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丧:生者狂喜,死者魄丧

发布时间:2025-02-02 01:00  浏览量:13

住在山东农村的86岁老人林郭氏独自在老宅里生活,一次突发脑血栓摔倒在门前,此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她的子女决定让妈妈住进敬老院里。而敬老院此时床位已满,需要等其中一名老人过世,才能有位置空出。

电影《喜丧》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母亲,在自己的晚年和六个子女之间的关系。

林郭氏把六名子女抚养长大,电影中出现了二弟、三弟和五妹三个家庭的样貌,大哥、大姐、四弟则从未出现过,前两位只出钱不出力,母亲出现了任何状况,都只看到送来的钱,却从未看到本人的样子;四弟在外打工,音讯不明,独留儿子辍学开三轮车拉客过活,四弟的老婆忍受不住贫困,独自前去上海寻找新的生活。

年老体弱的母亲,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谁也不想接住。在等待敬老院空出床位的这段时间里,四个子女讨论要如何照顾母亲,大家的共同想法是只想出力不想出钱, 因为穷,因为要花钱,因为要负责,子女们觉得共同凑出送母亲去养老院的钱已经是极限了。儿女们最后接纳了老人提出想去各自家里轮流居住的想法,也许三家都住了一圈后就能等来去敬老院的消息。“拆分式流动家庭”剥夺老人被赡养的权力的同时还要求老人秉承“无限责任”伦理,承担子女离婚、子女外出务工后孙辈的照顾任务,都是矛盾的开端。

老人先住进了三弟的家里,这是三个兄妹里条件最好的,住在县城的居民小区,三室一厅。儿媳十分不乐意婆婆的入住,嫌弃和厌烦的态度甚至不加掩饰。老人被禁锢在狭小房间内孤独地发呆、睡觉。媳妇对农村老人的卫生情况充满鄙视,尽管没有言语上的直接贬损,但一系列的行动对老人进行人格侮辱,如拒绝自家床上铺上老人自带的床上用品,吃饭时老人的碗筷单独分开,沙发上铺好一块布隔成老人“独享”的座椅,老人洗干净晾晒在“专用”座椅旁的手绢被嫌弃地用夹子摄取扔在老人房间的窗台,老人刚下楼,所用的所有物品都被扔到楼梯口的垃圾堆。儿媳甚至把自己女儿外出打工的想法,她都归结是婆婆给女儿洗的脑,甚至警告老人,自己的女儿在外有什么闪失,就要找婆婆的麻烦。三弟则对眼前发生的暴力,视若无睹。

老人在三弟家住不下去后,被送到了五妹家里。五妹一家靠着卖早餐和经营一间杂货铺为生,夫妻两、儿媳、孙女和四弟的儿子小道,五口人就吃住在店铺里,现在又多了一个人,空间显得更加局促,连柜台后面的横椅都拿来当床用。五妹的丈夫是个窝囊的守财奴,他对丈母娘的到来颇有微词,觉得拖累了家庭,看病花出去的钱影响到他们攒钱给儿子买车买房的目标。

在五妹家生活期间,五妹丈夫怀疑丈母娘偷了自家的50块钱,五妹在和母亲闲聊时提及此事,老人想也没想就承认了“偷”钱的“事实”。她告诉五妹自己把钱拿给了孙女,让她自己去买文具。

其实老人并没有偷钱,但她清楚的知道,若不把这桩丢钱的“罗生门”揽到自己身上,这个家就会从此失去信任,充满猜疑。老人不想看到女儿组建的家庭,只是因为找不到50块钱就闹地鸡犬不宁,她把嫌疑背在自己身上,让萌芽的猜忌消解于无形。

五妹在外打工的儿子,因为酒驾车祸意外身亡,这个变故促使老人想要离开。迷信的老人家也许觉得是自己的原因,拖累了他们,让彼此的家庭无法圆满。她决定最后去到二弟家,在那里等待养老院入住的通知。

不知道二弟一家是不是曾经长期照顾过母亲,此时他们已经丧失掉了所有的耐心,二弟的媳妇更是对婆婆没有好态度,对着老人说的话全是咒骂和不悦,甚至让老人住在牛圈里面,让其自生自灭。

终于,老人等来了敬老院的入住通知,却没有等到入住的那一天,独自死在了牛圈里面。电影在最后把镜头对准了二弟的媳妇,那个曾经对婆婆颐指气使的人,也走上了婆婆的老路,干活的时候晕倒在自家门前,无人来救。

“喜丧”,究竟是谁觉得这是“喜”事。仅从故事来说,喜的是林郭氏的六个子女,老人的去世让他们无需再被“赡养”义务所束缚,无需再背上被“反哺”的道德压力,可以把所有的精力、财力都投入在自己组建起的家庭当中,六人更会因为母亲的离世,形同陌路,各安天命,相忘于母亲的坟头。对林郭氏而言,她并不想死,可却说“不想死都得死”,只有这样,各自的小家似乎才会消停一些,不会因为自己拖累儿女,所以她吞药自杀,结束所有人心头最大的烦恼。

电影中的儿女们,终其一生都在为钱所烦恼,付出的每一块钱都要精打细算,五妹甚至说自己老了,无用了就会去自行了断,不麻烦家人照顾自己。这就是农村老人常说的:比起亲儿子,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更可靠。所以电影的主旨并非单纯展现出一群不孝子女的嘴脸,而是在记录因为制度的缺陷,造成的人间无奈残酷轮回。“富养良心,穷生奸计”“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些话都说得太轻巧,没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出身,当你被贫穷与困厄缠身而自顾不暇, 能做的未必比片中的儿女好多少。

症结是我们的社会缺乏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个人和家庭,要把人真正当作是人来看待,解决掉基本的生存顾虑,才能找回个人的尊严,不用整日去思考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更不用去想着自己老了就去自杀,不去拖累家庭。

小道最后回到老人住过的牛圈,他拿起一块破镜子看了看。那块破镜子是老人临死前照过的,她在自杀前向往常一样洗脸,梳理头发,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她死了,就不再是儿女的累赘,也终于可以和梦中的母亲重聚。她知道什么是体面,在生命的最后更是要让自己看上去如往常一样,不管片头生的尊严,还是片尾死的尊严,追求不到不是她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