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画妈妈睡姿走红,各种神还原,妈妈看了想打人,老师狂点赞
发布时间:2025-03-18 09:28 浏览量:13
一张照片在妈妈群疯传:一位妈妈满面愁容地求孩子:作文里,别写妈妈“天天玩手机”……
评论区瞬间炸锅:
“太真实了!”
“我也这样求过,不想老师对我留下不好的印象……”
“孩子作业本,就是照妖镜!”
……
前两天,小地瓜被一组“画妈妈睡觉的样子”的帖子刷屏了。
画面里:
有的妈妈们头发蓬乱,呼呼大睡;
有的妈妈躺在床上玩手机,形象邋遢……
还有的妈妈刷着短视频打呼噜,被孩子画给老师……
底下评论炸了:
“这群小叛徒!”
“我女儿要是这么画我,非打断她的腿!”
而老师却在这些栩栩如生的画作下,给孩子点赞,鼓励他们发现真实的眼睛。
可仔细想想,真正悲凉的是:我们活成了,需要“美颜”的妈妈。
我认识一个全职妈妈,每天研究滤镜,拍完育儿照片还要修图,生怕自己看起来不够精致。
“为什么这么在意?”我问她。
她红了眼圈:“不装精致点,孩子会瞧不起我,老公会嫌弃我,婆婆会说我懒……”
多可笑,当妈妈后,我们连“素颜”的勇气,都没有了。
更讽刺的是,这种焦虑,似乎只在妈妈圈蔓延。
我问了个小朋友:“爸爸工作辛苦吗?”
“可辛苦了!天天工作不回家,是为了养家糊口!”
“那妈妈呢?”
“还好吧,做饭超难吃,洗衣服不干净,就会玩手机,发动态……”
听到这话,我突然懂了:爸爸的缺位,却自带美颜效果。
而妈妈的付出,却像放大镜下的瑕疵,被无限放大。
更心酸的是,这两天我查侄子的作业,看到这样一篇周记:
“爸爸总是很忙,经常不着家,但他很辛苦。妈妈整天在家,却总说自己很累,我觉得她只是懒……”
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在侄子眼中,妈妈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爸爸的缺席是情有可原。
而这样的情况,相信不止我侄子一家……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崩溃了。
她是全职妈妈,每天精心打扮,变着花样给孩子做饭,陪写作业到深夜。
但孩子的周记里写:妈妈整天没事干,还不如爸爸工作重要……
她哭着说:“我好像活在一个看不见的笼子里,付出永远不够好,完美永远不够完美!”
什么时候开始,家庭教育变成了:爸爸缺席有理由,妈妈付出要完美。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教会了孩子:爸爸的疏离是为了家,妈妈的陪伴是太闲了。
最讽刺的是,维持人设的妈妈们,活得越来越累。
白天精致打扮,晚上偷偷崩溃。动态岁月静好,现实焦虑如影。
而爸爸们,反而因为缺位,在孩子心中越来越完美。
其实,孩子不需要动态里的完美妈妈,更不需要虚幻的完美爸爸。
他们需要的,是真实的父母:会累会烦躁,会发脾气撒娇,但始终真诚相待。
别再为了维持人设,把自己困在笼子里。
因为孩子的眼睛,不需要美颜,不需要滤镜,他们看到的,永远是最真实的样子。
而真实的亲情,才是最珍贵的爱。
PS:现在的家庭教育,是不是太苛责妈妈,太纵容爸爸了?欢迎留言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