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明星塌房更可怕,百度高管13岁女儿竟用外网“开盒”网暴孕妇!
发布时间:2025-03-19 04:58 浏览量:18
文|咸菜
网络暴力这个词早已不陌生,从早期的“人肉搜索”到如今的“开盒”,暴力的形式在不断升级,而受害者的痛苦却从未减轻。
近日,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13岁女儿公然利用公司数据库网暴一名孕妇,这件事情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巨大的舆论。
随后谢广军也出面紧急进行道歉,称自己女儿心智不成熟,有律师分析这种行为如果造成后果严重,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那么这件事最后会怎么处理呢,且看且珍惜,有许多关于此事的文章都被删除了。
谢广军
事件的起因看似微不足道。一位孕妇在微博上对韩国女星张元英的行程发表了一条中立评论,内容并无恶意,甚至可以说是客观的。
然这条评论却触动了某些粉丝的神经,短短几小时内,这位孕妇的微博评论区被大量辱骂信息淹没,甚至有人诅咒她“生畸形儿”。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六小时后,这位孕妇的隐私信息被全面曝光,她的姓名、身份证号、工作单位、丈夫的联系方式,甚至生辰八字都被挂上了网络。
开盒他人
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骚扰:陌生电话不断打入,短信中充斥着辱骂和威胁,甚至有人到她工作单位蹲守,试图当面羞辱她。
更令人发指的是,她的丈夫也未能幸免,朋友圈里收到了大量挑拨夫妻关系的恶意信息。
随着事件的发酵,加害者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涉事账号“眼眸”被网友扒出,其真实身份是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13岁女儿谢安迪。
账号被封
这位女孩长期混迹饭圈,多次参与“开盒”网暴,且态度极其嚣张,她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人在加拿大,不怕报警。”
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她还晒出了父亲的月薪证明和百度高管的在职记录,正是这些炫耀行为让她自己陷入了困境。
网友发现,这位女孩获取的孕妇信息远超普通社交平台可获取的范围,尤其是生辰八字和亲属身份等细节,显然不是通过公开渠道能够轻易获得的。
这一发现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难道这些信息全部来源于百度的内部数据库?
发自己父亲在职证明
面对舆论的压力,谢广军很快发布了一份致歉声明,他在声明中承认女儿“情绪失控”,并表示这些信息来自“海外社群网站”。
他呼吁网友停止扩散相关信息,并强调“给未成年人改正的空间”,这份声明并未平息公众的愤怒。
许多人指出,谢广军的道歉避重就轻,他并未解释女儿如何获取这些隐私信息,也未提及对受害者的赔偿,只是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情绪失控”。
谢广军道歉
更令人不满的是,他在声明中反复强调“未成年人”的身份,似乎试图以此减轻事件的严重性。
百度的官方回应同样未能让人信服,公司否认了“动用百度数据库”的传闻,称这是谣言,但并未启动独立调查以澄清事实。
这一态度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担忧,谢广军作为百度大模型技术研发的负责人,理论上可以接触到大量用户数据,如果他真的利用职权为女儿提供便利,这将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谢广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百度高管首次卷入舆情风波,2024年,百度副总裁璩静因不当言论引发争议,如今谢广军的事件再次将公司推上风口浪尖。
公众对百度的信任正在逐渐瓦解,而公司似乎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谢广军
在法律层面,这起事件暴露了未成年人网暴行为的追责难题,根据我国法律,13岁的未成年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其侵权行为应由监护人承担。
这意味着,孕妇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向谢广军家庭索赔,如果查实谢安迪非法获取他人信息,涉事行为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由于她的年龄,刑事责任依然难以追究。
执法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许多“开盒”行为依托于境外服务器和匿名账号,跨国取证的成本和难度极高,即使受害者选择报警,警方也往往难以追踪到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起事件反映了家庭教育与社会责任的缺失,谢广军作为数据安全领域的专家,却未能教会女儿尊重他人隐私,这无疑是一种讽刺。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薪家庭的特权心态可能纵容了孩子的行为,使其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起事件不仅是一起网络暴力案件,更是一场隐私安全与阶层对立的双重撕裂,对于普通人而言,事件引发了强烈的隐私焦虑。
谢广军
如果连百度高管的亲属都可以随意获取他人隐私,普通人又该如何信任互联网平台?许多人开始反思,在网络世界中,我们是否还有真正的隐私?
与此同时,事件也激化了阶层矛盾,谢广军的高薪收入和女儿的境外身份,与孕妇的弱势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
许多人质疑特权阶层犯错成本如此之低,普通人又该如何维权?这种不公感正在逐渐侵蚀社会的信任基础。
骚扰孕妇老公
要终结“开盒”时代的暴力,需要法律与技术的双重堵漏,在法律层面,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明确“开盒”行为的量刑标准,并追究平台的连带责任。
在技术层面,应加强匿名数据保护,打击社工库黑产,同时建立跨境执法协作机制,提高追责效率。
平台与家庭也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监管,确保用户数据不被滥用,百度应公开调查涉事女孩的信息来源,以重建公众信任。
态度嚣张
家庭教育则更需重视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精英阶层应以身作则,避免特权思维侵蚀下一代。
重塑饭圈文化也是当务之急。平台应清理煽动网暴的粉丝群组,限制未成年人参与敏感话题。
同时社会各界应加强价值观引导,将“偶像崇拜”转化为正向追星,抵制“以暴护偶”的畸形生态。
事件始末
这起事件不仅是一起网络暴力案件,更是技术滥用、教育缺位与平台失责的叠加悲剧,它提醒我们,隐私安全并非理所当然,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维护的底线。
只有当法律、技术、平台和家庭形成合力,才能真正终结“开盒”时代的暴力,让每个人都能安心上网。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2025-03-17 百度副总裁就其女儿事件道歉,“开盒”是否违法?律师:最高或面临七年以下刑期
潇湘晨报 2025-03-17 “让她丈夫快家暴!”一孕妇因网络发言被“开盒”百度高管女儿参与网暴?多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