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妈妈的金手镯被她送给弟弟”:如何应对父母偏心带来的痛苦?

发布时间:2025-02-06 15:47  浏览量:3

长沙李女士在今年的除夕夜,满怀深情地将自己省吃俭用许久才买下的金手镯赠予母亲,只愿母亲能喜欢并常戴。然而,翌日她惊见那金镯子已戴在了弟媳的手腕上。

面对李女士的疑惑,母亲轻描淡写地解释:“这金镯子太贵重,我就给了你弟弟。他做生意,弟媳穿金戴银才能撑起场面。”这一幕让李女士回想起童年时母亲偏袒弟弟的种种言语,心中涌起无尽的痛苦。

“父母偏心”这一现象,如同隐形的炸药包,深藏于多子女家庭孩子的心中,带来难以言说的痛苦。为了逃避这种痛苦,有人选择不回家过年,而有人即便回家,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情绪,在团聚的日子里爆发。

对此,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程明医生提醒我们,当我们意识到“父母偏心”带来的痛苦时,便是拆解这个炸药包的契机。

首先,我们要辨别偏心是真实存在还是认知偏差。有时,父母确实存在偏心,如重男轻女、补偿心理等;而有时,可能是我们的主观认知偏差,如与兄弟姐妹过度比较、密集的家庭互动放大差异感知等。

在这些情境中,我们可以运用“STOP技术”来建立情绪隔离带,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同时,启动“家庭侦探”模式,制作《春节观察日志》,客观记录家庭互动,以便更理性地看待问题。

当“父母偏心”的行为发生时,我们可以采用“三维表达法”来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而非使用指控式语言。此外,创建情感安全网也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提前联系可信赖的亲友建立“情绪急救站”,准备“自我肯定清单”和“逃生计划”,以应对情绪爆发的情况。

面对已成事实的偏心,我们可以通过接受父母的不完美、发展“心理代偿”关系、写情感宣泄信、提升自我能力等方法来疗愈自己。同时,父母也可以通过设计专属互动、量化关爱可见度、重置平等对待子女的印象等方法来减少“父母偏心”的发生。

程明主任强调,父母偏心是父母认知的局限,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价值或不值得被爱。我们应该放下只有父母公平对待我们才值得被爱的执念,停止用兄弟姐妹作为人生坐标系,建立自我价值的内生标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开“父母偏心”这个春节心结,享受亲情的温暖,并在亲情关系中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