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家庭的意义,不在于殷实富贵,而是去托举下一代更上一层楼
发布时间:2025-02-24 18:20 浏览量:1
回老家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同学。
她36岁,女儿6岁,以前没想要二胎的想法。
但是最近她女儿天天念叨说孤单,想要一个弟弟。
同学说,自己不太想生:
一是自己年龄大了,夫妻俩一个月就几千块工资;
二是婆婆身体不好,又查出乳腺癌,年前刚做完手术。
娘家帮不上忙,婆家现在自顾不暇。
同学说自己现在纠结的地方是:如果不生的话,又害怕以后后悔。
孩子说孤单,说明父母陪伴不够,而不是需要弟弟。
想生二胎不是问题,而不是因为女儿说想弟弟,妈妈很“为难”的纠结。
不要拿“女儿想要弟弟”当借口,到时候女儿不想带弟弟,家长又要道德绑架说,是你想的二胎的。
明明是家长自己想要生,关女儿什么事?
孩子不懂事,大人还不懂吗?
小孩子真的会主动说,想要一个弟弟吗?真不相信身边没人引导。
其实吧,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小孩子可能会吵着要哥哥姐姐,因为小孩子都喜欢跟大孩子一起玩。
哪个小女孩会想要弟弟?
其实,独生子女不会觉得孤单。
独生子女都没体会过有其他兄弟姐妹的感觉,怎么可能会孤单?
就算是孤单,家里有父母不陪伴,生二胎后爸妈专心照顾小的,不就更孤单了吗?
孤单,就多陪伴孩子,增加和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时间,社会活动,兴趣班……总有适合的孩子。
就像孩子不知道无节制的打游戏和吃零食,会造成什么影响,所以才会想玩游戏,才想吃零食。
你作为大人,孩子说出想要一个弟弟,你也能知道除了一时陪伴之外的事情了吗?
多一个孩子,可不仅仅是多一碗饭那么简单的事。
希望不是那种生完孩子以后,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上气,每天累得眼冒金星,骂骂咧咧地喊,“要不是因为你当初说要个弟弟,我能生吗?”
别说孩子想要什么,其实是你自己想要。
不想生的人根本就没有这种想法,人都是爱装的。
总听到有人说,二胎是不是我想要生的,都是别人催、老人催、大宝催的……
不要把别人随便一句话当真,说不说是别人的事,生不生是你的事。
生孩子不是买东西,不喜欢了可以换掉,一定要深思熟虑。
不要生了二胎,后悔了都是别人的错。
你自己有没有实力不不清楚吗?
别人问你生二胎可能只是随便聊聊,你却当真生二胎、三胎,苦就自己慢慢吃。
生二胎这件事,应该要自己权衡利弊,根据自己条件选择生还是不生,孩子的想法无非就是想要一个玩伴!
但是养娃路漫漫,自己要想好。
生二胎这件事,“要么有钱,要么有个好婆婆,要么有个好老公”,这才是最实在的。
什么都没有,苦的真的是自己和孩子。他们也就在旁边看看,想逗孩子就逗会,不想逗就关门刷手机去。
首先要有好老公,其次有钱,最后才是有个好婆婆。
我发现,有些父母二胎的理由就是:多子多福,两个孩子将来有个伴可以一起商量。
可咱们普通家庭那些事,商量来商量去,不都是钱吗?
二胎,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生二胎的前提是,上一代完成了对下一代的托举。
没有钱、还没人帮忙带娃,生二胎,难道不是自讨苦吃吗?
很多父母困惑:为什么家庭起点一样,孩子长大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呢?
人民日报说:一个好的家庭的意义,不在于有多么殷实富贵,而是每一代都竭尽所能,去托举下一代更上一层楼。
深以为然。
我有一个好婆婆,事实证明只满足这一条没有用,还得有钱。家庭里很多争吵都是因为钱,钱能解决很多问题。
没有点家底,真的托举不起来。
世界就像一个瑞士卷,有人分到了“瑞士”,而有人分到了“卷”。
很多人都说:儿孙有儿孙福。
但残酷的现实会告诉你:父母不努力,孩子就会很难很难。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会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而它的因,在于家庭;它的根,在于父母。
有一个为孩子托底的父母,努力长生的孩子才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