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分居式过年”悄然流行,老人家乐得舒适,年轻人不用迁就
发布时间:2025-02-01 23:41 浏览量:5
文|菁妈
“孝敬公婆,友爱姑叔,照顾家庭,相夫教子”,这似乎是大部分女性结婚之后的道德准则!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在外面打拼,到了过年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孝敬公婆的时间,回到老公的老家里面给公婆买好吃的,买好用的,买好穿的。
我们爸爸妈妈那一代,这样的模式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每一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而家里面有男孩有女孩男孩娶媳妇回来孝敬自己的爸妈,而女孩嫁出去了孝敬公婆,似乎都是约定俗成的。
但是到了80年之后计划生育,就有很多家庭可能只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可能是男孩,也有可能是女孩,到了过年的时候就有了矛盾,如果我去公婆家,那么我的妈妈就孤苦伶仃了,所以现在就开始流行了“夫妻分居式过年”。
毕竟春节是中国比较大的一个节日,很多人都希望阖家团圆,而到春节的时候,男的回自己的家孝敬自己的父母,女的也回自己的家孝敬自己的父母,大家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殷切的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回家跟自己过一个团圆年,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似乎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近几年来,这样的“夫妻分居式过年方式”悄然地流行了起来。
作为明事理的老人家而言,其实爱的也都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回到家里面也觉得非常的亲切,特别是那些常年在外面打拼的,平时跟公公婆婆或者是岳父岳母也很少见面的,都不太熟悉,饮食习惯,语言都不熟悉。过年的时候强行待在一起也觉得特别尴尬。
那现在各回各家了,自己的女儿回家,自己的儿子回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吃的东西是一样的,语言都是一致的,整个阖家团圆,老人家也觉得这样比较舒适一些。
而年轻人更是逍遥自在,毕竟结了婚之后就感觉上了一个枷锁,但是回到自己的家里面,还能做回女儿,比如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还找同村的闺蜜或者说自己的同学出去逛逛玩玩,也没有人在旁边说什么,重新做回没结婚的样子,做爸爸妈妈的乖儿子乖女儿,所以这样的方式大家都舒适自然就存在了,而且越来越流行。
当然除了这样的方式之外,也还会有一些非传统的过年方式,比如轮流式过年,今年到男方家过年,明年到女方家过年。
第一个原因:夫妻双方的家庭隔得比较远
现在大家上大学的时候,很多都是在离家千里以上的地方上大学,工作的时候也有可能离家比较远的,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离家远的时候认识的人就要离自己家远一些,后来结婚的时候嫁给了那个跟自己家隔着十万八千里的丈夫,自然就会出现了春节回家的时候回谁家的问题。
因为春节放假时间不是很长,再加上春运期间车票不好买,机票也比较昂贵,这时候只能选择回其中一个人的家,自然就会考虑到回谁家的问题,大家都想回自己的家,干脆就各回各家,或者是轮番回各自的家,今年回你家,明年回我家。
第二个原因:年轻人自我意识比较强
现在的年轻人都希望过得舒适一些,回到自己不熟悉的婆家,有一些丈夫的老家是在农村,而自己是在城市出生,要忍受那种脏乱差,在饭桌上吃着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味同嚼蜡,听着听不懂的话感觉自己都融不进去,明明春节是一个快乐的日子,但是却感觉自己很孤单,所以不愿意去迁就,也不愿意去勉强自己,于是就出现了各回各家的情况。
这种春节各回各家的现象,你觉得好还是不好?万一有孩子,你觉得跟爸爸还是跟妈妈回家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