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4种自我牺牲的行为,其实是自我感动,孩子不会感恩
发布时间:2025-03-30 20:51 浏览量:14
文|莹妈
“如果不是因为你,妈妈早就跟你爸爸离婚了!”
“都是因为你妈妈才这么辛苦的工作,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就不能好好的听话吗!”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这么辛苦都为了谁呀?还不是为了你!”
这样的话都从很多妈妈嘴巴里面出来过,很多妈妈都觉得确实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孩子领情了吗?孩子感恩了吗?其实并没有。
妈妈的四种自我牺牲的行为,都是在自我感动,孩子不会感恩,反而还会养出没有安全感、自卑的孩子,妈妈仔细看一看,你有没有这四种行为,如果有的话赶紧改正。
第一种:为了孩子放弃兴趣爱好
比如说有些妈妈在没有生孩子之前是很喜欢运动的,但是有了孩子之后压根就没有时间去运动,本来运动就可以让妈妈整个身形变得更好看,运动也能让妈妈更开心,但是有了孩子之后不运动,会导致这个妈妈情绪变得暴躁,慢慢的会把这种郁闷的情绪传给孩子。
其实妈妈只要把时间安排好,还是可以带着孩子去运动的,比如说我去健身房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她8个月的孩子去健身房运动,虽然说没有能够很好的运动,但是也能感受那个氛围。
有时候孩子睡觉了,妈妈也能运动一下,或者说就放孩子在旁边爬,也能够运动一下,这其实是让妈妈在带孩子之余也要保证好自己的兴趣爱好,毕竟一个人有一项兴趣爱好还是很重要的。
第二种:为了孩子让自己像个陀螺一样
比如说孩子在小的时候,每天围着孩子转,除了喂奶还要记录孩子每天喝了多少奶?拉了多少次大便?还要按照书上建议的每天跟孩子聊天多久的时间,每天带孩子去户外运动多少时间?可以说整个人都是围着孩子转,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有时候妈妈所谓的需求并不是孩子需要的,但是妈妈整天就想着我要给孩子更好的,不断的给予孩子,这种给予会让妈妈内心被掏空,毕竟一个人总是处于一个非常忙碌的状态,会变得非常焦躁,非常着急,总是在不断的付出,会让妈妈整个状态非常不好,这其实情绪不好也会影响到孩子。
第三种:不断付出又不断唠叨
你看妈妈这么辛苦工作都是为了你啊,你看你买一双鞋子就花掉了妈妈半个月的工资,你看你总是喜欢吃这些贵的水果,妈妈要花一天的工资才能给你买个两斤,不断的在叮嘱暗示孩子我为你付出,我一直为你付出,我为你付出了很多。
无论这种付出是妈妈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第四种:一点小事就开始道德绑架
一个妈妈买了一个榴莲回来,开了之后就给两个孩子各吃了两片,就把其中的两片放到冰箱里面,因为妈妈自己已经中年了,新陈代谢率下降了,她不敢吃太多,就担心吃太多会肥胖,所以她把榴莲放到冰箱里面就想着明天再吃。
万万没有想到,等第2天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早起的孩子就把两片榴莲给吃了,她心里面非常的生气,就觉得这两个孩子是白眼狼,不心疼妈妈。
但其实孩子他怎么知道妈妈是要留着自己吃的呢?因为平时在家里面冰箱里面有什么孩子都打开,自己想吃什么就拿什么来吃,他们也没有想到妈妈没有吃,他们也不知道一片榴莲到底有多少片,妈妈就觉得非常的心寒,这其实也是一种牺牲型的表现,一点点小事就上升为道德层面。
这几种自我牺牲的父母会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卑,总觉得自己的到来就是父母的负担,就是妈妈的负担。其实妈妈一定要懂得爱自己,只有自己好了,心情好了,孩子才会好,千万不要做牺牲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