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二胎职场妈妈流感离世,80后正成为“消失的一代”?

发布时间:2025-02-24 20:12  浏览量:1

文 | 米粒妈

上周末看到《新周刊》发了一篇文章,他们的审校室副主任,84年出生的吴玉燕,春节期间甲流合并乙流,于2月4号离开了人世。

看完那篇文章,心里五味杂陈。

如果不是因为吴玉燕在媒体工作,她的离开可能不会掀起什么水花,也不会被这么多人知晓。

抛开媒体人的身份,她其实跟我们一样,是女儿、是妻子、是儿媳、是妈妈。

她去年才生了二胎,8月份休完产假恢复工作,也就是说,她的二胎宝宝,现在也不过1岁左右。

1月,吴玉燕患上流感,反复高烧不退,最后住进医院,10天后,被确诊为严重的甲流合并乙流,转到ICU。进入ICU第三天,病情开始恶化,2月4号,是职场人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旅游的在这一天返程,回家的在这一天归位,也是这一天,吴玉燕永远离开了……

大S在日本因为流感去世,很多人不敢相信流感怎么会死人?于是网上传出了很多猜测,甚至阴谋论。

咱们很多人都得过流感,吃着奥司他韦,或者速福达,最后都挺过来了,但我们的幸运,不代表流感像普通感冒一样稀松平常。

人与人的体质是不同的。

吴玉燕没有出国,没有旅行,简单的两点一线,有没有基础病我并不知晓,但可以想象她的生活状态——家里两个孩子,老二还嗷嗷待哺,在媒体工作,又是负责校审,责任重大,所以她面临家庭、工作上的多重压力,可想而知。


即便米粒都这么大了,我仍然记得他小时候,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我是没有睡过整觉的。要是孩子发烧、生病,还要整夜整夜挂在为娘身上。

这种日复一日的疲劳,就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给各种病毒可乘之机。

劝大家保重身体,爱惜自己,真不是鸡汤,咱们这届80后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上不如60后、70后,下不如90后、00后。

(咱们米粉的留言,中年人的心酸只有中年人懂)

最近网上疯传一组数据,说80后死亡率高达5.2%,远高于60后、70后、90后,称80后是“消失的一代”。

这组数据后来被辟谣。

一组没有被核实的数据,却被大量转发,还有那么很多人相信,大概是因为80后这一代,人生多艰吧。

80后,刚好是35-45岁这波中年人。

独生子女一代,夫妻加起来就是“双独”,上面4位老人,下面1-3个娃。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被大家戏称“小皇帝”“小公主”,因为家里就一个孩子,以为是被惯坏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人到中年,却被生活推成了“顶流”。


(米粒妈小时候的“裸照”,大家有没有同款?)

过年要绞尽脑汁怎么对两家父母雨露均沾,给老人报团旅行要谨防他们被忽悠受骗。

父母病了,没人跟你商量治疗方案,没人帮你联系医院专家,没人接替你术后陪床,没人帮你数着日子预约复诊。

错峰生病都是老人对子女最大的温柔。

80后,是大学扩招的一代,考大学有多容易,找工作就有多尴尬。

从我们这一代起,大学出现了各种“看名字根本不知道学什么”的专业,稀里糊涂毕了业,跑招聘会、人才市场,跟同学合租房,吃6块钱的素炒饼。

80后也是见证房价飞升的一代,DeepSeek说,80后购房集中在2009-2017年房价暴涨期,北上广深房价收入比超过20:1,房贷占比家庭收入的40%以上。

(2008年的北京房价,感不感人?如果能穿越回去,你想拿下哪套?)

不肖子孙掏空了4个老人的钱包,跟亲戚朋友东挪西凑了一圈儿付了首付。

刚买房的前几年,旅游不敢去,工作不敢辞,孩子不敢生,等把二舅三叔四姨的钱还了,才喘上半口气。

80后又是“职场焦虑”的一代。25-35岁享受“996福报”,35岁+成为“消失的职场人”。

自主创业也不见得好过,最近几年口罩+经济形势,周围创业的朋友很多开张一天赔一天,最终只能关门大吉。

而且人到中年,再难返回职场,左右夹击、进退两难。身体被掏空,精神也被击垮。

但,没人在乎抑郁的中年人。

80后还是追二孩、三孩的主力。2016年刚开放二胎那会儿,70后悔恨自己高龄,90后好多一胎还没搞定,80后妥妥地下场了。

都因为自己是独生子女,想给孩子留个伴儿,没想到,也是给自己下了个绊儿。

没有说二胎不好的意思,只是很多80后追生二胎的时候,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工作内忧外患的时候,最后,往往是苦了谁也不能饶过自己。

80后,是努力鸡娃的一代。

海淀家长里,80后的学霸家长,永远是最有生命力的。

从胎教,到早教,科学育儿的书一本接一本地看,还记笔记,自己小时候没看过的英文绘本,分级读物,买了一书墙。

陪孩子练琴,学会了打节拍器,陪孩子跳绳,连健身房的卡都省了,不买口红不买包,每天兴致勃勃刷奥数题,给孩子约外教课,结果上了小学才知道鸡娃的真相——父母清北复交也没用,孩子能考上211就是全家族的荣光。

而且,80后的教育观,会在家庭里跟老人不断碰撞,磨合不了一点,养娃已经很累了,还要每天防着被拖后腿。

80后的健康,就这样被生活、被工作、被家庭、被压力,一点点侵蚀了。

我邻居跟我聊过,她的一个朋友,83年的,去年得了胃癌。她说这个朋友太不容易了,口罩时期,公司没了,失业了,接着家里两位老人生病,那两年去医院看病还挺复杂的,她各种托关系、找医生,花了好多钱,搭进去她几乎所有的时间,最后还是送走了一位,另一位老人现在不能自理,朋友在隔壁小区给租了房子,雇了保姆,但她还是得经常跑过去照顾。

这还只是老人,没算上孩子的事儿。

去年,本来以为熬过了重重困难,结果她自己倒下了。

如果老人生了病,他们的生活重心可以只有治病、养病,但中年人生了病,会比老年人承受更大的压力,因为中年人的生活不是自己的,除了自己的治疗,背后还有一大家子人,父母养老、孩子养育、家庭收入等等,都需要操心。

所以,中年人的命,才是最金贵的,唯有自己活好,才能挣钱养家、才能给老人孩子一个踏实的依靠。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80后开始参加同龄人的追悼会了,让人唏嘘。

50后、60后,早早退休,领养老金,旅行、聚会、画画、跳舞,可以活出自我。

70后,孩子很多已经上大学,甚至工作了,只要守住“不催婚催育”的底线,面前也是大把的好时光。

90后,尤其95后,算是能借上60后、70后父母的光,没享受到时代的红利,那就继承红利。

至于80后,大家说说,到底为什么混成了这样?

可能健康地活下去,才是我们这一代最重要的必修课吧。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标签: 二胎 80后 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