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眨眼、清嗓子、吸鼻子……不可忽视的抽动症

发布时间:2024-12-24 11:19  浏览量:11

(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 周学津)频繁眨眼、鼻子抽动、咧嘴、嗓子发声……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有可能是抽动症。

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比较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可通过综合治疗来控制症状,及时干预,有助于减少孩子后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心理问题。

睿睿(化名)的妈妈李贤(化名)发现,读小学二年级的睿睿似乎提前进入了叛逆期,一学习就频繁眨眼、撇嘴、皱鼻子,做起各种“怪相”。睿睿爸觉得这是故意淘气,耐心耗尽后,甚至偶尔忍不住动手打骂。

然而,这些做法不仅没奏效,反而让睿睿的症状愈演愈烈。几个月后,他又开始频繁清嗓子,逐渐演变成从喉咙深处发出奇怪的声音。直到其他家长提醒李贤,说孩子的情况像“抽动症”,李贤才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睿睿被诊断为抽动症。

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建昭的门诊上,也经常碰到抽动症的病例。一个多月前,明明(化名)被妈妈带进张建昭的门诊时,还伴有身体抖动、不自主踩脚等症状。据明明妈妈回忆:“最初只以为是刚入校读书,不适应学校的氛围,一年过去,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开始吸鼻子、耸肩,且越来越严重。”

11月28日,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建昭在检查患儿的身体情况。孔天骄摄

张建昭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明明脑电图未见异常,也排除了其他神经肌肉方面的毛病。结合孩子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张建昭给出了“抽动障碍”的诊断。

抽动症并不少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周荣易告诉记者,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典型的抽动症通常在大约5至6岁之间开始出现症状,但有些孩子可能在4至5岁,甚至最小2岁时就开始出现症状,在临床中最常观察到的是5至10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2022年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一千多万的抽动障碍患儿,但仍有许多家长因为对抽动障碍的不了解而延误了孩子的诊疗,其中15-20%的抽动障碍会延续到成年。

一些家长会将眨眼、咧嘴等症状误认为是孩子的不良习惯。周荣易就曾接诊过一位基层的孩子,这位孩子出现发声和眨眼的症状时,家长并未重视。“但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开始发出尖锐的叫声,且孩子在症状发作时遭到了家长的责骂,这不仅加剧了孩子的病情,还逐渐演变成了严重的强迫症,甚至无法继续上学,于是才来就诊。”

11月23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周荣易在为抽动症患者进行诊治。受访者供图

刘鹏(化名)因为不明原因的快速眨眼已有一年,家长刚开始一直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表情管理,不要学“坏毛病”,可刘鹏还是忍不住。父母见多次提醒未果,竟动了手,最后刘鹏出现了心理问题。

大多数抽动症患者的症状较为轻微,但有些孩子的病情会影响到他的学习生活,如果不及时治疗,抽动症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周荣易解释,频繁的抽动会影响孩子的外貌和形象,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抽动症往往会与其他一些疾病或障碍合并出现,比如最常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症、强迫症、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长期的抽动还可能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甚至产生不愿上学的心态等。

抽动症目前没有特定的诊断指标,如核磁共振、脑电图或血液检查都无法直接诊断,抽动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结合抽动量表进行评估。“会进行系列检查,排除常见的癫痫、肝豆状核变性等病症,才能确诊为抽动症。”周荣易提到。

抽动症的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对于轻度症状,医生会更倾向于采用中药治疗,行为干预,如心理支持和调整生活习惯,孩子就有可能会自愈。但如果孩子症状持续较长,比如一两个月,且程度加重,明显影响患者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医生会根据疾病发展情况,进行行为治疗可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因为抽动症常常以眼部症状为首发,一般情况下,家长会带孩子去眼科就诊。“在眼科治疗中,医生会考虑过敏性结膜炎的可能性,并对其进行治疗,这一过程通常会持续1至2周。如果在眼科治疗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这时应考虑是否为抽动症。”张建昭提醒。

需要注意的是,抽动症状在18岁之前会呈现波动性,时而减轻,时而加重。这种波动通常与感染、过敏反应、情绪紧张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症状的再次发作或加剧。张建昭提醒,在症状初次复发后的几天或一周内,可以先行观察,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就应该考虑采取干预措施,以免症状长期化,影响恢复。

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抽动症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张建昭建议,家长要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抽动症状,不应过度纠正孩子的抽动行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