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那些被夸佛系的妈妈,其实都在偷偷做这3件事
发布时间:2025-03-27 12:25 浏览量:7
“烦死了!初三的孩子也要双休,我家娃回来后就知道玩手机。我和他爸都忙得很,又不能时刻看着他,马上就要中考了,这可咋办呢?”
朋友在群里的吐槽,引来了一众妈妈纷纷诉说各自的育儿焦虑:有为孩子身高问题发愁的;有焦虑孩子写作业时无法专注注意力的;有因孩子体质不好总生病而苦恼不已的……
想起来今年正月和同学的线下聚会,大家也是各种聊娃,我一时都感觉接不上话,相比之下,自己好像是一个假妈妈!
在育儿这件事上,我没有什么焦虑。因为我坚信只有妈妈自己身心能量富足了,才能分出来一部分给到孩子。
这几年我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到了自己的身上,总体来说我是一个佛系妈妈吧。但佛系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在做妈妈这个角色上,我主要做的有这三件事:
第一,持续精进自己的同时给孩子以榜样力量。
第二,用中医思维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第三,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带孩子户外,与天地互通。
一、行至中年,我才开始卷自己
以前也多次提到过,我的自我觉醒之路是在成为妈妈之后才开始的,相较于大多数同龄人,晚了太多。
30岁之前我的人生之路并不顺遂。在20岁到30岁大部分同龄人都在努力奋斗、竭尽全力修炼“内功”的大好青春年华里,我却在黑暗、颓废、躺平中度过,其中原委暂且不提,等我做好全然准备后再细说详尽。
孩子是天使,给我的命运带来了转机和希望。
记得初为人母那两三年里,我一边儿养育孩子,一边儿开始学习传统文化。
我从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文化思想中找到了自己在黑暗中苦苦探寻已久的答案。从那以后我的生命才开始有了根,才逐渐有了在这世间存在的力量。
从此,我不把在自己困在狭隘逼仄的世界里了,开始用更广博,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人世间,看待自己之前所遇的种种波折。
于是我重燃希望,开始了自我成长之路:读书、学习、锻炼身体、做微电商、做自媒体、学食育营养,学中医、学写作……一路走到了今天。
前几天,当同学群里昔日的同窗们开玩笑说年近40,打算躺平退休的时候,我说自己才刚刚开始卷。
有时候也挺感恩的,命运早早给了我挫折,让我能够在低谷时去看清自己,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因早年高低起伏,我拥有了几分通透与清醒。
前几天某宝妈群里的宝妈们都在吐槽自己家里的另一半儿或者是孩子胡乱丢东西、不做家务……她们经常为了这些生活琐事生气、烦心。
很庆幸我没有这些内耗。我没有总是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为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烦忧。
我现在不会去期待别人去做什么,而是时刻低头看自己在做什么,没有期望也就不会有失望。我把多余的时间和精力都挪到了自己身上,默默积攒着力量。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只能给出自己真正拥有的东西,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也是如此。
一个妈妈在能量匮乏的时候,是不可能给予孩子有效能量的。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妈妈在不断的抱怨声中、骂骂咧咧地辛苦做事,承担了家庭里的大部分责任,到最后却不被家人认可,就连她最爱的孩子也与她渐行渐远。
于是这些妈妈们想不通:“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就不领情呢?”
这样的妈妈是心力匮乏的,她以为自己给到别人的是关爱,实际上别人感受到的是难以顺畅呼吸的窒息感,结果就是做再多也得不到家人的感恩。
我没有牺牲自己去服务孩子,但育儿成果也是可喜的。
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锻炼身体,之后或者读书,或者写作,在自我精进这条路上又进了一步,这种努力也是能感染到孩子的。
前些天源宝突然跟我说: “妈妈,我觉得我开窍了。”
我问她:哪开窍了?
女儿哈哈大笑说:“脑子开窍了呗!”
我举起大拇指给她点赞:“我觉得也是,发觉你今年学东西快了,进步跟大哈!”
女儿蹦跳着说:“对的,对的”
我自己的成长也无形中也给孩子做了好榜样。
我没有像别的妈妈那样盯着孩子写过作业,都是她们自觉完成,遇到不会的做的题问下我。确实源宝(老大)今年进步了许多,都没怎么问过我问题了呢!
桐宝(老二)原来写作业也是各种磨蹭,现在也快多了。这个过程我没干预,都是她自己改进的。
我想作为妈妈一定要明白,学习和成长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榜样和引导,最大限度地启动他们的自驱力,而不是每天盯着、压着强制着孩子去学习,或者是去做其他父母觉得对的事。
养鱼先养水,养树先养根,育儿先育己。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改变从觉醒开始,妈妈不放弃自我成长,才能真正给到孩子言传身教的力量,这也是佛系妈妈们最大的特点。
二、遇见中医是我此生最大的福报
2016年7月份我第一次成为妈妈,在养育源宝的头几年,过得很辛苦。
源宝3岁以前,晚上睡觉总是没来由地啼哭,也爱发烧感冒。那时我没什么中医的概念,平时也就在网上学习如何科学育儿。孩子发烧以后我也是只知道给她贴退热贴,带她去看医生,拿退烧药,消炎药什么的。
孩子晚上睡不好觉,我也以为她是缺钙。各种钙剂还有其他补剂也吃了不少,但情况一直没有好转。
直到源宝3岁左右,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带她去做了一段时间的小儿推拿。推拿了几天后,孩子睡觉就好转了很多,不像之前那么夜哭的很频繁了。
“胃不和则卧不安”,推拿师告诉我说孩子是脾胃虚弱,要注意去好好养护他的脾胃。差不多也是在哪个时候,妹妹也向我推荐了一些中医养生类的内容。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去看、去学关于中医的一些医理以及相关养生知识。
中医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能很自然地接受了中医的思维方式,学起来也很有兴趣。
后来我对中医学习也越来越深入,中医思维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熟练。
在2019年有了桐宝之后,孩子们遇到任何身心问题,我都是先用中医思维去思考,然后用中医外治法或者是食疗的方法来解决。
这几年,我的俩娃儿也确实让我挺省心的。她们很少生病,我几乎没有为她们的健康发过愁。她俩偶尔不舒服,我也是自行在家解决,诊所都不用去,更没去过医院,省心又省钱。
健康是根本。孩子的幼年时期也正是给身体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首要做的就是要护好孩子的健康关。
我相信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传承下来的中医文化。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也越来越确信有了中医的保驾护航,我就可以从容应对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切身心健康问题。
第三、天人合一,亲近大自然
《易经》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三字经》也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人居于天地之间,要向天、地学习,与天道、地道会通。
孩子越小的时候,灵性是越足的。所以在他们的童年时期要多带他们去户外,去天地自然中行走。
我只要有时间都会走路去接送她们上下学,周末还带她们去爬山,去草地里追逐打闹……
走在路上我会带着孩子们慢下来去细心的观赏每一朵花,触摸每一缕冒出地面的小草……我想这些最真实的体验。
我很喜欢带她们走路,尤其是走那些泥土路,让孩子脚踩在大地上,让她们用手去触摸各种花草鱼虫,用鼻子去嗅各种味道,用眼睛去观赏春花秋月,用耳朵去听鸟叫虫鸣……
眼耳鼻舌身意在佛教中被称为六根,是人与自然链接的桥梁。在孩子小的时候,充分的去刺激和运用他们的六根,利用好与自然万物相连通的这个桥梁,如此才能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拥有真实的世界。
尤其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对孩子的成长来讲,真实的体验感更加重要,也更为难得。
这些体验都会潜移默化地融进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构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助力。
在人工智能日益发达的今天,这可比学多少知识考多少分重要的多的多。
佛系妈妈并不是单纯的去放养孩子、放任孩子野蛮生长。而是建立在一定的认知的基础上,在自我持续成长的同时给予孩子更根本更有效的滋养和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