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进步的孩子背后,有个静静陪伴的妈妈
发布时间:2024-08-23 18:12 浏览量:32
家访是构建家校关系的坚实桥梁,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举措,是一次科学教育理念的传达,也是一次情感上的深度交流。
今年暑假,老师们又叩开一扇扇家门,打开一扇扇心门,奔赴一场心与心的相遇。让我们跟随老师的步伐,看看家访背后的故事。
他是一位上进、积极、有责任心、乐于奉献的男生,在课堂纪律方面也不用老师操心,相反,他凭自己的责任心和超高的情商,在班级里面深受学生欢迎。
初一刚接班时第一次英语考试,他120分的卷面分只有5分。这是我从教以来从未见过的成绩,我都没有想好怎么去安慰这个孩子,只是私下告诉他:这是你最低的起点,以后在朱老师的“领导”下,你一定是匹狂飙的黑马。成功把他说乐了。一个学年后,他的成绩进步很大。
暑假中期,我收到他妈妈的信息,希望请我帮个忙,发几条语音鼓励鼓励他。我认真看了他上交在班级小管家里的作业,发现他学习非常努力,书写进步也非常大,这份踏实坚持的态度,让我很感动,忍不住在群里大肆表扬一番,其中写道:“你做得不完美,但是很努力,很用心。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想懈怠的时候,但是你的坚持值得让更多人看到你的闪闪发光。”
家庭与学校如何帮助他们更快乐、更有效、让他们走得更远?这个话题本身就具有共性、普遍性和挑战性。所以,我走进他的家庭想了解更多一些情况。
01
1. 互不打扰、各自成长的陪伴
一走进他们租住的房子,我就被家里的艺术氛围深深地吸引住了,墙壁上挂有字画,客厅里有大大的书桌和画板。孩子妈妈向我介绍这一两年才开始接触字画,孩子搞学习,她就在旁边写写画画。彼此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大家各干各的,互不打扰。她说她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妈妈刚开始也做得不好,但不断努力,慢慢可以沉浸其中,赏心悦目,他也可以!
我特别敬佩这位妈妈的陪伴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互不干扰,互不耽搁!我们见惯了太多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的相处方式,父母边玩手机边督促孩子学习,最后手机玩得不尽兴,孩子学得不上心,然后开启相互怨怼模式,导致不必要的争吵和内耗。所以陪伴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是静下心来,潜移默化,细水长流。
#02
2. 彼此坚持,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
孩子妈妈笑着跟我讲起孩子们生活的乐趣、自己作为一个全职家庭主妇的充实、孩子帮忙做家务的体贴......我拿起假期孩子所做的功课与活动记录翻看:第一页的假期每日计划,安排得妥妥当当;孩子的练字由开始的潦草到后面的规范;单词默写由刚开始做很多到越来越少;阅读书目有相应的读书笔记;数学题有认真更正和细致探讨......妈妈还带着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这份双方一丝不苟的坚持,让我明白孩子进步的缘由,深刻明白,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3
3. 切勿对比,发自内心地赞美
这个家庭有很多让人敬佩的地方,但也发现些许小问题。比如,父母喜欢对比两个孩子。当我提到有次班级英语演讲比赛,哥哥积极参加,表现非常棒让老师同学大为惊讶时,妈妈马上说是拿了弟弟的演讲稿,而且哥哥的发音没有弟弟好。弟弟一脸自信和傲娇,哥哥则急于辩驳,渴望肯定。
每当母亲说起哥哥的缺点时,他都不自觉地低头沉默,神情黯然。但说起他的优点时,哥哥会抬起头,眼里出现光彩。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用欣赏的、正面的眼光看待孩子,多一些发自内心的赞美,孩子心中升起的,不仅仅是对自我的肯定,更有“被看见”“被理解”的喜悦。
总编辑丨曹 攀校 对丨邓 琼编 辑丨菲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