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孩子“没啥可期待的了”,教育还有啥期待?
发布时间:2025-01-20 18:38 浏览量:3
前几天看到《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6岁的女儿对我说:我没什么可期待的了
事情发生在一天早晨,母亲送女儿去上学,顺路聊聊天。
“刚刚吃饱了吗?”“吃饱了。”
“今天有体育课吗?”“没有。”
“昨天爸爸说你,你伤心了吗?”“嗯。”
一问一答,没有停顿,没有思考,没有反应,也没有扭过头。
“你期待去上学吗?”
“不期待。”
“那你期待放学回家吗?”
“没有。”
“我什么都不期待”,她又加了一句,没有看妈妈,拿起递给她的书包,背起来就要进校门。
不期待上学,也不期待放学,怎么会发生一年级的女孩身上?
看看她的课表,可能就会得出答案——
早晨7:40到校,下午5:20排队放学出校门,5:40进家门。
语文数学老师每天的教学内容会发在钉钉群中,家长需要回复、收到、检查、签字孩子的作业本、记作业本。
别的课老师第二天上课要准备的东西需要一一准备、检查、回复。
晚饭前最多在家门口玩半小时,吃完晚饭,七点。开始检查作业,课内复习、课外阅读打卡,八点。
可能出门散步半小时,或者之前任何一个环节慢了,取消散步,开始洗漱、讲故事、睡觉。
再有耽搁,取消讲故事,直接睡觉,争取保证十个小时的睡眠。
每天6点50起床到5点20放学,课间除了上厕所不能出教室,除了体育课不能出教学楼。
晚上吃完晚饭,还要完成作业。
作者写道:
“在这简短的、紧凑的、却又漫长的将近14个小时中,上学与放学之间,我试图寻找期待。然后,发自内心的,却又沮丧无奈地发现,我没有找到。”
就像孩子面无表情、言无语气的回答的那样,“我没什么期待的”。
而家长甚至“顶着压力和焦虑”,除了每周一节的画画课外,没有给孩子报任何的其他兴趣班或者课外课。
家长更觉得可怕的,孩子不过才小学一年级!
还有一则消息:
新浪财经报道,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门诊日均接待量300人,全年人满为患。大部分是13-16岁的青少年,休学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多家长不理解,现在的小孩精神压力哪里来的这么大?怎么这么脆皮?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中小学学生厌学率已经超过70%。
更严重的是,厌学是全方面、各年龄段的。有所谓学渣,也有很多所谓的“好孩子”。
我们常常认为,好学生是不会厌学的,其实不然,厌学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之间。
身边就有品学兼优的孩子,性格温和,学习主动,成绩优异,大家都说“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出息!”
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在前段时间休学了。
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真的是最幸福的一代,家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孩子只需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几年前,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团队调查30多万中国中小学生,发现焦虑、抑郁、情绪失控的比例升高,很多孩子出现“四无”现象:
学习无动力、社交无能力、对真实的世界无兴趣、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彭凯平曾说:“我们现在最该给孩子的,不是吃苦的能力,是幸福的能力!”
知乎上的一个回答获得了上2.6万的点赞:
从来没人教你友谊破裂,家庭不和睦,感情受挫,亲人离世,宠物生病,遇到创伤,被欺凌,抑郁,焦虑,孤独,寂寞,压力大时该怎么办。
不愁吃穿,满黑板的公式和文字,知道发烧了吃药,成绩差了恶补,唯独没有人把你的情感生存当回事。
这个回答道出了多少学子的心声!
儿童心理学家陈默说:“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
很多青少年,家庭父母关爱,物质条件优渥,却内心荒芜,感受不到与世界的联接,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
教育学者黄灯说: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了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人类学家项飙在今年提出“生命力”这一概念,指出教育系统正在大范围“捕获生命力”。
通过无止尽的上课、刷题、考试等捕获学生的体力、长期注意力及意义赋予能力,只是为了获得高分。
这种“捕获”是无声的、巨大的,又是持续不断的。
有些孩子活着,内心已经枯萎。他们被无力感淹没,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生无可恋。
这种趋势还在扩散。无数家庭被卷入了这场学业竞争中,焦虑、抑郁从学校蔓延到家庭,教师和家长的崩溃屡见不鲜。
只是没想到,6岁的孩子已经“没啥可期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