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次考好去哪玩”,孩子正在被奖励毁掉!
发布时间:2025-01-17 23:47 浏览量:1
教育就像种树,我们最终的目标不是让树依附于支架才能挺立。
而是要让它培养出强大的根系,能够自主地汲取养分、顶风傲雪。
坚持做有价值、有深度、有思考的严选内容。
今天孩子拿着成绩报告单从学校回来,说老师奖励一个尺子,尺子上带成绩单(每一个同学都有,尺子和成绩放一起总有点寓意)。
说说自己想法分享给读者,担心忘记,所以记录一下。
以前也思考过究竟什么是内驱力,如何培养内驱力,但看到过的说法都很笼统,一直没什么头绪。
可能还是没太用心,毕竟我心里很清楚,内驱力培养是一个大学问,看了很多书都很水,也可能以我自己目前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完全没有任何实操的可能性。
今天无意中看到前天的文章评论,有种豁然开朗,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
很多读者,虽然还是不太明白应该具体怎么培养内驱力,但却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感谢大家的留言,让所有人向阳生长。
当我们过度依赖外部奖励时,往往会不经意间浇灭孩子心中那份与生俱来的求知火苗。
这就是困局:我们试图用糖果来浇灌一棵树,却忘记了阳光才是它成长的根本动力。
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孩子刚上学时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可是随着奖励方式的实施,反而慢慢变得"不做白不做,做了要奖励"。
特别是成绩好的孩子,原本对学习充满热情,却因为过度的物质奖励,反而失去了最初的学习动力。
1所以有人为什么不建议给学习优秀的孩子外部奖励。
因为教育心理学表明,学习优秀的孩子外部奖励反而会降低本身的学习动机所以一般学校都是奖励后进生,严格要求优等生(提高抗挫折能力)。
孩子对学习的动机就是学习本身,这很可贵,但在小时候这些动机是不稳定的,外部动机的介入会破坏。
对学习优秀的孩子一般是精神奖励,可以多展示,但物质的最好不要,会把学生本身对学习的兴趣转移到物质奖励上,要从内部稳定动机。
记得有个读者分享过一个真实故事:她家小女儿从小学习就很优秀,每次考试拿第一基本是常态。
起初自己很开心,逢考必奖,买玩具、买新衣服,甚至带去游乐场。
直到有一天,女儿考完试第一件事不是和妈妈分享试卷的内容,而是直接问:"这次考得好,我们去哪里玩?"这句话让这位妈妈惊出一身冷汗。
生活中我们作为父母,会把对孩子的奖励常态化,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为何奖励或者说如何奖励孩子。
奖励分为三个层次:最好的是内部奖励,其次是精神奖励,最后才是物质奖励。
做对一道题觉得开心,对自己感到满意,这是内部奖励;老师的表扬和小红花,这是精神奖励;承诺买礼物,这是物质奖励。
我女儿在4年级时候,数学一直不够理想。
没有采取物质奖励,而是陪她一起攻克难题。
当独立解出一道难题时,脸上露出的那种成就感和自信,远比任何玩具带来的快乐都要珍贵。
这就是我一直希望给的女儿内部奖励。
也是我认为孩子内驱力的起点。
2认知内驱力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对排名、成绩的追求;附属内驱力是为了获得别人赞赏。
其中后两种都属于外部动机。
有个孩子上完数学课后说:"虽然做题时很累,但做完后特别开心。"这种状态特别难得。
为什么?因为这表明孩子已经形成了内部奖励意识,开始真正享受学习本身带来的成就感。
就好像我花半个月没日没夜训练算法模型后,自己很开心。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德西效应。
太多的物质奖励反而会破坏孩子的内部动机。
当你用糖果奖励孩子读书时,他学会的不是热爱阅读,而是要用糖果来交换阅读的行为。
德西效应揭示了一个深层的家庭教育悖论:当我们试图用外部奖励来强化某种行为时,往往会弱化行为本身的价值。
这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天平,一端是即时的物质奖励,另一端是长期的学习兴趣。
当物质奖励的砝码越来越重时,学习兴趣的天平就会不知不觉地倾斜。
实际上,我们过度依赖奖励机制时,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潜在的错误信息:学习本身是一件需要用奖励来补偿的苦差事。这恰恰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激发求知欲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所以,对学习好的孩子来说,保持纯粹的学习动机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看到孩子因为解决了一道难题而兴奋,或是读完一本书后若有所思,这种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这不正是我们每个做家长的都希望看到的吗?
内部奖励会让孩子越来越自信,精神奖励能给孩子一定的自信,但过多时,孩子容易依赖于别人的肯定,别人看不见了,学习可能就没那么大的动力了。
物质奖励能起到的效果很低,只能短期激励,时间久了,一旦撤销奖励,就不想学了。
就比方,现在不给你工资让你上班,你愿意吗?
真正的教育成功,不在于我们给予孩子多少外在激励,而在于是否帮助他们点燃了内心求知的火种,让这份热情能够持续燃烧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