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12-28 21:31  浏览量:7

随着期末考试临近,家长和孩子纷纷进入备战状态。

这场年度大考,考验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家长。

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约56%的考生,考前会出现头痛、眩晕、疲劳、暴饮暴食或厌食等症状。超过90%的考生,内心焦虑不安,35%的考生反应尤为严重。许多孩子在考前,会感到焦虑不安。

对于家长来说,帮助孩子战胜“考前焦虑”,至关重要。

当孩子询问“如果我考砸了怎么办”时,你的回答尤为关键。

面对孩子考前焦虑、紧张的状态,家长的应对方式各不相同。

有些家长,喜欢用积极的话术给孩子打气。

比如:

“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

“宝贝,你这么聪明,肯定没问题的!”

“好好考,放轻松,绝对拿高分!”

但是,这样的话说出来,孩子往往不会领情,甚至焦虑、愤怒、抓狂。家长也觉得委屈:

明明只是想鼓励一下孩子,怎么他发这么大脾气?

实际上,“相信孩子一定能考好”,是一种带着期待的微暴力。

如塞利格曼所指出的,只有教会孩子“表现满意”,才能实现“感觉满意”。

如果只急着缓解负面情绪,而忽视了对正确行为的培养,就因果倒置。

鼓劲的家长,并不是冲锋陷阵的孩子。

适度鼓励孩子可以,但是盲目鼓劲,会让孩子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愤怒。

不仅不利于心态放松,反而会挫伤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孩子觉得你并不理解他,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失去学习动力。

二流父母减压:

“考不好也没关系”

有些父母,试图通过减轻压力来帮助孩子。

但这种方法,同样不提倡。

当父母轻描淡写地说“考不好没关系”,孩子可能会感到被忽视。

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并没有得到理解。

你以为“考不好也没关系,下次再努力”,是一种鼓励和安慰。

然而,这种回应可能会产生两种副作用:

一方面,孩子会心生懈怠,失去学习的内驱力。

原本想好好发挥的实力,可能展示不出来。

另一方面,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的态度是种否定。

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不被重视,从而深受打击,动力也跟着丧失。

认真对待孩子的焦虑,而不是简单用“没关系”回避问题。

可以和孩子探讨考试的重要性,如何合理地设定目标和期望。

教导孩子管理压力,比如运动、冥想或其他技巧,来缓解紧张情绪。

#深度好文计划#

缓解考前焦虑,一流父母这样做

真正聪明的父母,不盲目也不松懈。

而是在平时,就注重孩子主动性内驱力的培养。

不至于让孩子到了考前,马上要“上战场”。

却因为情绪紧张而焦虑,从而失去学习动力。

内驱力,是建立在“我主动”“我愿意”的基础上的行动。

那些学霸孩子,并非每个人都聪明到靠基因取胜。

而是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动力,比一般的孩子更强!

想要养出一个自律爆棚的孩子,考前话术很关键。

1、“考前紧张正常,适度紧张有好处”

首先,以切身经历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考前紧张正常。

比如准备一个重要演讲,或者项目汇报时的紧张感受。

以及这种紧张,如何帮助自己更加专注和努力。

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理解,紧张并非只有学生会经历。

每个人面对挑战时,都可能遇到这种情绪。

让孩子在理解考前焦虑的基础上,放平心态,主动找回努力的动力。

但是,切记不要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刻意理论输出,反而让孩子反感。

2、“就算真的考砸了,那也是赚到了!”

要让孩子明白:

考试是一次测试,不是为了拿高分。

目的是检测学习成果,发现问题,才能继续进步。

一旦孩子把考试当成“生死局”,很容易丧失信心和动力。

只有心态端正,孩子才能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找回内驱力,考出好成绩!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

内驱力帮助孩子实现自我潜能、达到个人成长的最高境界。

它可以让孩子在没有外部奖励的情况下,自发学习和探索。

这种自我驱动的能力,才是孩子长期努力的源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