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官方、遇难者妈妈与宁德时代齐发声,大家自行判断

发布时间:2025-04-02 12:49  浏览量:12

3月29日深夜,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的一声巨响,划破了夜的宁静,也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一辆小米SU7标准版汽车在这里遭遇了严重交通事故,三条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这起事故,不仅让三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也让小米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再次站上了风口浪尖。

四天过去了,事故的原委究竟如何?小米汽车官方、遇难者家属和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纷纷发声,但真相似乎仍然笼罩在迷雾之中。

小米汽车官方回应:积极配合调查,已提交数据

4月1日晚间,小米汽车终于就此事发表了官方声明。声明中,小米汽车表示,在碰撞发生后,公司立即与车主取得了联系,并了解到当时并非车主本人在驾驶。同时,小米汽车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尽一切可能提供援助。

小米汽车还透露,3月30日,公司专项小组就赶赴了事故现场所在的铜陵市,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了公司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为事故调查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于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小米汽车也给出了初步描述: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了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时速持续行驶。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立即发出了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然而,不幸的是,车辆最终还是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了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小米汽车的这份声明,无疑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关于事故的细节。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车辆在检测出障碍物并开始减速后,最终还是未能避免碰撞?驾驶员在接管车辆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遇难者妈妈心声:只求一个真相

与小米汽车的官方声明相比,遇难者家属的发声则更加令人心碎。其中一位遇难者的妈妈表示,她的女儿是这三名遇难者之一,她与女儿只差一个婚礼,就将成为一家人。她们都是小米的忠实粉丝,对小米汽车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然而,事故发生后,她与女儿的家人却陷入了无尽的等待和焦虑中。她们曾多次询问事故调查的进展,但均未收到任何反馈。直到今天,事故发生的第四天,小米公司仍然没有与她们联系过。

“我只求一个真相,为什么我的女儿会遭遇这样的不幸?”这位妈妈哽咽着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悲痛和无奈,也透露出对事故调查进展的渴望和对小米汽车的期待。

车主,也就是遇难者之一的男友,也发声表示了同样的困惑和不满。他介绍,这辆小米SU7标准版汽车是在武汉交付的,他与女友都是小米的忠实粉丝。他长期在深圳工作,购买这辆车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女友出行。然而,没想到这辆车却成了女友的夺命凶手。

宁德时代澄清:不是我们的电池

除了小米汽车和遇难者家属的发声外,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也对此事作出了回应。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提问,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是不是用的宁德时代的电池?对此,宁德时代明确回应称:“不是我们的电池。”

宁德时代的这份声明,虽然简短明了,但却引发了新的思考。如果小米SU7汽车用的不是宁德时代的电池,那么究竟是哪家供应商的电池?这家供应商的电池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这些问题都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息息相关。

分析解读:智能驾驶技术之殇与责任之问

这起事故,不仅让三个家庭陷入了悲痛之中,也让智能驾驶技术再次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智能驾驶技术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之一,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然而,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和责任问题。

在这起事故中,小米汽车的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虽然检测出了障碍物并发出了提醒,但最终还是未能避免碰撞的发生。这暴露出智能驾驶技术在应对复杂路况和突发情况时仍然存在不足和局限性。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摆在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同时,这起事故也引发了公众对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责任的质疑。作为汽车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汽车厂商有责任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智能驾驶技术的提供者和推广者,科技公司也有责任对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然而,在这起事故中,我们却看到了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在责任上的缺失和不足。

因此,我认为,这起事故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更是一起对智能驾驶技术、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责任的拷问。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事故原因,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同时,我们也期待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加强技术研发和测试验证,确保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