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牙齿先知?60岁的人,牙齿剩多少才正常?
发布时间:2024-12-06 09:02 浏览量:14
小王的母亲今年65岁,前段时间偶然发现掉了一颗牙齿,小王让她去医院看看,但王妈妈却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儿。
很多人和王妈妈一样,都认为“老掉牙”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上了年纪出现掉牙情况“很正常”,但事实上,大多时候掉牙并不仅仅是因为年龄,而可能是因为“病”,是由晚期龋齿和严重的牙周病导致的,其中牙龈萎缩还可能导致牙齿松动乃至脱落。如果加以重视,完全可以预防和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不包括智齿在内的牙齿数量是28颗(如果4颗智齿都长出来,最多是32颗,但也有的人终生没有智齿萌出)。
牙齿脱落后没补上,就意味着牙齿数目减少了,在医学上叫做缺失牙疾病(包括牙列缺损与缺失)。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发布的《全球口腔健康状况报告西太平洋地区区域报告》(下称“WHO报告”)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区域,缺失牙疾病负担位于全球六个WHO区域之首。2019年调查显示,西太平洋区域约有1/5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受到缺失牙疾病的困扰(在中国这一占比为18.8%,在2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2),严重影响该区域老年人的营养健康与生活质量。
此前已经发现,牙齿缺失会带来身体机能较差、认知及运动功能力下降等影响,从而影响寿命。
今年10月,发表在《柳叶刀-老龄健康》(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老年人群中,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包括牙齿缺失)与功能障碍和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新研究:牙齿个数在21颗及以下,与多项死亡风险有关
这项研究使用了日本≥75岁老年人的数据,纳入了至少接受过一次口腔检查的24619例参与者,检查涵盖口腔健康状况的13个方面,包括剩余牙齿数量、主观咀嚼能力、客观咀嚼能力等。
根据剩余牙齿的数量,参与者被分为五组。在进行死亡率分析的22747人中,其中57.26%为女性,平均年龄78.34岁(年龄范围大致在69.67-87.01岁之间)。与剩余≥28颗牙(占10.94%)的参与者相比,其他各组参与者的死亡风险如下:
剩余20-27颗牙(占40.21%)的参与者,死亡风险升高14%;剩余10-19颗牙(占24.55%)的参与者,死亡风险升高36%;剩余1-9颗牙(占16.06%)的参与者,死亡风险升高54%;剩余0颗牙(占8.24%)的参与者,死亡风险升高63%。此外,口腔健康状况的11个方面(不包括口腔黏膜疾病状态和口干)与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存在显著关联。在进行功能障碍分析的参与者中,与剩余≥28颗(占11.02%)的参与者相比,上述其他各组参与者发生功能障碍的风险分别升高24%、49%、67%和50%。除了牙齿数量外,口腔健康状况的其他12个方面也与死亡风险较高相关。
牙齿数量之所以对死亡率的影响较大,是因为剩余牙齿数量减少是口腔健康状况恶化的影响因素之一,会影响咀嚼能力,从而可能会导致人体的营养状况下降、肌肉流失和体能下降,并进一步引发全身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认知障碍(比如牙周组织破坏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牙齿脱落还会影响社交,导致社会孤立),而目前已知这些疾病会导致功能障碍并增加死亡率。
2019年,一项发表在《生物科学报告》(Bioscience Reports)杂志的研究也发现,牙齿缺失与全因死亡之间呈正相关,可能是全因死亡的潜在危险因素。
这项研究纳入了18项前瞻性研究中的30多万名参与者,年龄范围在21-105岁之间。中位随访时间12.0年,其中有84.2%的参与者接受了5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显示:
在线性剂量反应分析中,缺少10颗、20颗和32颗牙齿(相当于还剩22颗、12颗和0颗牙齿),与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升高15%、33%和57%相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分别升高21%、45%和83%相关;与冠心病相关死亡风险分别升高21%、47%和87%相关。不过,牙齿缺失虽然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明显相关,但与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增加的关联只是略有显著相关性。
在非线性分析中,缺少的牙齿在10颗及以下时,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并不显著;但缺少的牙齿在11颗及以上时,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增加。这提示我们,失去11颗及以上牙齿(相当于还剩21颗及以下牙齿)的人更应该提高警惕、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虽然表明牙齿缺失与全因死亡风险升高之间存在关联,牙齿缺失是全因死亡的潜在影响因素,但并未证实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该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研究人群的特异性、其他混杂因素(肥胖、糖尿病等)等都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牙齿剩多少颗算正常?
研究表明,保留有20颗及以上的牙齿,才被认为是拥有足够的牙列。那么60岁的中国老年人,牙齿一般会剩下多少颗?剩余20颗牙以上的老年人又有多少呢?
2016年,发表于《临床口腔调查》(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的一项研究调查了青岛8家养老院的51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后发现:60岁、90岁老年参与者,上颌平均牙齿缺失个数为3.0颗、8.0颗;下颌平均缺失个数分别为3.6颗、6.7颗。这样算来,60岁的老年人,平均剩余天然牙齿个数约为25.4颗;90岁的老年人平均剩余天然牙齿个数约为17.3颗。
按天然牙齿个数计算,70%的60岁参与者有≥20颗天然牙齿,90岁参与者的这一比例则为12%;如果算上替换义齿(包括常规假牙和种植牙)后的牙齿个数,96%的60岁参与者有≥20颗可使用的牙齿,90岁参与者的这一比例则为84%。
当然,这项研究中的老年人来自中国沿海城市,而且居住在养老院,剩余牙齿多的老年人比例会高一些。在一般的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会更低一些。
另一项2020年发表在《营养、健康与衰老杂志》(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 Aging)的研究,纳入了华西健康与老龄化趋势(WCHAT)研究中的4037名60岁以上的中国西南地区社区居民,在这些老年参与者中,拥有超过20颗天然牙齿的人占比为55.0%;拥有不超过20颗天然牙齿但佩戴假牙的人占比为32%;拥有不超过20颗天然牙齿还没有假牙的人占比为13%。
研究发现,无论使用何种假牙,牙齿较少(定义为不超过20颗)都与虚弱有关。而且与拥有>20颗天然牙齿的人相比,拥有≤20颗天然牙齿但佩戴假牙的人,更容易变得虚弱。这可能表明,虽然使用假牙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咀嚼功能和其他能力,但仍然不能完全取代天然牙齿的功能。
要想健康长寿,最好到80岁时还有20颗牙齿
在本文开头的WHO报告中提到,1987年,日本的一项调查发现,80岁的老人平均只有5颗天然牙齿,这是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和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之一。两年后,根据有关口腔功能的新数据,日本发起了“8020运动”,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人们终身预防牙齿脱落,目标是确保人们在80岁时仍有20颗牙齿,以便他们能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比如日本居民矢取佐久治(音译),到93岁时仍然拥有30颗天然牙齿,打破了“牙齿脱落是衰老的正常现象”这一传言。关于如何保持健康口腔,他分享的经验是,自己会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看牙医,平常不吃糖。保持天然牙齿和足够的功能,让他能与家人吃一样的饭菜、保持均衡的饮食。他的饮食包括各种肉类、鱼类和蔬菜,这有助于他保持身体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也让他能够保持社交。现在,他还会在当地社区俱乐部弹钢琴或下围棋。
据2016年日本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8020运动”已成功实现其目标,日本有一半的80岁老人保留了20多颗天然牙齿。该运动将继续采取各种保持整体口腔健康的方法,确保未来老年人口拥有足够的牙齿和口腔功能,以保持良好的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