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做对什么,孩子会突然“开窍”?妈妈5条规划让孩子逆袭
发布时间:2024-12-16 19:12 浏览量:24
2024年中考,希望学长期班学员颢颢同学(化名)以830.5分(试卷总分850分)的高分一举摘得安徽某市中考全市第一名。
颢颢的妈妈董女士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坦言,儿子小时候成绩中规中矩,到了初一突然间就“开窍”了。小学时写作文特别费劲的娃,中考语文竟能考到141分的高分(满分150分)。
“开窍”既是一瞬间的变化,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突然开窍的背后,藏着家长怎样的努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董女士的育儿经(以下内容整理自董女士口述)。
1
跳过拼音学汉字,开启自主阅读大门
常言道:真正的老母亲,敢于再上一次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我亲身当妈的实践经验来看,九年显然还是太保守了。我们家基本上从小就开始全方位陪读。放养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学习的起步阶段,娃儿还是白纸一张,需要父母加以引导。颢颢两岁多的时候,我就开始教他识字了。当时是付费购买了一个识字软件,是以动画的形式来形象地展现文字,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提升学习的趣味性,以达到帮助孩子认识常用汉字的目的。2
书法学习要趁早,卷面分很重要
颢颢上幼儿园后,我给他报了个书法兴趣班,当时主要有两个考量。一是书法能修身养性,平心静气。颢颢小时候比较调皮好动,但书法又很需要耐心。练习书法可以帮助他磨炼性子,沉下心来,锻炼专注力。二是“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从更功利的角度来讲,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对考试评分也很有帮助。颢颢这次中考,语文能拿141分的高分,道德与法治在开卷考的情况下还能拿到满分,很难说跟他整洁美观的卷面没有关系。至于书法学习时机,我认为应该尽早开启,在孩子开始学习握笔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介入了。我们家从孩子学习握笔的第一天开始,就找了专业的老师帮他从坐姿、握笔姿势、运笔方法等角度全方位、规范性地进行指导和练习,以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如果刚开始就写得很随意,后续再改就很难。此外,幼儿园阶段先学练字,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3
“课后辅导”和“价值观引导”两手抓
如果说早教识字和幼小衔接只是小试牛刀,那么从小学开始,老母亲的“九年义务再教育”之路就正式扬帆起航了。课内方面,作业是一定要辅导的,学习习惯是一定要抓的,毕竟小学阶段,孩子的自律意识没有那么强,家长还是应该主动规划,深度参与学习。尤其是一二年级,小朋友心智和认知尚不成熟,知识点经常会抓不准,需要家长帮忙提炼,再给孩子做强化。等到了三年级,孩子已经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家长可以慢慢放手,提前提醒他要注意的知识点,让他自主安排。但是一些更高层次的拓展性内容,还是建议家长跟着参与,帮助孩子进行拓展延伸。颢颢小学六年我是全程跟了下来的,直到初中才慢慢放手。孩子书本里的内容,当前的学习进度,需要掌握的重点,我都统统过了一遍,课下帮他消化知识点,指导他进行复习、巩固和预习。等颢颢读完小学,我感觉自己都能上场考个小学全科教资。课外方面,我们家是书法、跆拳道、篮球等兴趣班交替穿插。周末接送还算好,一到暑假,课外班的上课时间和我们上班的时间有冲突,就得开启时间管理大法,逐一拿到各个兴趣班的课程表,像排课一样调整孩子的兴趣班上课时间。不得不说,职场妈妈才是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可以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地分配给自己、工作和养娃,毕竟“工作不会因为你是妈妈而放宽标准,孩子也不会因为妈妈身在职场而一夜长大”。4
事缓则圆,给孩子成长开悟的时间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我们家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是下了功夫的。但是,一个扎心的事实是,育儿从来不是立竿见影、只要付出就立刻有收获的事儿。“施重肥,结苦瓜”的事在我们家也曾一度上演。颢颢一年级的时候,我给他报了数竞班,以期帮助他开发思维,锻炼数理抽象能力。刚开始他学得还算顺利,到了二年级就有点跟不上了。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感慨,世界上最遥远的路,是知识进入孩子脑袋的路。有的题你当下给他解释通了,但下次碰到类似的题他还是绕不过弯儿来。没办法,我们只能先停一停,以免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缓了半年之后发现孩子还是有点勉强,我们就又接着缓了半年,相当于快上三年级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学二年级的数竞。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孩子反而突破了思维的桎梏,很多知识一点就通,连带着亲子关系也快速升温。语文的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家娃识字早,阅读量也很大,按理来说语文成绩应该不错。然而,小学的时候,他的语文成绩真说不上好,阅读理解题总是抓不住重点,作文也写得特别费劲。当时我从网上找了很多方法,买了很多作文书,也按写人、写物、写景等各个方面分门别类地搜集了很多资料供他参考,但通通都没奏效,孩子该不会还是不会。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个娃,中考语文能考出141分,平时的作文还被印成范文全校发放传阅。转变的根由我总结下来有两个。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提升;二是初一的时候接触到了希望学的网课,找对了方法。(颢颢平时的语文答卷)
在希望学的课上,主讲老师会条分缕析地帮助孩子梳理出题思路,从开头到结尾给到成体系的写作思路,再辅以高质量的写作素材,孩子一下子打开了任督二脉,突然间就“开窍了”,曾经的阅读积累很快就能自如调用。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又让他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剖析文章的行文思路,再加上老师给到的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阅读理解的弱项也就迎刃而解了。突破了阅读和作文的短板之后,孩子的语文成绩很快就上了一个台阶,在考试中顺利登上了第一的宝座。享受过山顶的风景之后,孩子就不会愿意再呆在山腰。他的学习干劲前所未有地足,主动要求我加报了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总成绩也开始稳定保持在第一、第二,然后中考一举夺魁。5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冷处理叛逆期
最后,我还想补充说说大部分家长都很头疼“叛逆期”的问题。都说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家孩子叛逆期来得比较早,大概六年级的时候特别叛逆,“一说就急”、“一提就恼”、“一点就燃”,跟个炮仗似的,沟通起来特别费劲。眼看亲子关系越来越糟,我便去网上查了些关于叛逆期的相关资料,认知到叛逆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可长可短,这个时候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个性,家长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从我自身的育儿实践来看,确实如此。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超限效应”,指的是过多过久的说教会导致被听者极度不耐烦甚至逆反。其实孩子读了这么多书,耳濡目染地接触过这么多事,道理和底线都是懂的,只是不愿意听家长教条式地唠叨和说教。只要孩子不违反底线和原则,保持沉默就是家长最好的应对方法。写在最后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家孩子能早早开窍,学啥啥行,有如神助。但是所谓的“开窍”其实只是“厚积薄发”的另一种说法。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打通任督二脉,一定是你已经具备了条件,只差一个机会。一朵花的绽放,离不开前期的精心浇灌。看似一瞬间的“开窍”,其实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祝愿家长们都能拥有足够的耐心陪着孩子慢慢来,等待“量变”转变为“质变”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