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到了中年,这个情绪病可能会要人命!越早知道越好
发布时间:2024-12-22 15:40 浏览量:10
“我把我的婆婆,送进了精神科。”
谁也没有想到,这句话在晓鱼的同学聚会上引发了极大的共鸣:“在哪家医院?我也带我妈去看看!”
深度交流后大家发现,家里的女性老人从更年期阶段开始,都有不正常的心理表现——
「先是躯体症状:失眠,心慌,哪儿哪儿都有可能疼,但就是查不到病因。
继而出现情绪焦虑、失落,冷不丁一句“活着没意思”,牵动着全家的神经。」
聚会结束后,晓鱼听从同学的建议,也带婆婆看诊了精神科,被确诊「中度焦虑」。
「中老年女性抑郁」的话题,平日里鲜少有人提起。
印象中上一次全网关注,还是在 2020 年 12 月。一篇名为《逛了逛妈妈的淘宝》的帖子,看得人眼泪扑簌。
网友 @呗苦 打开妈妈的购物车,里面有送给女儿的小叶紫檀手串;有给家里定时添的垃圾袋,选购的文竹盆栽;爸爸胃不好,妈妈会定期囤一些养胃的面包……
为自己,她买过一条雪纺丝巾,拼接印花的、秀气的丝巾。
女儿写道:“应该用来美观的丝巾,她却选择用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购物车记录都是极其平常的细节,显得妈妈的离开那么意外。@呗苦 的妈妈,就是抑郁症离开的。
“更年期女性,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女性抑郁症患者几乎是男性患者的 2 倍。
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更早、更频繁、更严重,非典型症状也更多。”
(引自《更好更年期》,由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硕士许秀华共同撰写)
但,影响她们心理健康的因素其实是多元化的。更年期激素水平下降,只是其中之一。
采访了多个家庭后,我们发现,妈妈婆婆们精神防线的崩溃,竟暴露了很多家庭“历史遗留问题”。
感谢今天的受访者们,讲述了很多繁琐却真实的家事,直面「房间里的大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我们都知道,「如何让妈妈们好好老去」,早该聊一聊了。(注:本文姓名皆为化名)
金金是一位二胎妈妈,她自己的母亲和婆婆,都陷入过精神的黑洞,但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
家人最早意识到婆婆的不对劲,是观察到她严重失眠、乏力。
过来帮自己带娃,明明前一晚早早进了房间关了灯,第二天的大白天会频繁地打着呵欠。
经询问,婆婆说自己晚上睡不着。她会早早就躺在床上,就安静地躺着。一直到凌晨 5 点左右才会进入睡眠,到 7 点又醒了。
“这样的睡眠,谁扛得住?”
有一次老公出差,金金求助婆婆过来搭把手。结果第二天,她突然就在自己面前瘫倒:“不行了,我真的不行了。”
后来婆婆决定不带娃了待在老家,金金三天两头就会接到她的求助电话,“我要去看医生”。
看过内科、消化科、心脏科,“太多了,我都记不清了。我婆婆很喜欢看医生,她吃的药可能比我儿子现在吃的零食都多。”
今年春节刚结束,老公的舅舅还打过一个紧急电话:“他说你妈妈可能脑梗了!现在送到医院去了!”
夫妻俩赶紧爬起来,心里七下八下的。但婆婆在医院住了好几天,医生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
60 岁的老人,像个委屈的小孩,皱着眉头断断续续说自己的症状:“我头很晕的,手也很麻。”
「疼痛、看病、无病、疼痛」,成了一个死循环,同时加重了婆婆对周遭一切的焦虑感。
无论是身体上的反应,还是生活日常,芝麻大的事情,都会在婆婆的脑子里都变得格外重大。
看手机看多了头会晕、颈椎不舒服,婆婆立马惊慌失措:“我是不是脑子里长了一个瘤?我是不是要死了?”
做饭,一旦没有按时备菜,她就要碎碎念:“完了完了,来不及了。”
整个人像失灵的罗盘指针,胡乱转个不停,无意间也压低了周遭人的心情气压。
焦虑是一方面,易怒、低落的情绪也很常见。后者主要体现在金金的妈妈身上。
从她和弟弟结婚生子之后,金金感觉自己的妈妈成了一株琢磨不透的植物。一会儿浑身长满刺,一会儿又觉得她即将“枯萎”。
“家里一点小事,我妈就会和我爸吵起来。因为和他们离得比较远,细节我不太清楚了。我更难以接受的,是曾经‘无所不能’的妈妈,变得消沉起来。”
有一次,母女俩就在路上散步,走着走着路过一座桥,妈妈突然停下来说,“我好想从这座桥跳下去。”
她三番五次和金金表达,想了结自己的人生。
金金怎么也想不明白,过去给自己加油打气:“别怕,有老妈在呢”、“啥事儿都会过去的”、“我还能干好多事”的妈妈,为什么现在却把自己看成了无用的人:“我就是个老太婆”、“活着没意思”。
抑郁情绪,是人们日常情感的一部分,这很正常。
《更好更年期》里写:“遇到压力、挫折以及生活里的重大变故时出现情绪低落、心情压抑等情况,是人面对外部不利环境时的自然反应,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自身的心理调整能够自行缓解。
但抑郁症,则是一种病理心理性抑郁障碍,症状持续时间很长,不经治疗很难自行缓解。”
老人的症状久不见好,金金心里有数了:可能要看看精神科。
但让老人就诊精神科,往往要经历一场很长的拉锯战。
金金早前给婆婆推荐过一个心血管科的医生,直接帮她挂好号。
过段时间打电话了解她的情况:“那个医生怎么跟你说的?”
婆婆:“那个医生不好,他说我有精神病,让我去挂神经科,他有毛病。”
话题戛然而止。
另一对夫妻,乐萍和老公更加战战兢兢。
“我婆婆是非常好强的人,体检都不愿意去,精神问题、心理问题类似的字眼,说过一次,她就炸了,‘我怎么可能有精神病’。”
从此,全家人默契地闭口不提。
患者不愿意去是一方面,到哪里就诊,很多人也不知道。
广州曾针对 500 名更年期女性做过一项调查,76% 的人认为遇到情绪障碍要去妇产科,选择内科或精神科的不到 20%。
晓鱼是受访者里相对顺利的:
“我婆婆是个解决问题型的人,睡不好多难受啊,看什么能治好、或者能缓解症状,她就去。”
我就是从同学那里认识的医生,诊断时会做一个专业的测试,确诊焦虑症后在医院住了一个月。主要就是帮她配药调理作息,现在也一直在吃药。”
中老年抑郁到底怎么来的呢?
在医学科普书籍里,更年期是一个很大的诱发因素,但不止于此。
老人通常不会求助,顶多在自己的社交圈诉几句苦。
金金说:“家里邻居听闻,完全不能理解,我婆婆出身很好,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很有用,别人都羡慕她,‘你生活清闲,儿女争气,有啥不开心的?’”
大概是同为女性的共情,金金却隐约明白:冰山之下,这些暗自汹涌的情绪,有着根深蒂固的成因。
这些曾经“充满战斗力”的女性,有人是过往的创伤被隐匿,忍到更年期,终于做出了“迟钝”的反应;
有人对衰老、家庭关系的变化,产生了强大的失控感和自我价值的缺失感。
乐萍和婆婆认识 10 年了,她发现这两种情况在婆婆身上都有体现。
婆婆职场上很能干,是学校里的优秀教师,却被不幸的婚姻围困过很长的时间。
年轻时经常和丈夫有肢体冲突,两个人在争吵声里捱到 40 岁。
当时儿子要去另一座城市读初中,没有寄宿条件,她毫不犹豫提前退休,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当地租个房子,自己也想从糟糕的亲密关系里喘口气。
也是那一年,她离了婚。从零开始打拼事业,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做家庭教师。
后来进入第二段婚姻,乐萍也不知道细节。这么多年她和婆婆看似很亲近,其实彼此谨慎把握边界。
直到崩溃抑郁,婆婆哭着对自己说:“这个世界上再强势的女人都需要被人爱护。”
这是乐萍第一次听到,婆婆对两性关系的遗憾和不满。
另外,婆婆的情绪崩溃,发生在她结婚的第一年,这也让乐萍不得不多想。
特殊的家庭关系,让婆婆和自己的儿子有着很强的链接。
“两个人等于是相依为命走过来的,到现在也基本会保持一周 2~3 次的视频通话。他俩其实也没有什么话说,就是随便聊一聊。”
儿子结婚后去了另一座城市,1300 多公里的距离,让彼此不得不逐渐退出对方的生活。
在对着儿子崩溃大哭的时候,婆婆说:“你结婚了,你不需要我了,我活着没有奔头。”
晓鱼的婆婆,是在带孙子的头三年出现的焦虑症。和全职妈妈一样,「全职奶奶」同样面临整个人「被拆散重组」的过程。
“尤其我婆婆是一个秩序感、奉献感、掌控欲都非常强的人。家里的卫生家务,几十年一直都是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我公公每天穿什么、洗澡的毛巾内裤,她都是码得整整齐齐放在边上。”
但孙子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她的掌控感。小孩很不可控,随时随地会醒会哭会尿。
带到孩子上幼儿园,婆婆也来自己的城市住过一段时间。每天睁眼就是做饭、接送娃,沙发上坐一天玩手机。
晓鱼想办法解决两代女性的养育困境,育儿嫂也找过、做饭阿姨也找过。能干的婆婆,明明待得也不那么开心,但是回老家“让外人带孩子,总归我不放心”。
这种纠结,同为母亲的晓鱼能理解,也心疼。
被「贤惠、能干」的标准困了几十年,她们这一辈女性,少有对自我需求的追问。
但更年期,或许是一个被看见的契机。
北京协和医院的产科奠基人林巧稚有过这样一句话:“更年期,是女性的第二青春。”
随着儿女的“出走”,她们开始去审视自己的人生,婚姻、职业等等,过程中难免会经历情绪的阵痛。
金金的婆婆,是「打压式长大」的女性。
“她生活在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家庭,哥哥姐姐都很能干,她个子很小,干什么都干不好,成长当中是没有被肯定的。
包括我公公,也是一个很能干的人,经常会说婆婆是很没用的女人,甚至有时候会吼她。整个人长期处于自我否定的状态。”
金金刚跟她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会一直说“我做不好饭,我做饭真的很难吃”,但在金金眼里,她有很多优点而不自知。
“她是我认识的人里面最善良的,不会评判别人,我老公就觉得跟他妈在一起特别幸福,因为他妈给他的就只有爱,没有评价。”
突然有一天,婆婆从嘴里蹦出了「离婚」这个字眼,“我要离婚”。
不止婆婆,金金的妈妈也这样。
和爸爸吵架,动不动就把离婚挂在嘴边,还会和金金追忆这段婚姻的“历史”:“这个人不是我自己选的。”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摆到台面上讲,她们又会很快自我否定:“这么大年纪,离婚太难听了。”
那怎么走出抑郁和焦虑?除了药物治疗,家人还能做的是接纳。
乐萍婆婆状态低迷了一个月后,老公决定申请一周的线上办公,回去看看。
他们没有提前说,指纹锁开门进去之后,婆婆先是愣了一秒,看到是自己的儿子,当场嚎啕大哭。
“她有很多很多的委屈,那一周我老公和她聊了很多,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爱你、需要你。”
为了帮她重拾价值感、重建生活的秩序,母子俩还会每天一起学烘焙,做面包。
情绪稍有好转,在老人眼里,这事儿就过去了。
失眠就吃药,哪里痛就接着看门诊,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遵从衰老的自然反应。
她们当中少有人知道,「好好老去」的可能性,远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