理老师来说是一种鼓舞。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心理老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走出阴霾,迎接美好未来。
另外,小A的经历也反映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起初,小A的妈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认知,甚至拒绝带他就医治疗,导致小A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溺在痛苦中。现在仍有很多家庭没有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了解相关知识,耽误了孩子治疗的关键期。其实,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关爱与支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家长应增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度,增进与孩子的交流互动,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与感受,一旦发现孩子存在心理困扰,切勿回避或否认问题,而应迅速采取行动,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同时应及时与学校和老师携手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护航孩子健康成长。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