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临终留给我本旧账本 妈妈看完泪流满面 原来她替我还了10年的债

发布时间:2025-02-07 10:29  浏览量:18

人们常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可有些爱却深藏不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显露真相。活着的时候不说,走后才让人看到那份深情,这样的爱更让人肝肠寸断。

我叫李小梅,今年35岁,是江南一个小县城的居民。1988年那会儿,我们镇上还没通公交车,从我家到县城,要坐半天的牛车。记得小时候去赶集,外婆总是凌晨三点就把我叫醒,天还黑着,外婆就打着手电筒,牵着我的手走在泥巴路上。

那时的外婆,头发已经花白,但腰板总是挺得笔直。她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蓝布衣裳,脚上一双解放鞋,在集市上转悠着找便宜货。每次赶集回来,外婆总会变戏法似的从衣兜里掏出一颗水果糖给我,说是卖菜剩下的零钱买的。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直到1995年,我妈改嫁了。那年我14岁,妈妈带着我去相亲对象家看了一趟,回来就跟外婆说要改嫁。外婆没说什么,只是问了一句:“那小梅怎么办?”

妈妈沉默了,她看着我,眼里有愧疚。我知道,她是想带我一起过去,但我摇摇头:“我要跟外婆住。”

其实那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妈妈有20万的债务。这笔钱是我爸生病时借的,当时全村都传遍了,说我妈改嫁是为了躲债。

外婆听说这事后,只说了一句:“债是要还的。”

从那以后,外婆的生活更节俭了。她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布鞋开了口也不舍得换新的,只用针线缝补。家里种的蔬菜,好的都拿去卖,自己只留些老叶子。

最让我不解的是,外婆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会消失。一大早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我问她去哪儿了,她总说是去串门子,可每次回来,脸上都带着疲惫。

十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外婆的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但她还是坚持每月外出几天。2005年的冬天,外婆病倒了。

那是个寒冷的早晨,我发现外婆躺在床上起不来,赶紧叫了救护车。在医院里,医生说是心脏病,必须马上手术。我连夜给妈妈打了电话,第二天她就赶来了。

在手术前,外婆拉着我的手,声音很轻:“小柜子里有个红布包的账本,你们记得看看。”

手术很成功,但外婆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一直惦记着那个账本,反复叮嘱我们一定要看。

外婆走后的第三天,我和妈妈整理她的遗物。在那个旧柜子最里层,我们找到了那个红布包。打开一看,是一本发黄的账本。

妈妈翻开第一页,突然泪如雨下。

原来,这十年来,外婆每个月都在偷偷还债。账本上记着:1995年3月,还债2000元;1995年4月,还债1800元……一笔一笔,写得工工整整。有时候还会注明:卖鸡蛋400元,卖菜500元,做工600元。

那些我以为外婆去串门子的日子,其实她是去县城做临工。她瞒着所有人,一个人默默承担着这份重担。十年时间,她靠着卖菜、做工,替妈妈还清了所有债务。 账本最后一页是2005年1月的记录:“今天还完最后一笔钱,终于把闺女的债还清了。这些年攒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但值得。小梅长大了,闺女也有了新家庭,我这心里踏实了。”

妈妈看着这些字迹,手都在发抖。她翻到账本夹层里,掉出几张照片。那是我小时候的照片,有上学的,有过生日的,甚至还有我得奖时的照片,外婆都细心地保存着。

这时,隔壁王婶走了进来。她看到我们在看账本,叹了口气:“你外婆这人啊,心太软了。当年你妈改嫁后,债主们天天来要债。你外婆就跟他们说,给她十年时间,一定会还清。债主们看她年纪大了,本来不信,可她二话不说,把自己的房子契约都压给了债主。”

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外婆死活不肯修缮房子。原来她把房子契约压给了债主,就是要让债主相信她还债的决心。

王婶接着说:“你外婆这些年啊,天不亮就去菜场卖菜,卖完了就去工地搬砖。下雨天就去工厂做零工,有时候一天打好几份工。我劝她别太累,她就说:‘趁现在还能动,多赚点钱。等老了,怕是想干活都干不了了。’”

我和妈妈听着,泪水止不住地流。原来这十年,外婆过得这么辛苦。那些我们以为她小气节俭的日子,都是在为还债攒钱。

妈妈在账本上看到一页特别的记录:“今天小梅考上重点高中了,我偷偷去学校看了她。我的小梅真争气,将来一定有出息。这个月地里的菜长得好,多卖了些钱,给小梅买了新书包,但没敢让她知道是我买的。”

这话让我想起了高中开学那天,书包不知道谁放在我床头,外婆说是邻居送的。当时我还嫌那书包太普通,现在想来,那可能是外婆攒了好久的钱买的吧。

王婶看着我们伤心,又说:“你外婆常跟我说,她这辈子就一个心愿,就是让你们娘俩都过上好日子。她说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还。她不想让你妈背着债务过日子,也不想让小梅将来被人戳脊梁骨。”

我翻到账本最后,夹着一张纸条:“等我百年后,你们要是看到这本账本,别难过。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我闺女,让她吃了那么多苦。现在她找到了好归宿,我也就放心了。小梅也长大成人了,我这心里踏实。我这一生,能为你们做这些,值了。”

妈妈看完纸条,泣不成声:“这些年,是我太自私了。我只想着自己的幸福,却把重担都压在了妈身上。”

我抱着妈妈,想起这些年外婆的点点滴滴。她总是默默付出,从不抱怨。即使日子过得再苦,见到我和妈妈时,脸上总是带着笑。现在想来,她的笑容下面,藏着多少心酸和辛苦。

王婶说:“你外婆生前最后悔的,就是没能看到你结婚。她总说,要是能看到你穿上婚纱,她这辈子就没遗憾了。”

我看着这本记录了十年光阴的账本,心里五味杂陈。这哪是一本账本,分明是外婆的一腔深情。她用最朴实的方式,完成了一个母亲、一个外婆的责任。

如今,我也快要结婚了,可外婆却看不到了。我把账本小心地收起来,这是外婆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不是钱,而是那份永远无法报答的深情。

那么大家说说,在这个功利的社会里,像我外婆这样十年如一日默默还债的老人,是不是已经越来越少了?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很难再做到这样无声的奉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