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 “刀尖上舞蹈”打通“短路”脑血管 —— 市第一医院成功实施动静脉畸形切除+颅内血肿清除术
发布时间:2024-12-26 19:29 浏览量:7
12月11日下午,阳光透过玻璃洒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北院神经外一科的一间病房内,18岁的小雪躺在病床上,吃力地说出:“今天……很高兴见到大家。”看到女儿能开口说话了,小雪妈妈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正在外面买东西的小雪爸爸接到电话后赶紧跑回病房……这是小雪手术后的第7天,在所有人看来,做了开颅手术的小雪能这么快恢复语言功能,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家在绥化的小雪是我市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12月3日,小雪起床时头部不慎磕在了柜门上,感觉头疼的她又上床躺了一会。上午10点多,寝室同学叫小雪起来上课时,发现她已经意识不清,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便赶紧联系了辅导员老师和小雪的父母。上午11点15分,小雪被老师和同学送到了第一医院北院,此时小雪的父母正在赶往齐市的路上。
小雪被送到第一医院后,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急诊医生迅速安排各项检查,头部CT显示“左侧额区血肿、脑室出血”,急诊医生以“脑血管病”将患者收入院。青少年突发脑出血常见原因是脑血管畸形,结合患者的年龄,北院神经外一科主任刘建勇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初步判断小雪是脑血管畸形,但要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诊断还需要进一步进行CTA脑血管成像。
主管医生朱健立即安排患者行脑血管成像,结果证实了刘建勇的猜测,患者是脑动静脉畸形。对于血管畸形突发破裂导致脑出血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止出血对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避免导致永久性的神经功能缺失。手术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在术中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团;另一种是先清除颅内血肿,待病情好转后再处理脑血管畸形,患者需要进行两次手术。
对于患者来说,一次手术完成颅内血肿的清除、出血血管的止血、脑血管畸形病灶的切除,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救治方法。但对于医生来说,脑动静脉畸形手术相当于“在刀尖上舞蹈”。据北院神经外一科副主任康凯介绍,因畸形血管供血动脉流量高及引流静脉段走形复杂,术中可能因出血不可控,造成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把动脉畸形切除后,血流一旦发生变化,其他部位还有可能再次出现脑出血;术后可能因动脉血管损伤造成局部缺血,或静脉引流不畅出现静脉性水肿,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残疾。在巨大的压力和风险面前,手术团队决定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手术方式——实施脑动静脉畸形切除+颅内血肿清除术。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需要在无菌级别较高的万级净化层流手术室进行,但当时医院的万级层流手术室都在进行手术。北院神经外一科一边把患者送进神经和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NICU&CCU)密切观察病情,一边全力协调争取尽快为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团队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若患者情况良好,一次手术完成血肿清除和畸形血管团切除;若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就立即为患者手术清除血肿,后期再处理脑血管畸形。
在医院各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手术如期进行。手术由康凯主刀,从患者脑部取出血肿,止住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并且切除了畸形血管团。历经5个多小时的抽丝剥茧,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被送入了神经和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NICU&CCU),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回北院神经外一科病房。术后第2天,小雪的手可以动了;第7天,小雪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目前,小雪已经平稳度过危险期,后期还需要通过规范的康复锻炼,帮助言语、肢体等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不惧挑战完成高难度手术,为患者寻求治疗的最优解,不仅展现了第一医院北院神经外一科的勇于突破创新的技术硬实力和追求卓越医疗服务的人文软实力,还充分展示出了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救治能力。近年来,作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中心,第一医院率先建立了与120急救中心无缝对接的“一站式”急性脑卒中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建立了独立的神经和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NICU&CCU)……多项举措的接连落地有效提高了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效率和成功率。未来,医院将着眼于救治能力的持续提升,搭建起科学完善的救治体系,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延伸
阅读
脑动静脉畸形指脑血管异常缠结,其中动脉血直接短路进入静脉,而无毛细血管床,内部高压力,周围脑组织可能由于动静脉畸形、血管盗血而发生胶质增生和钙化,脑动静脉畸形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开颅手术切除血管畸形病灶;血管内介入手术封闭畸形血管团和异常血流通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马刀、射波刀等。如果患者没有出血史,医生可能会建议保守观察治疗。急性期治疗包括观察、药物控制和紧急外科手术,尤其是在急性脑出血的情况下,应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神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