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出生不久妈妈出走,我养她13年,女儿生气不理我,我认为值得
发布时间:2025-03-01 04:12 浏览量:6
文/清华 讲述人:王志刚
这几天媳妇一直跟我冷战,我上赶子找她说话,她也不搭理我。
看来这次媳妇真生气了,跟我动真格的。
事情起因是:我在家没事喜欢躺沙发上看手机,侄女13岁大,看我玩游戏凑过来看。
媳妇多次告诉我,不让把手机给侄女玩,我寻思侄女作业写完了,适当看会手机没啥大不了的。
觉得媳妇小题大做,谁知媳妇差点把我手机摔了,然后跟我冷战半个月。
为我侄女,媳妇跟我冷战,我不但没怨恨她,反而心里挺感谢她的,只是冷战的日子太难熬了。
我来自辽南地区,今年刚退休。小时候家住在郊区,一样挨过饿受过穷。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农民,母亲连生了4个儿子,我是家里老大。
我下面有三个弟弟,老二比我小4岁,老三比我小6岁,老四比我小10岁。
那个年代,生活在农村的家庭,哪家日子都不好过。我父母也不例外。
父亲在生产队养牛,母亲跟着一帮姐妹在果园干活。
一年下来,算一下挣多少工分,工分等于现在计件工资。假如出工多,加上是整劳动力,那么挣的工分就多。
老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我们哥几个一天天长大后,家里没有不能吃的东西。
我们这里是沙土地,主要种植苞米,大豆,地瓜和花生。
沙土地优点是,不结块,土质松散。缺点是不抗干,只要十天半个月不下雨,苞米苗马上打蔫了。
除了地瓜对土地要求不高,喜旱不喜涝外,其它作物在我家这片土地上,遇干旱注定减产。
因此,我家粮食年年不够吃,父亲为了年底被评上整劳动力,起的比谁都早,回来比谁都晚。而且累活脏活抢着干。
母亲一边照顾我们弟兄4个,一边去队里打零工。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弟兄4个渐渐的长大了。
可是我们弟兄平均身高不到1.70米,看着我们个头矮小,母亲忧心忡忡。
跟父亲说:“咱俩个头都够用,为什么养4个儿子个矮,是不是家里没有吃的,孩子们从小亏嘴不长个。”
父亲说:“现在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好多了,我们小时候没吃的,挖野菜,吃榆钱,也没见个头矮。”
母亲说:“也对哈,不管怎么样,咱俩岁数大了,以后少吃点饭,多留点给孩子们吃。”
年头好行,年头不好全家人只能吃地瓜。
秋天出地瓜时,社员捡完了,地里落下小的,刨两半的没人要。
母亲便带着我们弟兄四个去地里拦地瓜,新鲜地瓜不好储存,母亲将地瓜切片,晒干磨成粉,然后掺点苞米面,蒸窝窝头给我们吃。
在我16岁这年,母亲患重病起不来炕,一家人全靠父亲养着,我因此读完初二回家放牛。
二弟精神头稍微差点,一天没上过学,从小我行我素,爱在家里待着,谁也撵不走。不爱在家待着,谁也拦不住。
母亲为他操碎了心,我也是,晚上看他没回来,提着煤油灯四处去找。
他爱去池塘边坐着,夏天嫌热,他把两只脚放池塘里拔凉,嘴里一遍又一遍哼着不在调上歌曲。
时候长了,看他没回家,我只要去池塘边,一找一个准。
那年夏天,连着下了3天瓢泼大雨,母亲病情加重,父亲让我去买点药给母亲服用。
我走了半个小时,临走时,叮嘱二弟看着母亲,老三老四当时上小学。等我到家发现二弟又跑了。
照顾母亲吃完药,我光着脚去池塘边查看,担心这几天水位上涨,他不知深浅有危险。
果然不出所料,到池塘边发现岸上有一双拖鞋。我一眼认出是弟弟穿的。
我围着池塘转圈,心里害怕,暗暗祈祷,他别真掉池塘里了。
找了一圈没发现人,我连忙跑去找父亲,邻居们听见也跟着来了。
大伙四处寻找,找了好久不见人影,邻居们继续扩大范围找。
其实在看到拖鞋那一刻,我心里便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邻居们、还有父亲和我一样想法,只是谁都不愿意相信。
傍晚,弟弟飘上来了,父亲蹲在池塘边掩面而泣。几个叔叔喊人,帮忙把弟弟抬回家。
母亲知道后,泪水顺着脸夹往下流,枕巾湿了一片,考虑到母亲不吃不喝,身体受不了。
加上家里没钱,而弟弟又是少亡,简单举行一下仪式,匆忙下葬。
弟弟去世一个月,母亲受不了打击,也离开我们了。
接连变故,老三和老四只能辍学回家干活。
这时已经分田到户,我和父亲在山上摆弄地,老三去放牛,老四在家洗衣服做饭。
又过了几年,日子刚有点起色,邻居给我介绍对象,对象住在邻村。
相亲这天,我一点信心没有,因为家里太穷了,自打妈妈去世后,屋里一帮男人,可想而知,家里又脏又乱。
我本来不想去相亲,不想自取其辱,可是媒人和父亲非让我去。
我那时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媒人(邻居婶子)来俺家翻箱倒柜帮我找衣服。
找出几件,不是小了就是补丁摞补丁,媒人叹口气让我在家等着。
不一会儿,她从家里拿件衣服让我换上,就这样,我穿着借来的衣服去相亲。
姑娘长的很漂亮,浓眉大眼,双眼皮,眼神清澈而纯真,透着质朴与灵动。
说心里话,以我当时家庭条件和自身能力,压根不敢想这门亲事能成。
那天姑娘见到我,羞涩的低下头,两只手使劲捏着衣角,就像一只胆小的小兔子,那神情像被发现了小秘密似的。
我一看有门,嘴上不说心里暗自窃喜。
媒人当着姑娘家人的面,大概说了一下我家情况,好在这时我正跟舅舅学瓦工手艺。
舅舅带着我四处跑,给人家盖房子砌墙,90年代,我一个月能挣200元左右。
老话说“荒年不饿手艺人”也许正因为这一优势,岳父母答应这门亲事。
父亲知道在那个年代,农村小伙读书少,唯有学一门手艺才有好出路。
于是让三弟去学木工,可是三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像个大闺女。说啥也不出门。
父亲说他:“看看喃大哥,要不是有手艺能说上媳妇吗,你自己寻思吧,想找媳妇就去工地学徒,想单身就在家种地。”
三弟倔犟的说:“我哪也不去,谁说种地找不到媳妇,您不是也种了一辈子地吗?”
父亲被说的哑口无言,我劝父亲,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别强加给他。
知道三弟爱摆弄地,我把攒的钱全拿出来,挑一块好地,建个暖棚,让老三管理。
结果老三把暖棚摆弄得相当好,他负责种菜、浇水、施肥,父亲负责去市场卖。
还有老四,弟兄几个数他头脑灵活,心细爱琢磨。
那时道上跑的多半是大头鞋汽车,我家离主道20米远。
老四每天站在街上看着来来往往汽车,决定去学修车,别人花一年时间学会,他半年出徒。
然后在父亲老房子院里开修车铺,不用拿房租,那时生意老好了,俺家院里排了很长大头鞋汽车。
老四边修车边收徒弟,为我们家挣了一笔大钱。
有了这笔钱,我盖了四间房子,把媳妇娶进门。
老三盖四间房子,娶上媳妇。老四留在老房子,和父亲住在一起。
他不是盖不起新房,而是没有靠道边地点。
直到这时,我们家人才翻身,我和老三分家单过,媳妇一年后生下一个女儿。
女儿小小的脚印,踏进了我们的世界,女儿的到来,让每一刻都充满了甜蜜与期待!
转过年,老三家生个大胖小子,父亲看着孙子和孙女乖巧懂事,高兴之余替老四着急。
我们也跟着着急,老四自己倒像个没事人一样,结交一些朋友吃喝玩乐。
父亲气得天天训他,但那么大人,说也不听,挣几年好钱,不过没攒住都败光了。
眼瞅30岁没正八经谈过女朋友,直到我女儿都上学了,他依旧单身。
随着年龄增长,他浪子回头想找媳妇,可是岁数不饶人,加上大头鞋汽车逐渐淘汰,生意不好。
单身的他继续破罐子破摔,经常往家领一帮人,喝酒打牌,父亲被他气得患上重病,69岁去世。
发丧父亲,他分文没有,我们这才知道,他这些年挣全用来享受生活。
由于他跟父亲住在一起时间长,父亲的离世,他比我们心痛。
看着他跪在父亲灵前低声抽泣,我和老三既生气又心疼。钱也没用他出。
办完丧事,我和老三劝他出去打工,快点赚钱娶媳妇,不然这辈子耽误了。
他也醒悟了,收拾行李去找工作,期间只在过年时回来。
回来没有地方住,老房子年久失修,没法住人。
我媳妇心地善良,喊老四来家过来吃饭,一连几年,他只要回家就住在俺家。
说心里话,虽然是我亲弟弟,吃不多少饭,加上现在条件好了,但留他在家里一点不方便。
有时我们不爱做饭,想糊弄一口,他在这里,就得正八经炒两个菜。
尤其过年,累的是女人。
我媳妇累的腰酸背疼,还要伺候他,他天天拿个手机躺炕上打游戏,等着吃现成。
我有时看不惯说他几句,让他帮劈柴禾,上院里扫扫雪,倒泔水。
不得不承认,媳妇真包容他,从来没说他一句。实在生气朝我发发火。
我理解媳妇心情,说我我就听着,说多了我出去溜达一圈,等她消气再回来。
这种日子过了十年,突然有一天,他带个媳妇回来,看样子,媳妇要生了。
没等我反应过来,我媳妇把他叫进厨房,追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他说,两个人是在工地打工时认识的。
媳妇问他有什么打算,他说先让媳妇住在俺家,然后他去把老房子收拾一下,再搬回去。
我媳妇本来不想留这个女人在家里,因为来路不明,但看她肚子隆起很高,知道快生了。
又不好意思撵他们走,就这样,媳妇收拾出一间房子,拿出家里新被褥,让老四两口子住下来。
本来伺候他一个人,这下好了,他又领回来一个孕妇,媳妇有苦说不出。
后来得知,这个女人老家是河南的,好像家里还有一个儿子,和丈夫感情不和来东北打工,跟老四认识了。
这些只是听他们两口子说的,具体情况不详细。
接下来就是,媳妇辞掉工作在家伺候女人吃喝,女人身子不方便,媳妇给她洗衣服,带她去洗澡。
那年女儿上高中,我在市里干装修,家里农活和照顾老四两口子全落在媳妇头上。
媳妇因为是女人,能感觉到女人孕期不容易,天天变着花样做饭给老四媳妇吃。
老四媳妇嘴挺甜,一口一个嫂子叫着,邻居们见了都夸我们家和睦。
夸我媳妇心眼好,夸老四媳妇会来事,没过多久,老四媳妇生下一个女儿。
侄女长的跟老四很像,由于我女儿上高中,老三家儿子也大了,家里冷冷清清好多年。
当迎来一个新生命,便是一场盛大而温暖的奇迹,整个家庭都沉浸在无尽的喜悦之中。
从得知小生命即将降临的那一刻起,全家人便开启了一场充满期待的准备之旅。
我媳妇买了很多小孩衣服,精心布置婴儿房,还带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为宝宝缝制小被子。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宝宝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对宝宝未来的美好期许,有的寓意着健康快乐,有的象征着聪明。
后来我们一致决定,叫王楠,因为老四媳妇家是河南的,王楠叫起来简洁顺口。
接下来,媳妇忙的前脚打后脑勺,伺候月子,照顾侄女。
我女儿放假回来,拿一堆衣服,床单被罩,让妈妈给洗,妈妈没有功夫,女儿只能自己洗。
女儿生气吃醋,后来放假不爱回家。
我跟女儿说:“喃老叔正在收拾房子,婶子和妹妹暂时住在咱家,过段时间搬家,你看小王楠多可爱,你当她是亲妹妹一样疼爱才对。”
媳妇也安慰女儿说:“妈妈对你和堂妹的爱是一样多的,只是堂妹还小,需要更多照顾。就像你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细心呵护你的。你在妈妈心里,永远是特别的存在。”
“妈妈知道你可能觉得妈妈最近对堂妹更关注,其实不是的,妈妈只是担心堂妹还小,照顾不好自己。你长大了,会做很多事,妈妈很为你骄傲,你和堂妹在妈妈心里都是宝贝。”
女儿听完心里舒服了。
谁知现实很打脸,老四媳妇满月后,说自己太胖,之前衣服穿不了,要去街里买衣服。
媳妇心肠好,看她不像有钱样,给她500元,让她快去快回。
结果等到天黑也没回来,我们正担心她不熟悉路,走丢了,老四过来说,媳妇把他电话小微全拉黑了。
进一步寻问才知道,女人和老四没领证,河南有家。
知道也晚了,面对这个幼小的孩子,老四束手无策,他用央求的眼神看着我媳妇。
望着襁褓中那皱巴巴、小脸憋得通红,正无助啼哭的女孩,我们的心像被重锤狠狠敲了一下。
心想怎么会有母亲如此狠心,媳妇没有丝毫犹豫,小心翼翼地把她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她。
我和媳妇暗暗发誓,以后大伯和伯母就是你的依靠。小王楠也成为了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
从把屎把尿,到生病陪护,全是媳妇在管,我规定老四,每月给你嫂子转1000元钱。
做为给媳妇辛苦费,我不差1000元钱,只是想给媳妇一点安慰。让她能心情愉悦的照顾侄女。
如今,侄女出落得亭亭玉立,性格活泼开朗,成绩也十分优异。
回想起这13年,那些无数个熬夜哄睡的夜晚,为她辅导功课的耐心陪伴,四处奔波给她寻医问药的焦急时刻,都化作了此刻满心的欣慰。
前几天,侄女突然跑过来紧紧抱住我,眼中闪着泪光,她说:“伯父,谢谢您和伯母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您。”
那一刻,我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这13年,媳妇寸步不离陪着侄女。
错过了陪女儿高考,放弃了照顾岳父岳母,哪怕女儿婚后让媳妇去带孩子。
都被媳妇拒绝了,为此女儿一直和我们保持距离。
这13年,媳妇几乎没有朋友,但有舍才有得,收获了这份无比珍贵的亲情,又有什么遗憾呢?
就在上周,侄女在学校受了委屈,哭着跑回家扑进媳妇的怀里。
头一次喊媳妇“妈妈”媳妇一边温柔地安抚她,一边感动的哭了。
侄女平静下来跟我们说:“我其实早就知道了,我有妈妈,她生下我后回老家,再也没来看过我,没管过我,是大妈把我养大。”
听她这么说,我在一旁红了眼眶。
知道现在的孩子懂事多,不好管,媳妇经常上手机里查询,如何应对她成 长中的各种问题,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但看着她在我们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我坚信,未来的日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一起勇敢面对 。
应该说,对侄女教育方面,我不如媳妇,媳妇严厉,我有些溺爱。
这不,我一没事就爱躺沙发上看手机,侄女写完作业凑过来看。
我没觉得有问题,媳妇不乐意了,说不能让一个13岁大孩子经常盯着手机,这样对眼睛不好。
确实,侄女因看不清书上字,媳妇前几天带她去配眼镜。
媳妇告诉我很多次,我有时偷偷把手机给侄女看一会,这回媳妇动真格的,和我冷战半个月,我上赶子跟她说话,她也不理我。
这要是为别的事,我早发火了,但为侄女好,我嘴上不说心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