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阿姨”变成“二妈妈”!芜湖一女子用心照顾邻居35年

发布时间:2025-03-18 02:03  浏览量:10

大皖新闻讯 在芜湖市鸠江区裕溪口街道新裕路社区,有一位深受众人爱戴、被亲切唤作“暖心邻居”的老人,叫夏传兰。1951年出生的夏传兰,以35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邻里之间最纯粹的爱与担当。

一个善举, 接邻家孩子养伤结下不解之缘

1990年,39岁的夏传兰偶然听闻,自家附近一个5岁的孩子翻墙时不慎摔伤了腿。热心肠的她当即前往打听情况。孩子叫孙照虎,患有多重二级残疾,智力发育不全;他的父亲孙茂友和母亲韩小明都有二级残疾。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着孙茂友辛苦打零工赚来的微薄收入,以及政府发放的低保维持,日子过得很艰难。

夏传兰陪着孙茂友将小虎送往医院。在医院里,她看着这个照料伤者力不从心的家庭,感到心疼与不忍。她毅然决定把小虎接到自己家里养伤。

在夏传兰的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小虎状况不断,大小便常常不受控制弄脏床铺,可夏传兰从未有过抱怨,每一次她都默默收拾干净,还特意多准备了好几套床单。在夏传兰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小虎的腿伤逐渐愈合、慢慢康复。分别之时,小虎眼中那满满的不舍深深触动了夏传兰的心弦,也让她从此与这个家庭紧密相连。

从那以后,她隔三岔五就会前去探望,只要孙家有生活难题,她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邻居乡亲,能帮一把是一把,只盼他们能过得更好一些。”

一句承诺, 从“夏阿姨”变成“二妈妈”

2000年,夏传兰搬到了裕溪口街道沿江西路,与孙照虎一家更近了。社区告知她,孙家的日常生活仍然需要邻里的帮忙照料。夏传兰毫不犹豫地说:“我们相识已久,我肯定会继续照顾他们。”

孙茂友患有严重的眩晕症,夏传兰放心不下,每天都要前去看望,只有亲眼看到孙家人安好,她才能安心。她就像这个家的主心骨,帮忙烧饭、操持家务、照顾一家老小。洗好的衣服,她会叠得整整齐齐;小虎的双脚,她也会仔细地清洗。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孙家没有空调,她便把孙家三口接到自己家避暑;冬至时节,她又热情地邀请他们一起包饺子,热热闹闹地共度佳节。

平日里,她也总是把孙家的生活所需放在心上,隔三岔五就给孙家送去米、面、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为了帮助孙家增加收入,她时刻留意着工作机会。一次,她儿子接到一份工作,她便赶忙让儿子带着孙茂友一起外出打工。在这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夏传兰主动承担起照顾孙照虎母子的责任,毫无怨言,尽心尽力。

孙照虎一天天长大,他性格愈发内向,甚至不敢出门与人交流。夏传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助小虎走出内心的阴霾,她带着小虎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不断地鼓励他勇敢地迈出家门,去融入外面的世界。在夏传兰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小虎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而他对夏传兰的称呼,也在不知不觉间,从最初的“夏阿姨”变成了充满亲昵与依赖的“二妈妈”。

夏传兰和孙茂友一家

寒来暑往,岁月匆匆,三十多年的时光,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转瞬即逝。如今,夏传兰夫妇的儿孙在芜湖市区成家立业,家庭美满幸福。子女多次劝说他们搬到市区同住,共享天伦之乐,可都被夏传兰婉言拒绝。只因在她心中,孙家早已是割舍不下的牵挂。

夏传兰说:“孙家和我们一起吃了30多年饭,早就是一家人了。我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受过邻里帮助,现在也想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要是以后我不在了,我儿子媳妇也会接着照顾小虎一家。”

一个团队,传递爱心温暖越来越多的人

夏传兰的善举,如同一束温暖明亮的光,不仅照亮了孙照虎一家前行的道路,也感染了身边的人。

裕溪口街道老龄化程度较高,60岁以上居民占比近56%,独居、孤寡老人众多。2022年10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夏传兰积极协助街道组建了“暖心帮帮团”好人志愿服务队。三年来,夏传兰始终怀着满腔热忱,每月都积极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她通过“敲门行动”,对小区里的大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她定期上门走访,与老人们亲切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有几位独居老太太洗被单不方便,夏传兰知道后,就把被单拿回自己家清洗,洗完后,还细心地在阳光下晾晒,晒好后又亲自送回老人家中,并且帮她们把床铺铺好。

夏传兰和志愿服务队正在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包饺子

在小区里,看到老人有困难,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全心全意地给予帮助,全然忘记自己也是一位七旬老人。在夏传兰的积极带动下,“暖心帮帮团”从最初的3人发展壮大到如今的46人。截至目前,团队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惠及居民4600余人次。在社区里,营造出了“一家炒菜全楼香,一家有事全楼忙,一家有难全楼帮”的和谐美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