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临近,上坟需注意:4人不去,3土不用,啥意思?为啥不能去?

发布时间:2025-04-01 18:23  浏览量:15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除了具有提醒农耕的作用外,还多了一个人文内涵。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不忘祖祖辈辈的恩德,会定期去坟前扫墓,慎终追远、缅怀先人。

在清明这一天上坟,有一个特殊的工作,那就是给逝者的坟头添点土。

在整个祭扫过程中,有不少讲究,其中,“四人不去,三土不用”的说法,你听过吗?

在我们老家河北这边,孩子是不可以上坟的,特别是12岁以下的孩子,更不能去。

年幼的孩子无论是从心理还是身体情况,都不太适合上坟。

从心理来看,孩子还小,不懂得生与死的区别,也不懂得上坟的严肃与庄重。

在他们看来上坟烧纸还是摆放供品,可能都有玩耍的意思。

还有农村的坟墓大多在山上,如果带着孩子去上坟,孩子们可能还以为是带着他们去山上玩耍。

如果在坟前,孩子们又跑又跳,不仅对逝者不敬,还会影响其他人上坟。

从身体情况来说,孩子们身体抵抗力并不是很好,尤其是清明期间随着气温升高,各种病毒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不少孩子都已经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症状。

如果此时去上坟,可能会加重孩子的病情。

综合考虑,为了孩子好,还是别让孩子去上坟了。

2、老人不去

老人和孩子一样,都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年事已高的老人也不建议去上坟。

无论是村里的老坟还是城市里的公墓,基本上都是在山上。

对于老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耐力大不如前。

这时候去上坟,可能会在半路上因为太过疲劳而诱发老年疾病。

此外,清明节最重要的工作是给坟墓添土,老人也无力完成这项工作,去了也帮不上啥忙。

再说了,老人年事已高,本就面临着生与死的关键时刻,此时让他们参与上坟,可能会让老人触景生情,开始胡思乱想。

因此,为了老人考虑,不让他们去上坟是对的。

3、孕妇不去

古人迷信,他们认为孕妇不上坟是因为不吉利。

在民间观念中,孕妇肚子中有胎神,如果孕妇上坟,可能会冲撞了逝者,从而导致家族祸事连连。

这种迷信的说法并不科学,对于女性而言,怀孕可是一件大事,此时的她们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身体两个心跳,相信大部分地区不让孕妇上坟,都是为了孕妇着想吧!

一方面,孕妇肚子大了,身体也变得笨拙,上坟的路上不好走,孕妇要是不小心摔倒了,那可是会导致流产的。

另一方面,坟墓在野外,这里病毒细菌,还是蚊虫蛇蚁,都要比别处多。

这些东西都会令人生病,孕妇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被感染,从而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

所以,孕妇千万别逞强,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等顺利生产后再去祭拜逝者吧!

4、身体不适不去

是人就会有生病的时候,当你感觉身体不适时,最好就不要去上坟了。

按照传统观念的说法,生病的人身体比较虚弱,而坟前阴气重,如果强行去上坟,可能会导致阴气入体,加重病情。

其实,身体不适的人上坟归来之所以病情加重,并不是迷信里说的阴气入体,而且因为上坟太劳累导致的。

我们都知道生病了就要好好休息,长途跋涉去野外上坟,这里风大水汽重,病情恶化是正常的。

上坟本来是为了缅怀逝者,让逝者知道我们生活的很好,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安心,但拖着病体去上坟,岂不是会让逝者感到不安?

因此身体不适的人最好在家休息,可以委托其它亲人帮忙上坟,捎去自己的思念。

二、三土不用1、坟周围的土不用

清明上坟添土,讲究是很多的,这坟头添的土来自哪里,用什么样的土都是有说法的。

之前人们添土会从坟附近取一些土,象征性的添一把,可是时间长了,就发现坟前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这里就积水了。

坟前的积水越多,对坟墓的浸泡腐蚀就越严重。

长期如此,坟墓的结构也会变得松软,甚至导致坟墓塌毁。

在古人看来,坟墓塌了那逝者就没了安息之所,会不得安宁,从而影响子孙后代的福气。

所以,避免使用坟周围的土,可以从其它地方带一些土来坟前。

在给坟墓添土的时候,最常用的土壤是黄土,谁让咱们是炎黄子孙呢!

黄色的土在传统文化中与财富相对应,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们对财富的渴望是非常浓烈的。

因此,给坟墓添黄土,在古人看来,可以带来财富。

此外,黄土适合耕种,古人觉得给逝者添上黄土,可以让他们保佑自己这一年丰收,来年不再为没有粮食而发愁。

还有的地方认为,用黄土添坟,寓意着为先人提供一个稳定、坚实的安息之所,如同大地母亲怀抱般温暖可靠,让先人能够在地下安息。

如果用其他颜色的土来添坟,比如黑色代表不详,红色代表压制,都不利于先人安宁,也不会对家族兴旺起到积极作用。

3、河边的土不用

在民间,河水代表着财富,但是河边的土可与财富没有关系。

河边的土经过流水的冲刷,土质非常的松软,而且含水量也比较高,这样的土虽然看似细腻,却没有粘性。

如果取河边的土来添,那么时间长了,坟墓下方的棺材会腐烂的特别严重。

同时,由于河边土中的水分会随着太阳的暴晒而逐渐蒸发,土壤很容易板结开裂。

这时候坟墓上方看上去更加凌乱,一旦刮风下雨,这些土还会被带走,是无效的添坟行为。

再者,河边的土伴随着流动,这与坟墓追求的安稳是不相符的。

所以无论是从实际效果来说,还是从文化寓意来讲,河边的土都不合适。

“四人不去,三土不用”的清明讲究,是古人对自然的认知以及对生者的关怀的体现。

虽然这些说法在现代被质疑,但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清明添坟这一古老的习俗在新时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