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妈妈被控“坐牢式上班”,“军事化管理”引众怒
发布时间:2025-03-29 09:25 浏览量:6
舆情概述
3月24日,母婴品牌小鹿妈妈因前员工在社交平台上控诉“上班像坐牢”深陷舆论风波。小鹿妈妈多名员工向媒体反映称,公司存在“无固定午休时间”、“禁止工位放置私人物品”、“强制员工工位就餐”等多种严苛规定。据悉,员工签署《劳动合同》后,小鹿妈妈会收走本该属于员工的那一份合同;试用期公司也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小鹿妈妈公司品牌媒体部工作人员回应称,“想什么时候休息都可以,没有固定的时间,不是说没有午休”。
3月26日,合肥市庐阳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回应媒体表示现已立案调查。众多网友表示应该抵制小鹿妈妈,以后不再购买其产品;也有网友认为该公司的做法是对员工的“精神囚禁”,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相悖。
▲图片来源微博
舆情反响
网民观点
▲微博相关话题评论
舆情观察
小鹿妈妈公司“坐牢式上班”事件再次将企业高压管理和员工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的矛盾推到在群众面前,引发公众对职场管理合理性的热议。根据媒体和公司员工的曝料可知,该公司要求午休期间不得佩戴耳机,且非领取外卖或快递不得外出,即便取餐后也需返回工位用餐,外出需填写登记表;更有甚者,公司还会收走员工合同副本、试用期不缴社保。这种极端苛刻的“坐牢式上班”管理方式,与劳动者权益保护法背道而驰。
小鹿妈妈事件之所以引发众怒,一方面是因为“坐牢式上班”凌驾于法律和人性之上,严重侵犯了员工人身自由权、通信自由权、休息权等合法权益,把平等的劳务关系扭曲对员工的无情压榨,以“狼性文化”之名行奴役之实,精准戳中了当代职场人的集体共情点。另一方面在于它映射出当代职场劳务关系普遍不平等的现状,和职场生态向好的艰辛。今年全国两会刚传出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积极政策,小鹿妈妈事件的曝光不免让公众忧心健康的职场生态是否能够真正实现。
小鹿妈妈的极端企业管理制度并非个例,限制员工离开工位时长、在员工工位安装摄像头等企业畸形管理事件频频被曝光。为何企业敢于踩在法律红线上的制定不合理的“狼性文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低廉的企业违法成本和复杂且高昂的维权门槛。核心原因在于监管缺位助长部分信奉“资本至上”企业家的“狼心”。
当企业将员工视为“成本”而非“资本”,当“效率至上”异化为对人性的践踏,该企业注定会被大众鄙弃。职场治理的合理化,不仅需要法律与制度的完善,更需要企业从价值观层面实现从“奴役”到“共情”的跨越。唯有让劳动者真正拥有尊严与安全感,企业的生命力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