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妈妈”被立案,打工人不是“工具人”,企业不该用铁链锁住尊严!
发布时间:2025-03-27 14:42 浏览量:9
“工位堪比牢房”——打工人连吃饭自由都没有?
近日,国内知名口腔护理品牌"小鹿妈妈"因员工投诉"上班像坐牢"而引发广泛关注。无固定午休、禁止工位放私人物品、外卖只能在工位吃等细节被员工称为"牢房式管理",揭露了某些企业在管理中忽视劳动者基本权益的现状。员工连一杯水都不敢放在工位上,这样的做法令人深思:难道劳动者的尊严只能被压缩在企业的条条框框里吗?
“窒息式管理”——打工人可不是工具人!
根据投诉员工的爆料,"小鹿妈妈"的管理规定堪称"窒息式操作"。其中包括:午休成奢望:所谓"自己安排,吃完上班"的模糊规定,实际上变相剥夺了员工的休息时间;私人物品无处安放:员工只有下班后才能放置水杯、纸巾,工位仿佛变成了冰冷的生产线;连吃饭都被监视:外卖只能在工位上吃,似乎吃饭成了对企业的"恩赐"。
这些管理细节反映了企业如何通过极端管理手段剥夺员工的基本自由,员工不仅失去了个人空间,也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和休息权。
企业参保人数为0:繁荣背后的"空心化"责任
据有关媒体爆料,通过天眼查信息,"小鹿妈妈"创始人名下的18家企业中,有多家在2023年参保人数为0。反映出企业可能通过"空壳公司"规避社保责任,甚至存在违法用工的隐患。一方面是年销售额4亿的辉煌业绩,另一方面却是劳动者权益的"真空地带"。这种"商业成功",是否是在打工人被压榨的脊梁上建立的?
法律红线不容践踏:打工人不是"软柿子"!
《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基本权益。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在合法框架内提升效率,而不是通过"军事化管理"剥夺员工的基本人权。休息权不能模糊,私人物品的管理应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企业的社保义务不可规避。
舆论撕裂背后:打工人需要的是"站着挣钱"的底气
事件发酵后,部分网友认为员工"矫情",提到"受不了可以辞职"。这种言论暴露了职场PUA的陷阱——用"你不干有人干"的威胁合理化对劳动者的剥削。真正的"双向选择"应当是企业通过合理制度和尊重留住员工,而不是通过高压管理制造"服从文化"。
我们呼吁监管部门彻查事件真相,同时也呼吁所有企业进行反思:制度不应是枷锁,员工不是成本,尊严不是口号。让工位能放下一杯水、一顿饭,这是对员工最基本的尊重。
其实,近日“小鹿妈妈事件”也体现出涉事企业高层在管理上的极端功利主义倾向,缺乏对员工基本人权的尊重,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长远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并非个例,这种以压榨员工为主的企业价值观在不少行业中依然普遍存在。
但并意味着它是一种可持续的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企业日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员工福利、以及合规经营的背景下,这种管理模式显然是过时的。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和对员工尊重是企业长期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