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美又飒!杭州19岁王澜静与队友夺金,妈妈发去一条微信

发布时间:2024-08-10 23:46  浏览量:55

潮新闻

抛接、起跳、定格,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欢呼声响起,艺术体操运动员王澜静脸上绽放着自信的笑容。

这是艺术体操创造历史的一刻。8月10日夜,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决赛中,由丁欣怡、郭崎琪、郝婷、黄张嘉洋和王澜静组成的中国队夺得冠军。这是中国队在该项目收获的首枚奥运金牌。

此前,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集体全能银牌。

图源新华社

19岁的王澜静来自杭州。望着屏幕上女儿和队友站上领奖台,远在杭州西湖区的妈妈王珂珂激动落泪,“宝贝好样的!爸妈等你回来!”

在王澜静曾训练过的杭州陈经纶体育学校,四十余名师生聚在学校食堂集体观赛,不少人挥动着手中的国旗为她加油:“一场完美的呈现,澜静了不起!”

曾经蓄过的力,是此刻绽放的光。这是19岁的“杭州小花”王澜静首次站上奥运赛场,而从5岁练体操开始,到站上奥运赛场,她走过了漫长的14年。期间,她曾两次徘徊在人生路口,伴随被伤痛和血泪萦绕的青春,还有那颗在风雨涤荡下,越发澄静的初心。

在体操之路越走越远

10日晚上,同样守在电视机前观战的,还有王澜静的启蒙教练邓婉婕。14年前,时为陈经纶体育学校艺术体操教练的邓婉婕和章荣瑛,从西湖区闻裕顺幼儿园挑中了王澜静。

“她绑着粉色大蝴蝶结、大眼睛忽闪忽闪,特别灵气。”说起那天,邓婉婕爽朗地笑着,尽管王澜静只有5岁,已经展现出“天选体操人”的优势:不但长得漂亮,还是天鹅颈、纤臂长腿,身体比例很好。

王澜静小时候

天赋固然重要,更难得的是,王澜静还是个努力型选手。

陈经纶体育学校的训练课,一节课时长1.5小时,在邓婉婕印象里,王澜静很少走神。邓婉婕说:“她追求完美,性格要强,每次和她指出一些问题,她就会利用下课的5分钟、10分钟压脚背、压腿,自己加练,很快就赶上来了。”

王澜静开始崭露头角。2014年省运会,她拿下三个单项冠军、一个团体冠军。10岁时,由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输送至省队;13岁时,又被调入国家青年队,一步步越走越远。

对于女儿走竞技体育这条路,妈妈王珂珂认为,“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澜静的文化课很好,曾经还是英语课代表。”王珂珂说,相反,她担心竞技体育太残酷,害怕女儿吃不了苦。去省队之前,王珂珂和丈夫对女儿走职业道路有所犹豫。“但女儿很有主见,一直和我们说‘想去、想去’,最后才松了口。”

一节“变形”的脚趾骨

奥运会前,央视纪录片《绽放巴黎》,播出了中国艺术体操队集体组备战的故事。当镜头扫过贴着降温贴的王澜静,每天和女儿微信联系的妈妈王珂珂这才知道,女儿训练时发烧了。

艺术体操素有“地毯上的芭蕾”之称,集中展现着力与美的结合,被认为是最美的体育项目。但这背后,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付出。

启蒙教练邓婉婕还记得有一年的夏训:那是省运会前的暑假,训练的场地没有空调,王澜静就被热得中暑过几次。“你能想象吗,一个小女孩,中暑难受呕吐完,回来很淡定地说,‘我不难受了,老师,我们继续练吧’。”

王珂珂收藏着一张王澜静左脚的X光片,上面显示一节脚趾趾骨变形了。那是2021年全运会前半个月,王澜静意外左脚骨折受伤,留下的后遗症。“当时左脚肿得像馒头那么大,立足时是钻心的疼,边练边哭。”王珂珂说,由于错过最佳恢复期,澜静的脚趾骨现在也是“变形”的。

奥运几分钟的完美呈现,背后则是近千个日夜的坚持,为训练王澜静已经三年没有回过家了。“每天早八晚十,训练时长达10个小时,陪伴她们的,只有深夜的路灯。”王珂珂说。最晚的一次,直到凌晨12点,她才等到女儿的报平安信息——“下课了”。

王澜静个人照

一度徘徊在人生的路口

对艺术体操是喜爱,还是热爱?这两年,王澜静心里的答案越来越清晰了。这是她饱尝训练的艰辛、失败的苦楚、临近崩溃的边缘,才慢慢找到的。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压力还来源于对失误的低容忍度,因为“如果个人发挥不好,还会影响到团队整体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2022年的一场世界级比赛中,首次参加成年组比赛的王澜静,一不小心将球崩了出去。当下,王澜静很快想出应对举措,团队获得第七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失利的阴影延宕此后的一年,直到2023年的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时,内心的恐惧与煎熬越发加剧。

2023年的世锦赛,关系到巴黎奥运会的入场券,教练、队员的心里都绷着一根弦。“我一闭上眼睛就是球弹出去的画面,整夜睡不着觉。”被恐惧煎熬的王澜静终于和妈妈说:“妈妈,不想练了。”

“这是女儿发出的‘求救’信号。”王珂珂说,女儿是要强、隐忍的性格,等她开口了已经是顶不住的时候了。上一次接收到这样的信号,还是在七年前。当时,女儿刚刚进入省队训练,训练体量、要求都是“断层式”上升。如今,母亲依然体会到她心底的煎熬:“没事的,不想练就回来。”

王澜静出生在杭州的小康家庭,王珂珂和丈夫对唯一女儿的要求,就是要有“松弛感”。在职业体操之外,王澜静的父母随时为她留着一道门。“如果练不下去,就回来考大学,过普通女孩的生活。”王珂珂说,当她把选择权全权交给女儿后,她做出了和七年前同样的决定——再试试看。

王珂珂有个习惯,就是每年女儿的生日,都给她写一封信。今年3月,她在信中问女儿:“如果你提前知道未来要面对的苦难,你是否还有勇气再去选择艺术体操这条路?”

真正的力量并非源于无坚不摧,而是敢于面对自己的脆弱。选择继续走下去的王澜静,无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这个答案最鲜明的底色是热爱。

“当她摔了一大跤,跌得满脸是包时,她没有放弃。”王珂珂的眼睛里有些潮湿,“明明只要转身,人生模式就可以从困难切换成舒适,但她也没有放弃。如果不是因为热爱,还能是什么呢?”

王澜静(右一)和队友出发去巴黎。资料图

为国家荣誉而战

每一位登上奥运舞台的健儿,都期盼着五星红旗能在巴黎的上空飘扬,这种扎根在心底的使命感、与祖国血脉相连的荣誉感,支撑着体操运动员每一次精准控制和完美落地。

王澜静变了,她从“小女生”转变为“大女主”。妈妈王珂珂观察到,这种气场的转变,是她和团队拿下首个世界冠军之后发生的。2023年,王澜静等5位运动员组成的中国队,以36.550分的成绩夺得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5圈单项金牌。

传承的精神影响着王澜静,五人团队中,年纪最小的她在朋友圈写下——“这是几代艺体人的努力,今天终于梦想成真。奇迹不是降临,只是不断拼搏。”

自那以后,王珂珂捕捉到女儿的成熟:“精气神完全变了,为国家荣誉而战的信念,驱使着她一步步往前走。女儿曾说,站在国际竞技场上,最大的心愿就是听到国歌响起、看到国旗飘扬。”

奥运赛前1个月,妈妈怕影响女儿备战,每天的微信话题绕过体操;甚至连奥运比赛,她和家人也谢绝了集体观赛的邀请,特意住进酒店观赛。女儿也从未流露出紧张和焦虑。

“澜静只是看上去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实际上她和团队准备了很久,她们特别想要为集体、为祖国拿下一块金牌。”王珂珂说,王澜静并非是表面上的“淡人”,而是内心有主见、有获胜欲的“浓”人。

比赛尘埃落定,等女儿从巴黎回来,王珂珂准备带她去买南宋胡记的龙井茶酥,买她爱吃的鸭舌,陪她一起放个大假。奋斗了千个日夜,王珂珂希望女儿能好好地休整一下,“至于以后,她心里肯定有更高的目标。”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