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与小姑10多年不来往,过年回老家,妈竟让小姑全家来吃饭

发布时间:2025-02-03 19:32  浏览量:21

本故事为虚构短篇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文|十七

当年我妈和小姑因为钱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自此之后十多年来我们和小姑家,彻底没了联系,甚至我不敢在我妈面前提小姑。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今年过年回老家,我妈竟然拿主动让小姑一家来吃饭......

01

我妈和小姑曾经的关系,是我小时候最羡慕的榜样,她们两人几乎无话不谈,相互扶持。

家里的事情不管大事小情,她们总是第一时间商量,互相支持。小姑是个外向直爽的人,而我妈则较为内敛,性格温和,刚好弥补了彼此的不足。

那时候家里总是热闹非凡,每到过年妈妈和小姑便一同忙活着年夜饭,笑声和闲聊充满了整个厨房。

然而一切的变化发生在十多年前,当时家里有一笔不算太大的财务问题,关于小姑的一些生意上的亏损,她急需一笔资金来周转。

我妈虽然心软,但她始终觉得小姑的经济管理能力不够稳妥,曾多次劝她要小心,避免借高利贷或者做一些过于冒险的投资。

但小姑当时并没有听进去,甚至对妈妈的话有些反感,认为我妈管得太多了。

渐渐地,小姑开始以各种理由找我妈借钱,甚至提到“这只是暂时的困难,一切都会好起来”,她希望我妈能把家里的一些积蓄借给她。

起初我妈并没有拒绝,但她心里明白,这笔钱借出去恐怕就回不来了。她非常为难既不想拒绝小姑,又不想让她因经济问题陷入更大的困境。

于是我妈开始了几番思想斗争,她说:“要是能帮忙,我肯定是愿意的,但这笔钱如果给了你,我家里就没有什么保障了。”

但是小姑并没有理解她的顾虑,反而觉得妈妈在故作高深、推三阻四。

她的态度越来越急躁,认为我妈不信任自己,甚至觉得妈妈是故意不给她帮助,埋下了更大的心结。

最终的爆发发生在一个晚上,小姑又来找我妈要钱,那天我妈终于忍不住了。

她语气有些愤怒地对小姑说:“你自己不懂得理财,不知道如何节制,怎么可能指望我来救你?

你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别再找我!”小姑瞬间怒了,摔门而去,那天晚上,两个人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之后妈妈告诉我,那次的争执让她彻底失望了。她本以为她们之间可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但小姑的态度让她感觉到了背叛。

02

她开始不再与小姑联系,心里也逐渐放下了这份亲情,觉得有些事情已经无法回头了,之后的这十几年来我们和小姑家就没了联系。

我妈妈今年经历了一场大病,那是她从未预料到的打击。那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她的身体变得虚弱。

曾经那位总是精力充沛的女人,忽然变得像个老人,每天都需要静养。那时我和哥哥都非常担心,家里气氛一度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原本一向自信满满的妈妈,生病后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我们常常能听到她独自坐在床边,低声叹气。

病床上的她有时会忍不住哭,眼泪滴落在枕头上,看得我们心都碎了。

记得那天医生告诉我们,妈妈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可以出院时,她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空洞。她看着窗外,仿佛在思考着些什么。

“我总觉得自己活得不够彻底,很多事情都没能做对。”她缓缓地说,声音很轻,仿佛是在跟自己对话。

我当时并没有明白她话中的深意,只是轻声安慰:“妈,你已经没事了,别太想太多。”

但我心里清楚,病痛对她来说,绝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多的是她对生活、对过去的许多事感到不安。

住院的这段时间里,妈妈和我们说了很多以前从未提起过的话。她谈到那些年和小姑的争执,说到那段时间她觉得自己做得并不对,也谈到了对家人的亏欠。

或许是因为生命的脆弱,病痛让她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开始反思过去的很多决定和选择,开始审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我这辈子错过了很多机会,也失去了很多人。”她的话让我们哽咽。我从未听过妈妈这样说话,那个一向坚强、沉默、理性的女人,似乎在这一刻变得脆弱无助。

我知道她是在后悔曾经太过固执、太过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些决绝。

她和小姑之间那段疏远的关系,不仅是因为意见不合,更是因为过于尖锐的争执,让她们最终彻底断绝了联系。

十多年里她一直不愿提起小姑,仿佛她已经从妈妈的生命里消失了。可是那段日子里的种种,让妈妈明白了很多。

她终于意识到人生没有什么是永远无法修复的,家庭的关系哪怕破裂了,也总有机会修补。

我妈似乎想开了很多事。她开始逐渐放下曾经的执念,重新审视和小姑的关系。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还是一家人。”妈妈有时候会这么对我说,语气中没有任何情感的波动,只是平淡而坚定。

03

年关将至,妈妈准备好了年货,房子也开始打扫得一尘不染。她脸上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了嘴角。

她说过年是一个新的开始,她不想再把过去的伤痛带进新的一年。她甚至还去打了电话,主动和小姑联系,约她过年一起吃顿饭。

“妈,真的决定了吗?”我问,虽然知道她已经下定了决心,但心中依然有些疑虑。

她点了点头,眼中有一种不同以往的坚定:“嗯,既然大家都已经过了这么久,何不放下呢?我也不想再让这些小事影响我们的生活了。”

这场大病让我妈经历了痛苦,但也让她领悟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一课,宽容和理解。

年三十的傍晚,空气似乎格外冷清。我们家并不像往年那样热闹,厨房里没有充满香气的菜肴准备,只有几个简单的菜品已经上桌,大家的心情也未曾完全放松。

妈妈站在门口,一直看着外面的方向,偶尔拧一下眉头,似乎心情有些复杂。

我忍不住走过去,轻轻拍拍妈妈的背:“妈,别紧张,一切都会好的。”她回过头,微微一笑,眼角有些湿润:“嗯,能见面了,心里总是觉得有些别扭。”

我知道她的心情,十多年了这份裂痕并不是一顿饭、一句道歉就能抹去的。即使妈妈在心里已经开始宽容,小姑的出现仍然是一种挑战。

这时门铃响了,紧接着是几声轻快的脚步声。小姑带着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进了门。

空气立刻凝滞了一下,仿佛所有的沉默都在这一刻堆积。妈妈站得笔直,没有马上走过去迎接,只是默默看着小姑的到来。

“嫂子,过年好!”小姑的声音打破了尴尬的寂静。她的语气并没有太多情感波动,似乎刻意保持着一种疏远又有些恭敬的态度。

“过年好。”妈妈轻轻回了句,语气有些低沉,眼神闪烁不定。她站在原地没有再说话,眼睛没有去看小姑,而是扫视着空荡的大厅。

我站在旁边,观察着这微妙的情形,心里感到有些难过。小姑显然也意识到妈妈的冷淡,但她并没有直接表现出不高兴。

反倒是有些小心翼翼地向妈妈走近,轻轻问道:“家里一切还好吧?”她的眼睛带着一丝探寻,像是希望从妈妈那里得到一丝回应。

可是妈妈只是点了点头,轻声说了句“还行”。然后她低头开始忙碌着整理桌子,显然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做停留。

接下来的几分钟,气氛越来越僵硬。我们大家都默默坐下,妈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神依然没有任何变化。

小姑和她丈夫也坐在旁边,小姑试图和我聊一些家常,孩子们在旁边小声说话,气氛却并没有缓和多少。

这时我发现小姑的丈夫终于忍不住了,他先开口了:“这些年大家都不容易,过年嘛,还是一家人一起团聚更好。”

他的语气显得有些急切,仿佛在努力打破这层无形的隔阂。妈妈低下头没有回应,眼睛紧紧盯着手里的碗。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慢慢抬起头,看向小姑的丈夫:“嗯,过去的事也该放下了。”

虽然她的话语简短,但我能感受到其中带着一丝无奈。她显然已经准备好面对这场“和解”,但她的心底依然有些难以释怀。

就在气氛再次变得僵硬时,小姑终于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道:“嫂子,我知道这些年你一定很难过,我也不该那样做。

其实我一直后悔,为什么当时没能听你的劝告。”她的语气显得真诚,眼里泛起了泪光。“你是我最亲的人,我不该让你伤心。”

那一瞬间我看到妈妈的眼神里闪过一丝震惊,但很快又变得柔和起来。

04

她低头轻轻搅了搅茶杯,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有你的难处,当时我也不是不想帮你,只是觉得你应该自己承担责任。”

小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点头:“我明白,我从来没有怪过你,反而一直心里有愧,很多事情是我自己没考虑清楚。”

这时妈妈终于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抬起头轻声说道:“算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毕竟是一家人,也没有什么值得记恨的,你们过得好我也放心。”

妈妈的声音并没有太多激动,也没有太过感伤,但这句话仿佛释放了压抑已久的情感。

一向内敛的她,在这一刻竟然变得异常平静。小姑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她咬着嘴唇低声说:“真的对不起。”

看到小姑这样我心里一阵酸涩。我妈虽然表面上冷静,但她的眼神里却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敌意和疏离,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柔和和理解。

接下来妈妈主动为小姑夹了一块菜,轻声道:“吃饭吧,别再提这些了,大家好好过个年。”她的声音低沉而温暖,仿佛这些年的伤痛已经在这一刻被融化。

这顿饭,也许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和解,但我知道今天的这一餐,已经将过去的心结慢慢解开了。

在那一刻我感觉到,家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血缘的关系,更在于宽容与理解。

标签: 妈妈 家里 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