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午会课都能收获情感小“锦囊”,孩子的好情绪这样来~
发布时间:2024-12-09 00:53 浏览量:14
“我两个好朋友吵架了,真不知道怎么办”“明明我和妹妹都犯错了,可是妈妈只批评我”……在“情绪魔法帽”专题午会课上,徐汇区建襄小学的孩子们正争先恐后地分享成长中的困惑。
如何让孩子阳光、快乐地成长?建襄小学依托学校40多年情感教育传统,经过三年多的系统思考,成功立项了上海市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情绪学习理论视角下小学生“三力”培养的研究》,培养具有“共情力”“交响力”“设计力”的建襄学子。12月5日,这项课题举行结题报告会,并进行成果展示与研讨活动。
做好情绪管理,解决人际问题
午会课也能很有趣
石头剪刀布!和同桌一起玩一个小游戏,赢的同学扮无畏的猫,输的同学扮害怕的老鼠,看谁速度又快,表达的情绪又准确。在建襄小学五年级午会课“情绪魔法帽”中,学生们在游戏中收获了“消极情绪不可避免”“同一件事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两个小“锦囊”。
在三年级的“嫉妒来了”一课上,孩子们回忆起身边因嫉妒造成的问题。通过老师创设的情景小剧场,他们也有两个收获:嫉妒来了,别着急,先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嫉妒来了,默数三秒,做到言行不伤人。
从学生遇到的真实问题出发,学校老师采取情景重现、项目游戏、绘本故事等方式,将解决问题的锦囊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教“交”给学生。
建襄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静介绍说,经过三年的总结和实践,在“三力”培育的具体过程中,建襄明确了以午会课为主要阵地,以“热身活动”“情景剧场”“小锦囊”为核心教学环节,按照模块、主题、课时层层递进,最终形成了涵盖5个年级、4个模块、40个主题、160课时的学习内容。
“三力”培养
始于校园里的微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社会—情绪”能力作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
陈静介绍,“三力”是基于学校情感教育传统和“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育人理念,围绕“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重新定位的学校育人目标,即培养具有“共情力”“交响力”“设计力”的建襄学子。
建襄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静
共情力指向学生与自我的关系,阐明了个体与他人交往中自身所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交响力指向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阐明个体在群体和社会交往合作中的能力素养;
设计力指向学生与未来的关系,阐明个体面向未来发展应该具备的能力素养。
为“三力”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建襄开展了“三力”发展的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孩子接纳不同观点的能力有待发展,建设性地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组织计划能力以及情绪管理能力和压力管理能力尚待提升。”陈静说。
融合渗透“三力”培育
形成育人目标的具体表征
自开展实践研究以来,建襄小学在管理模式、教研活动、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性思考和改进,在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明确了“三力”的培育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建襄小学引导教师结合学科的教学内容,发挥学科的育人优势,融合渗透“三力”的培育。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尝试通过商议公约的方式达成课堂文化的建设目标,在班级中与学生共同商议制定课堂公约,在教研组研修活动中共同制定学科教师课堂行动公约。
在“三力”育人目标的引领下,对学校原有的研修模式进行了重新界定。经过三年的探索,建襄小学已经积累了100多节不同学科的教学设计,80多篇实践案例,形成了典型的研修案例群。
课堂已经真正成为学生“三力”生长的场所,在几年的学科教学影响下,建襄小学还形成了体现“三力”特征的毕业生形象——“三之”少年。
陈静介绍,在毕业生画像中,学校用“友之”表达“共情力”,期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用“友好”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乃至世间万物;用“襄之”表达“交响力”,期望孩子学会交往,在面对挑战时开展合作,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服务;用“立之”表达“设计力”,期望孩子们探索事物时培养好奇心,从小立下伟大志向。
家校社协同托举
坚持教好每一个学生
尽管在学生“三力”发展、教师培育“三力”的胜任力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在对比调查中,学校还发现学生“三力”的发展不均衡,在高年级学生的相关测评中,心理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教师在创新教学形式、运用特定方法、加强自我反思,以及更精准个性化培育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比如,之前有个学生没考好单元测验,已经很烦恼了,回到家后还要受到父母的批评,导致孩子有些学习压力,在家里也闷闷不乐。经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亲子间的关系得到缓和。这让学校认识到,“三力”教育实践,仅靠学校还不够。借助家校平台,建襄小学还专门开设了面向全校家长的情绪管理小课堂。
家长和孩子同台展示“三力”培养成果
2023年4月,建襄小学少工委、天平路街道少工委联合打造的“羽翔嘉澜”少先队社会化实践基地正式揭牌。“襄童”们组建的“志愿服务清扫”“文明礼仪宣传”“红色故事宣讲”等五支社区小队开展课外活动,将“三力”实践从“课上”“校内”延伸至“课后”“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