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性消除阴谋论!跳出张妈妈情绪“陷阱”,湖北女大案另有说法

发布时间:2025-03-22 13:45  浏览量:20

文| 憨哥八卦‬

编辑| 憨哥‬八卦‬

——【·前言·】——

3月21日凌晨,湖北大学发布通报证实了失联6天的张钰臻同学身亡,遗体已被打捞上岸。

弱小无助的张妈妈情绪崩溃,不但见不到女儿的遗体,就连宾馆的大门都被堵死不让出,张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下跪求人讨要说法,一时间网上呼声一边倒,纷纷谴责学校管理失职,为帮张妈妈讨回公道,一夜之间湖北大学遭受巨大网暴。

终究是被愤怒和同情冲昏了头脑,张妈妈“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做派确实带动了网络舆论,但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我们应该回归理性观察,还原案件真相。

从张妈妈发布的相关视频来看,她本身就是一个外向甚至说夸张的性格,遇事不会静下心思考,从她视频中讲话的语速和局促呼吸能感受到她的急迫,但这毕竟改变不了事实。

换作一般老实本分的母亲,遇到女儿突发情况正常的反应大多是目光呆滞,不愿接受现实,再者声嘶力竭的哭喊,全力配合警方调查,而不是像张妈妈一样“作妖”。

她曾怀疑过女儿被人拐走,怀疑过女儿受到室友排挤,怀疑过女儿遇害,甚至怀疑过学校包庇,可她自始至终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她的性格完全有可能给女儿施加巨大压力,导致女儿轻生。

3月15日下午,张妈妈还在发布娱乐视频,但周末都没有跟女儿联系,说明母女之间的关系本就一般。

当然从理性角度,我只能说作为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张妈妈失控的情绪和做法都能被理解,但并不能支持。

另外学校的做法也有失偏颇,只要是按照流程办事那就坦然面对,大可不必做出“怪异”举动。

学生家属有权向校方了解女儿的动向,但学校一开始不仅拒绝提供相关监控,就连老师都对家属也避而不见,即便流程这样走没问题,但处理事情的方式让人感觉不爽,也就不怪张妈妈吐槽“没有天理”。

其次是办案民警,从3月20日晚上10点找到遗体,到凌晨4点通知学校并排除刑案,短短几个小时就下定论,该说不说警方办事效率确实很高,但站在张妈妈角度,她会觉得太过敷衍,她不会考虑到4个小时内民警做了哪些工作,只会一味觉得没用心做事,这也加剧了张妈妈对外界的不信任。

回过头来看,19岁的张钰臻正处花样年纪,如果真是遇害,无非就是财和色。

而根据证据链来看,衣服手机等物品在长椅上放了两天都安然无恙,劫财可以直接排除。

第二种是色相,正常人遇到这种事下意识会挣脱,必然会在身上留下损伤,经验丰富的民警不可能想不到这点,遗体打捞后肯定对全身做了检查,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损伤,这也就是为什么初步排除案件。

明明该做的都做了,工作职责也履行到位了,为什么张妈妈还是不相信?很大原因在于沟通方式上,对外通报上可以只写结论,但在和家属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把排除的理由一五一十讲出来,张妈妈目前情绪混乱一时想不开,不代表永远想不开。

最后是工作人员对张钰臻家属的安置问题,张妈妈和姐姐被“强行”堵在宾馆,还安装信号屏蔽器,如果安排两三个人留下安抚照看,也许不会让张妈妈更加崩溃,但是一群制服人员堵住大门,换任何人都会觉得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

视频中看到张妈妈手指破了也不让去医院,哭求见领导也没人回应,只能通过拿起U型锁和爬窗台引起更多人注意,这一点还是能被理解,也是正常人的第一反应,脑海里已经没有思维了。

或许在工作人员眼里,避免张钰臻家属走出宾馆另有道理,最重要的是担心安全问题,失去挚爱不乏做出冲动的事,其次是担心家属冲到女儿宿舍和生活场所,对现场进行破坏,这样必定会给案件线索的侦破带来阻碍。

很多网友只看到了张妈妈的不公正遭遇,情感共鸣下全力支持张妈妈,殊不知我们都跳进了她的“情绪陷阱”,这才把矛头指向了工作人员。

殊不知这正是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在法治文明社会的今天,必定没人敢这么对待受害者家属,更何况是张妈妈这种情绪失控无法沟通的家属。

这就是我说为什么要用理性战胜阴谋论,情绪失控是非常可怕且不理智的现象,静下心来才能看到事件的另一面,只有走出“情绪陷阱”才能更快接触答案。当然一切都要等待官方验证的通报,大家理性看待。

关于张钰臻事件,希望能引起广大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孩子的快乐并不是靠“衣食无忧”,多沟通早发现问题才能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

希望张妈妈能早日想通,走出阴霾,也请相信相关部门的一切做法,他们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准的找出张钰臻去世的真相,而家属要做的,只需支持和相信!

信息来源:@现代快报​·湖北大学一女生失联多日,家属称3天后才接到校方通知

信息来源:@潮新闻​·湖北大学失联女生遗体被发现,校方:我校接警方通报初步排除案件,此前女生妈妈曾在湖边跪地哭喊找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