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非要孕妇顺产?那些被隐瞒的绩效背后的利益

发布时间:2025-03-20 15:59  浏览量:20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22)》.

张红,李伟.“剖宫产与顺产的母婴健康影响:基于全国孕产妇数据的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2021,56(4):241-248.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剖宫产率的现状与建议.

医院的产科病房里,每天都有无数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医生们忙得脚不沾地,在一个个产房里来回穿梭,像是在赶一场永远没有尽头的接力赛。

而在这场接力赛里,孕妇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尽量顺产,剖宫产对你和孩子都不好。”

有些孕妇听了,乖乖点头,努力配合;有些孕妇皱起眉头,心里嘀咕:“我听说顺产那么疼,难道剖腹产就不行吗?”还有一些孕妇,已经疼得没力气想这些了,只希望快点把孩子生出来,怎么生都行。

可她们不知道的是,在这场生产的战斗里,她们的选择和身体健康有关,还和医院的绩效考核、医生的工作压力、甚至整个医疗体系的运行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顺产真的那么好吗?医生为什么拼命推荐?

医生们为什么总是鼓励孕妇顺产?如果你问他们,他们会搬出一大堆理由,比如“顺产对宝宝有好处”“产后恢复快”“能降低产后并发症的风险”……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毕竟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一再强调,剖宫产率高了对母婴健康不利,顺产才是更自然、更符合生理规律的生产方式。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医生们的每一句话背后,其实都藏着更复杂的故事。

第一,顺产确实对母婴健康有优势。

研究表明,顺产的婴儿经过产道挤压,肺部的羊水能更好地排出,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更低。顺产的宝宝会接触到母亲产道里的菌群,这些细菌对宝宝的肠道菌群建立有帮助,能增强免疫力。

剖宫产的宝宝因为没经历这些过程,早期肠道菌群建立较慢,患过敏、哮喘、肥胖等疾病的风险稍微高一点。

第二,顺产对妈妈也有不少好处。

剖宫产毕竟是个大手术,术后恢复慢,伤口疼得厉害,还可能影响以后的生育能力。

剖宫产的子宫瘢痕在下一次怀孕时可能带来风险,比如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等,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产后大出血。

医生们强调顺产的原因,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的现实——医院的考核制度。

医院绩效考核:顺产率越高,考核分数越好?

中国的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产科的绩效考核里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剖宫产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早就提出,要把剖宫产率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

各大医院的产科都背负着“降低剖宫产率”的压力,如果剖宫产率太高,医院的考核成绩就会受影响,甚至科室的奖金、医生的收入都会受到影响。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医生在产房里,哪怕知道剖宫产对某些孕妇来说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也会尽量劝孕妇顺产,除非情况真的紧急,非剖不可。

有些医院甚至会给医生下达“顺产任务”,要求剖宫产率不能超过某个指标。

医生们也很无奈,他们当然知道每个孕妇的情况不一样,但面对考核压力,他们只能尽量引导孕妇顺产。

顺产也不是万能的,医生不会告诉你的那些风险

虽然顺产听起来很美好,但它也不是没有风险。

很多孕妇在生产前只听医生说顺产的好处,却没听医生讲顺产的痛苦和可能的后遗症。

顺产最大的痛苦,当然是疼。有人形容,顺产的疼痛相当于20根肋骨同时被打断,可见其强度之大。

虽然无痛分娩已经越来越普及,但在一些医院,麻醉医生的资源有限,不是所有产妇都能用上无痛分娩。

除了疼,顺产还可能带来一些长期的影响。有些产妇在分娩时胎儿太大,或者产程太长,可能会导致会阴严重撕裂,甚至出现产后尿失禁、盆底肌松弛、子宫脱垂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会在产房里立刻显现,但等到几年后,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比如一咳嗽就漏尿,或者总觉得下腹部有下坠感。

更严重的情况是难产。有些孕妇的骨盆比较狭窄,或者胎儿的位置不对,强行顺产可能会导致胎儿缺氧,甚至造成脑损伤。

如果医生判断失误,没能及时决定剖宫产,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到底该怎么选?医生的建议可信吗?

面对顺产和剖宫产的选择,孕妇们往往感到迷茫。

医生的建议当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孕妇自己也要学会判断,不能完全被动地接受医生的安排。

如果孕妇身体条件适合顺产,比如骨盆条件良好、胎儿体重适中、没有严重的妊娠并发症,顺产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可以提前跟医生沟通好,在生产过程中争取用无痛分娩,减少疼痛的折磨。

但如果孕妇有剖宫产指征,比如骨盆过小、胎位不正、胎儿过大、妊娠期高血压、胎盘前置等,就不要勉强顺产。

医生如果一味劝顺产,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可以找别的医生再咨询一下。

每个医生都希望孕妇和宝宝平安健康。但在医疗体系的现实压力下,有时候医生的建议也会受到考核制度的影响。

孕妇在面对生产方式的选择时,要听医生的意见,也要学会自己做判断,了解更多科学知识,才能在分娩这场人生大事中,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