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好东西》,你不必非成为“好东西”

发布时间:2025-01-13 04:45  浏览量:14

最近一直想看宋佳演的《好东西》,看着豆瓣评分一直居高不下,我越来越好奇这《好东西》里新时代的女性都是什么样子的。

电影里宋佳演的铁梅是一个单亲妈妈,人如其名,要强的她既想要上好班,又要带好娃,还想顺便谈个恋爱放松一下。在听到团队里队友想写一下单亲妈妈困境的选题时,铁梅很是不赞同,骨子里要强的她想为世人展现出单亲妈妈的另一面——上班、带娃、谈恋爱——单亲妈妈都能搞定。

然而真相真如铁梅想展现的那样吗?还有单亲妈妈果真都能如铁梅一样——有钢铁般的意志、有梅花一样的傲骨吗?还有更现实的一个问题,单亲妈妈都有铁梅的能力吗?

01

活出个样子给谁看

我的一个朋友疫情时候老公离世,成了大龄单亲妈妈。她最近谈了一个男朋友,我问她在四十多岁、有2个孩子以后再一次谈恋爱,跟年轻时候谈恋爱时候的感觉一样吗?

朋友说不是很一样。

年轻的时候谈恋爱基本上不考虑现实,对物质不是太在意,但现在被社会蹂躏多年后,心里想不在意物质、想抛开现实、想单纯的恋爱,但现实——自己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一直在被生活所迫,有时候心里确实想让对方分担一些,可始终不敢表露,怕破坏了恋爱氛围。

朋友说,感觉这样的恋爱不会长久,因为除了恋爱,更需要生活,还有其它。

这是我朋友的现状。

没有剧中能独挡多面的铁梅厉害。现实中有铁梅一样能力在线的单亲妈妈,但更多是一些在为生活奔波的单亲妈妈。

我接着问朋友,男方咋想的啊?

朋友说男方倒是很乐意。朋友还调侃说现在的男方最喜欢那些整天标榜自己是新时代女性的女性了,这些女性要求自己经济独立、不依靠男人,在恋爱关系里要求自己男女平等,男人就喜欢这样的“新时代”女性。因为他们不用负太多责任,他们只管恋爱就行了。

听完这些话我就想到了《好东西》里一直出现的一本书《看不见的女性》,也想到了自己这几年看到的一些关于女性的书,突然感觉有些东西有些岔道了。

其实这些书的本意是让社会看到女性,看到被忽略的一些女性空间,让我们更理解女性,改善社会环境,但近年来许多大女主的网剧、短视频为了迎合女性群体,都走向了极端,剧中要么是大能力超强的大女主,能掌控一切,包括男人;要么就是女主一直在拼命成长,一直在证明自己。

有些读者或观众看多了这些以后,就想到了女性必须证明自己。必须证明自己给自己看、给身边的人看、给社会看,好像只有我们这样,我们才有力量生存下去,我们才能才是强大的。

于是就像影片中的铁梅一样,她一直在证明,证明自己可以独自一个人既把孩子带得好好的,又能搞定工作,也不会像一些俗世的女性一样在爱情里只会陷入被动,她要占主导地位,所以在遇到追求者的时候,她会说“你该走了”“我们不是看电影的关系”“你是我的课间10分钟”。

铁梅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坚不摧的战士,好像恋爱也就成了消遣了。她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她不快乐。

生活不是比赛,活得自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行。

02

电影能带来的改变

最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

因为孩子已上高中,我开始关注高考的相关信息,开始关注张雪峰,每每听到张雪峰老师分享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人生经验的时候,我都如拾珍宝一样收藏起来,准备推荐给孩子,可孩子压根不看、不听。跟朋友交流才知道,好多家长情况跟我一样。家长都成了张雪峰老师的学03生,可孩子还是学校里那个孩子——该咋滴咋滴。

这部电影我看了2遍,感觉它迎合了女性观众,原因是,发现剧里的男性角色都还不错,铁梅的前夫受铁梅影响开始关注女性群体,知道了自己让铁梅失望了。铁梅的现任男朋友对女性也是非常尊重。但现实中不知道有多少男性会认真思考两性关系,思考女性空间。

所以这个电影到底是给谁看的,谁看得爽,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就像家长听张雪峰老师听得在怎么卖力,怎样呱呱叫好,但对孩子起到的作用也许不过仅仅是隔靴挠痒,除非孩子能听进去,能认真思考,能身体力行。

不过,幸好我在电影里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03

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方式

电影里有2点让我受益,我觉得许多人可以借鉴。

电影中的叶子在劝说王茉莉学乐器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我觉得创作的快乐和观众的快乐是不一样的 :观众只有快乐和无聊,会越来越无聊;但是创作会痛苦,快乐才会显得很珍贵,很有成就感。”

铁梅的孩子王茉莉只想当观众,不喜欢当台上的主角,铁梅为了培养孩子的性格一直想给孩子报兴趣班,最后终于孩子愿意学打鼓,可是当孩子上过一次舞台之后,孩子发现站在聚光灯下享受着万众瞩目,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孩子还是选择了她自己喜欢的写作。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当观众也有别样的快乐,可以把观察到的写下来,这也是创作;当主角也有自己的快乐,可以享受聚光灯、享受创作带来的快乐,两者一样都可以快乐,都可以拥有成就感。重点是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式。

当然,回过头在解读叶子这段话里的“创作者”,感觉也对味。宽泛地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创作”领域,不管是喜欢做饭,还是喜欢读书,或者喜欢其它,都可以称其为“创作者”。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创作领域”。

第二点是剧中的小马在鼓动王茉莉学打鼓的时候说,让王茉莉把打鼓当成发泄,不高兴的时候拿鼓槌奋力地敲打一番,很解气。这一番话说到王茉莉心里去了,她主动开始学打鼓了。

生活中不管大人小孩,都会有各自的烦恼,糟心事,有些事不足为外人道,这时候如果有个可以让自己宣泄的兴趣爱好,想想也是一桩美事,有利身心。

电影的最后,小叶跟要强但不开心的铁梅说了一番话,大意是,不必追求完美,没有人是自己生活的裁判,人生重要的是活得自洽。

听完这句话,铁梅深有感触,可能镜头前的我们也会深有感触。人生路上,人们都忙忙碌碌,都在拼尽全力向前,而前方有没有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却无暇思考,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有时候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样的盲目用劲也许最后只会落得一身疲惫、一声叹息。

走累的时候,可以停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人生,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快乐。

最后,何谓“好东西”,这本身就没有一个标准,我们不必非成为别人眼里的“好东西”,让自己自洽一些,自己认为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