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没菜炕头没人或成婚姻走向失败的祸首

发布时间:2025-01-25 21:58  浏览量:29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一种剧情,傍晚时分,一个温馨的家,一桌子菜做好了,可是爸爸下班还没有到家,而这时,孩子都饿了非常想吃饭,妈妈耐心教导儿子或女儿等爸爸回来一起吃。于是,妈妈陪着他们一起等爸爸,这就是中国餐桌的温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的餐桌等不齐一家人了。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夫妻的炕头等不齐夫妻两口子了。

这两件“等不齐”的事情,正在悄悄蚕食两口子的感情,或许它们是让夫妻关系走向崩溃的罪魁祸首。

餐桌凝聚人心,凝聚爱心,让感情之蜡越浇越厚。衣食住行是人生的主要内容,是维持生命延续的基础。

过去,一家人围着餐桌,好吃的在一起享受,不好吃的一起将就,喜怒哀乐都在一起经历,一个人没有回来全家人不动筷子。尤其是夫妻,丈夫做饭坚持等妻子回来一起吃,妻子做饭坚持等丈夫回来一起吃;父母做饭坚持等孩子回来一起吃;爷爷奶奶做饭坚持等大家回来一起吃。家有家的样子,家有家的感觉,家有家的味道。这样一等,等出了关心,等出了关爱,等出了温暖。

是啊,大家都在心里这样想:“我不赶快回去让大家等我不好!”“我不做饭他(她)辛苦一天了回来吃什么?”

现在不同了,家里不再安排专人搞家务,餐桌也不是每一顿都有饭菜,一家人围着餐桌用餐三齐四不整,有的年轻人几天甚至几周不进厨房做饭。有的随便一个电话“晚饭不回去吃了”就可以理直气壮不按时回家;有的辛苦一天回去了得到的一句话是“我吃过了,你如果没吃饭的话点外卖。”

没有餐桌凝聚不了人心。切不可让家里餐桌慢慢变成了堆放杂物的台子,更不可一家人一日三餐不同步、三餐不同桌,不能让最亲密的两口子吃饭也各顾各,感情得不到凝聚。老人常说,要栓住男人的心先要栓住男人的胃。一家人要有一家人的样子,一家人要有一家人的规矩,家庭成员除了偶尔在外应酬一餐外绝大多数时间一定要在家里用餐。吃饭是人生的大事,一家人决不能允许任何人经常性下馆子、点外卖、吃泡面,尤其是夫妻。

吃饭和睡觉是任何人都必须坚持的两件大事,两口子一定要一张床睡觉。

农村有一种幸福的婚姻:老婆孩子热炕头。古人说:“广夏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一日三餐”。人生不过吃饭和睡觉而已,其余的都是铺垫。所谓夫妻之道,不管房间再多、卧室再多,两口子也要同枕共眠,距离不要超过“六尺”。枕着爱人的手腕,摸着爱人的肌肤,一切疲惫和不快烟消云散。

大家看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床是不是普遍很窄?席梦思床垫出来以前,床1.5米或1.8米宽,两口子挤在一张床上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肌肤之亲,婚姻越来越稳固。

过去一个家庭没有多余的床,夫妻除了外地出差回不了家外,两口子始终在一张床上睡觉,自然没有那么多离婚。现在房间也多了,床也多了,婚床越来越宽,两口子距离好像越来越远,人心可能也越来越远。

过去,年轻夫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榻共眠,形影相随。现在,有的两口子要么不同房,要么同房不同床、同床不同被,一个不管一个,一个不粘一个。过去,丈夫挣钱妻子管钱,丈夫是个耙耙,妻子是个匣匣;现在,丈夫与妻子虚来晃去。过去,妻子相夫教子,现在丈夫伺候妻子,公婆伺候孩子。过去,两口子不送礼物,但是挣钱都花在家里;现在,两口子送礼物,不送就是不爱,感情资本化,爱情格式化。过去,两口子白天一起工作劳动,夜晚一起休息;现在两口子白天各忙各的,夜晚各玩各的。

管住配偶的心,先要管住配偶的身。管住身从一起坐餐桌、同床睡觉开始。所以,一个称职的妻子,一定要亲自下厨炒几个丈夫喜欢的菜。一个称职的妻子,一定要有能力栓住男人的心,困住男人的身,管住男人的行。

标签: 婚姻 同床 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