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两次换肾的尿毒症女孩

发布时间:2024-12-10 17:28  浏览量:22

记者手记

人从出生起就在征战,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的盔甲。

12月的山城常被阴雨天气包围,湿气夹杂着寒意,让人觉得有点压抑,又总忍不住把身上的衣服紧了又紧。

行色匆匆的人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站在原地用力挥手笑着的陈俐杉就显得格外突出,像冬日里的小太阳。

因为经历过两次换肾手术,陈俐杉穿的比常人更多一些,母亲吴红伟一直陪在她旁边,俩人脸上是如出一辙的开朗笑容。“我现在身体有4颗肾,多出来的两颗肾里,左边的肾是妈妈的,右边是爸爸的,他俩身体的一部分在我的身体里,当然要更珍惜健康。”

从1992年出生,到2011年诊断出尿毒症后父母相继捐肾,陈俐杉的“三次生命”都来自于父母。

“其实18岁确诊那年,我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得好倒霉,为什么是我,明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和爸妈在医院里一起哭,哭完他们安慰我,说一切有他们。那会我不懂,现在我懂了。”陈俐杉说,“其实我一点都不倒霉。”

陈俐杉与母亲吴红伟。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润 摄

01

“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里总是加倍的。”

陈俐杉1992年出生在重庆,7岁那年,父母选择了分开,却依然把所有的爱都灌注在这个唯一的女儿身上。

母亲吴红伟是个风风火火的生意人,性子热情爽朗,离婚后,她承担起了照顾女儿的大部分责任。对于吴红伟来说,陈俐杉的健康是排在第一位的,成绩都可以往后放。

而陈俐杉也如她期望的一般,健健康康地长大了。直到2011年,刚成年不久的陈俐杉因腰痛在检查中发现肌酐莫名增高,最终被诊断为“尿毒症”。

陈俐杉不愿相信,吴红伟也不敢相信,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陈俐杉的父亲陈显云,俩人一起陪着女儿换了家医院复查,诊断结果依然是“尿毒症”。

接受的过程是漫长的。陈俐杉开始整夜失眠,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哭,偷偷用手机百度病情,猜测自己还能活多久。她抗拒接受这个事实,又沉浸在事实的悲痛中。

陈俐杉与母亲吴红伟。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润 摄

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里总是加倍的。在陈俐杉彻夜难眠的时候,吴红伟也无数次在背后以泪洗面,短短一个星期,就两鬓斑白。但吴红伟知道她要打起精神来,如果连她都害怕,陈俐杉就会更没勇气面对疾病。所以在陈俐杉的记忆里,患病之初,母亲总是看起来很有信心,很乐观的样子。

很快,陈俐杉开始了血液透析治疗,一周三次,体重也很快从100多斤降成了80多斤。

“这样不行!”陈俐杉还没叫苦的时候,吴红伟就先提出了反对,“一直做透析太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后续也可能会有并发症,不如直接换肾,我和她爸爸都愿意把肾给她。”

配型结果下来后,吴红伟的肾源更契合陈俐杉的身体。

2013年10月,吴红伟的左肾进入了陈俐杉的身体,以另一种形式,给予了女儿第二次生命。

陈俐杉母亲吴红伟。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润 摄

02

“你过得好,就是我的愿望”

术后九年,陈俐杉的身体都十分健康,母亲吴红伟的身体也没受什么影响。更令全家高兴的是,2021年,陈俐杉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了自己的小家。

2022年,在进行完身体评估,并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当年8月,陈俐杉怀孕了,全家人翘首以盼新生命的到来。但命运再次来了重重一击。

2022年9月,陈俐杉的肌酐值开始升高,尿蛋白阳性,医生考虑是移植肾功能不全,若继续妊娠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巨大的风险,便终止了妊娠。令陈俐杉没想到的是,终止妊娠后病情持续恶化,最终移植肾衰竭,需要重新开始血液透析治疗。

但透析过程中,陈俐杉的病情依然在逐渐加重。病情牵动着母亲吴红伟和父亲陈显云的心。

“她妈妈捐了一个肾不能再捐了,我还可以,九年前第一次配型的时候我就准备好了。”焦急的陈显云开始到处咨询重庆擅长做亲体肾移植的专家。最终在病友的介绍下,2023年2月,陈俐杉转入了重医附二院,由泌尿肾病中心主任张克勤教授团队进行救治。

对于两次亲体肾移植患者,术前的精准配型十分关键。但是,陈俐杉体内非HLA抗体(指器官/组织移植后,受者体内产生的针对供者组织抗原的特异性抗体)阳性,术后发生超级急性排异反应风险很大。然而,面对陈显云强烈的手术意愿,待抗体结果出来后,确定陈俐杉体内没有针对MICA抗原的抗体存在,张克勤团队第一时间通知陈俐杉和父亲陈显云过来准备做手术。

陈俐杉结婚时与父亲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手术前期,陈俐杉其实是并不愿意接受手术的。“当初我妈妈给我捐肾的时候我都犹豫了很久,自己偷偷在网上查了很多次,害怕会对她的健康有影响。结果妈妈捐了后,现在还要爸爸给我捐,他年纪又比较大了,我实在是不愿意。”

最终,还是不善言辞的陈显云亲自说服了陈俐杉。他说,他就这一个女儿,只要她过得好,就好。

2023年5月8日,在重医附二院泌尿肾病中心、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的配合下,这台二次亲体肾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在医疗团队的努力下,手术十分顺利,术中新的肾脏即刻产生尿液。从确定亲属肾移植,到准备肾移植,到正式手术,全程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如今,在陈俐杉的身体里,身体里的第四颗,来自父亲的肾脏,接替了母亲的肾脏的工作,继续维持着她生命的周转。

这也是父母给她的第三次生命。

陈俐杉与母亲吴红伟在小区散步。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润 摄

03

“现在,我想好好活下去”

如今,陈俐杉的身体又恢复了健康,除了每个月定期的复查,和每天需按时服下的药物,与正常人无异。

“和以前几乎每周都要去医院透析相比,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而且更开心的是,爸爸妈妈也没有因为把肾给了我而影响健康,这是我之前最担心的问题。”陈俐杉说,现在工作之余,也常去父母家分别陪伴他们。“现在我觉得生活没什么能难倒我的了,人生最大的坎我已经过了,有这么爱我的父母,我什么都不怕,只想珍惜健康,好好活下去。”

如今,我国每年新发生尿毒症患者超过10万人,肾移植仍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最佳选择。但由于肾源、患者自身的经济状况等原因,真正能换肾的病人不到15%,而亲体肾移植给予了患者及其家庭新的希望。

“我们鼓励亲体肾移植,最好在患者还没有开始透析前及早移植。”重医附二院泌尿肾病中心唐茂芝医生说,首先,患者无需漫长等待肾源,其次,亲属的肾脏能降低肾移植并发症或排异反应的风险,改善移植肾的早期功能。“就像陈俐杉一样,在亲属的帮助下,拥抱人生更多的可能。”

流淌在血液里的亲情是无声的爱,在未来的日子里,陈俐杉将带着父母给予的新生命,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奔跑下去……

第1眼TV-华龙网 唐雨/文 刘润、受访者/图 林楠/主持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