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流感误区,必知!专家推荐可使用连花清瘟等中成药抗病毒

发布时间:2025-02-10 09:15  浏览量:7

每年冬春季为流感高发季节,可关于流感,公众依然存在诸多认知误区。

误区一:流感是小毛病,不用太在意?

流感并非普通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更甚者可危及生命。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

误区二:年轻人抵抗力强,不容易感染流感?

流感呈季节性流行,所有人群普遍易感。虽然年轻人免疫力相对较强,但在过度疲劳、熬夜、受凉等情况下,也容易感染流感病毒。此外,由于年轻人经常在外,接触病原体的几率更大,因此也需做好防护。

误区三:只有出现发热才是流感,不发热就不是?

流感的早期症状通常会出现发热,但并非所有流感患者都会发热。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他们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较弱,对外来刺激敏感性也降低,导致体温调节机制不能有效地提高体温以对抗感染,可能仅表现为咳嗽、乏力或精神萎靡。所以,仅凭是否发热判断流感并不准确,一旦出现疑似流感症状,应引起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

误区四:感染流感,居家休息、多喝水就能好?

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流感患者,多休息、多喝水确实有助于身体恢复。但如果症状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或是老人、儿童、患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更易发展危重症病例,因此感染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及退烧药、止咳药等对症治疗药物,以免延误病情。在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选择上,西药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均为处方药,应严格遵医嘱服用。

此外,还可选择连花清瘟等中医药,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可发挥整体调节、多靶点治疗的优势。药理研究表明,连花清瘟对引起普通感冒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引发流感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等)、乙型流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也是近期黑龙江、北京、山东、四川、甘肃等省市发布的《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中的推荐用药。

误区五:感染了流感后,就不会二次感染了?

流感康复后,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会对感染过的流感病毒亚型产生一定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并非是永久性的,而且对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不能提供有效保护。因此,流感康复后仍有可能感染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我国流感流行期大多是在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或3月,所以,流感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了解流感相关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正确认识流感,积极预防、及时就医,才能有效减少流感对健康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