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芍药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

发布时间:2025-04-02 09:34  浏览量:11

“五月花神”芍药,竟于三月绽放?近日,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堡乡的温暖大棚中,原本不属于这个时节盛开的花卉,正悄然舒展身姿。

记者了解到,去年秋季,甘肃芍药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在民和县总堡垣设施农业基地初试身手,种下2000株反季节棚栽芍药。今年春天,这些芍药成功盛开,花香四溢,宣告了这场尝试的圆满成功。

3月30日,记者踏入总堡垣设施农业基地的芍药种植温棚,只见上千株芍药生机勃勃。有的花苞微微张开,似在积蓄力量;有的则已全然盛放,淡淡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陶醉。

甘肃芍药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沈保利来自中国牡丹之都——山东省菏泽市。20年前,他来到民和县投身硅铁生意,而后毅然转型,踏入花卉产业,如今在菏泽老家与他人合伙经营着上千亩的花卉种植基地。

近年来,沈保利敏锐地察觉到民和县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冷凉气候条件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开始谋划反季节芍药种植项目。由于在冷凉地区发展反季节芍药产业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一切只能靠试种来摸索前行。2024年秋,沈保利在总堡垣设施农业基地租下大棚,种下2000株芍药。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春季,这些芍药如期绽放。

跟随沈保利走进其中一栋芍药种植温棚,棚内雾气氤氲,宛如仙境。几株率先盛开的芍药花,花瓣如奶白色的绸缎般层层叠叠,花朵硕大而饱满,其雍容华贵之态,丝毫不输富贵牡丹。

“这奶白色的芍药花名为‘奶油碗’,全部盛开时,花朵足有碗口那般大。去年秋季种植时间稍晚,所以花期有所推迟。”沈保利介绍道,民和县气候冷凉,芍药休眠期较早。待休眠期结束后,若在当年12月通过温棚升温打破休眠状态,次年2月底至3月初芍药便可开花。在花朵含苞待放之际,将其带枝鲜切上市,借助北上广等花卉市场的渠道,这些来自青海高原的反季节芍药花便能走进千家万户。据了解,鲜切花的花期可持续10至15天。

随后,记者又走进另一栋芍药种植温棚,这里零星盛开的芍药色彩缤纷,有纯洁的白色、柔美的粉色,还有热烈的红色。沈保利用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一枝半露红色花瓣的芍药花骨朵,说道:“这红色的芍药叫‘珊瑚落日’,像这样露出一半花瓣的花骨朵,就是带枝鲜切的最佳时机。”

据沈保利介绍,露天种植的芍药花期通常在五六月份,而种植反季节芍药,就是为了让芍药鲜切花比露天种植提前两个月上市。这样一来,不仅在市场上抢占了先机,价格方面也更具优势。

此次在民和县温棚的首次试种成功,让沈保利对在民和发展反季节“花经济”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他表示,今年秋季他计划引进数十个品种的芍药,在总堡垣设施农业基地打造一个规模达150栋的反季节冷凉花卉种植基地,芍药种植规模将达到20万株。

“芍药鲜切花采收期一般为两个月,达到丰产期的芍药每株能采收6至8朵鲜切花。届时,150栋反季节芍药年产鲜切花可达120万株以上。”沈保利还透露,批量生产的鲜切花产品将通过订单生产、电商销售等多种渠道,销往北上广等国内一线城市,同时拓展至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花卉市场。

此外,沈保利还计划在150栋温棚间的空地上种植露天芍药,五月份便可开花,届时将免费向游客和群众开放观赏。游客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就地采购自己心仪的鲜切花。

反季节芍药的规模化种植,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务工增收机会,还将有力激发当地电商行业的活力。沈保利表示,待产业成熟后,他和团队将采用“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联农带农产业发展模式。公司提供优质芍药种苗和技术指导,农户自行种植,所剪切的鲜花产品由公司统一回收销售,带动更多有种植意愿的农户通过勤劳的双手实现增收致富,让反季节芍药种植产业真正为民和乡村振兴增添绚丽色彩与馥郁芬芳。(全媒体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岩子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