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集体挑战要50万生活费,第二个爸很真实,最后一个妈很催泪
发布时间:2025-04-03 08:00 浏览量:5
文|菊学姐,原创好文,欢迎转发分享。
都说现如今的00后大学生要点生活费,多么不容易,可咱们85后又算什么!
在我这个85后的记忆里,大学生活费的概念已经遥远得像老电影里的桥段了。那时候,打个电话给父母,还得跑到学校的电话亭排队,真叫一个费劲。
不过,时代在变,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风景和烦恼。如今,00后的脑袋里尽是鬼点子,要生活费也能玩出花样来,要是我们80后打死也想不出来。
最近,我看到几个大学生录视频,挑战给爸爸打电话要巨额生活费,一开始觉得挺好玩,结果看着看着,竟画风突转。真是笑中带泪,结局出人意料!
第一个勇敢“开口”的男生拨通了爸爸的电话,他温柔地问候:“爸爸,吃饭了吗?”爸爸听后立刻警觉,心里嘀咕:你打电话还能有什么别的目的?
“要多少钱?”就在这时,他听到儿子“狮子大开口”:“52.9万!”电话那边的爸爸几乎懵了:“什么?52.9万?你把我卖了都没这么多钱!你这是开玩笑吧?”
话音未落,爸爸就直接挂断了电话,留下一脸无奈又哭笑不得的儿子。儿子一脸无辜,但其实一点也不无辜。
紧接着,第二个男生上场。电话一接通,爸爸满满的礼貌:“你好,儿子!”结果儿子有些懵:“你好,爸!”周围几个同伴不禁调侃:你们父子俩看起来不太熟。
寒暄之后,爸爸问儿子,为什么突然想起给他打电话了,儿子说生活费没了,没想到老爸直接来了一句:“滚犊子吧你!生活费跟你妈妈要,咋跟我要呢?”原来爸爸的客套,都是装的!
不过,爸爸还是问儿子到底要多少生活费,儿子吞吞吐吐开不了口,当他说出:“就......就52万也不多嘛!”爸爸一听这个数,大家以为要炸,结果他直接开启演技模式:“什么?!我听不着啊!我这信号不好啊!”
儿子喂了半天,只好挂断了电话。果真是姜还是老的辣,儿子想“敲诈”老子,还是嫩了点!
第三个是个女大学生,她开口第一句就把老爸哄得服服帖帖:“喂,爹爹!”爸爸回道:“哎,闺女!”(难怪当年我要生活费那么难,还是嘴巴不够甜)
女大学生不好意思地说:“能给我转点钱吗?”爸爸回道:“转多少?”女儿答:“转52.9万!”
本以为这个爸爸会像其他爸爸一样,不是气炸了,就是装作没听见,没想到他却十分淡定地说:“好好!开学给你的那张卡里面有啊!密码是......”爸爸正准备说密码的时候,女儿忽然打断:“等等,我开玩笑的,爸爸!我们是在玩游戏!”
最后,情绪稳定的爸爸只说了一句:“哦,那你玩吧!反正都是给你花的,你花就好了啊!”女儿开心地跟爸爸说了声谢谢后就挂断了电话。徒留其他三个大学生黯然神伤,一个男生直呼想入赘,而另一个男生则问叔叔是否还缺个儿子,真是笑不活了!
第四个也是女大学生,由于去年与爸爸闹了点矛盾,所以许久未和爸爸通电话的她,脸上满是紧张和迟疑,结果电话那头久久无人应答。
就这样,在朋友的鼓动下,她又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没想到妈妈第一句也像爸爸们一样:“咋的?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女生回道:“能不能给我发点钱啊?”
妈妈听罢,有些责备地说:“前几天不是刚转给你了吗?就用完了?”女生吞吞吐吐地解释道:“我那个,就是最近又......”而对面的妈妈只是说了一句“妈妈有事在忙,一会儿再讲”,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听到这里,估计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女孩跟父母的关系都不怎么好吧,起初我也这么认为。谁知转眼的功夫,妈妈就给她发来了一笔转账,还有一段语音:“宝宝,妈妈现在在忙,你现在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啊?有什么难处吗?这些钱够不够?不够就跟妈妈说,记得遇到什么事情,都跟妈妈说......”
女孩看到妈妈发的消息,眼泪唰的一下掉了下来。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对此,有网友笑言,抛开52.9w不说,这是我这辈子见过最美的女孩。我只想说,你最好是抛开了。
有热心网友总结道:《卖爹》《信号不好》《刷卡》《亲情刀》。
也有网友跟我一样感性,坦白自己看哭了,感觉最后一个妈妈应该把自己手头所有钱都转给女儿了。对此,有网友生气地说,可是他们竟然还拿父母开涮!
有网友则认为,黑衣服女孩妆容干净,感觉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
还有网友是行动派,看完整个视频,直接给我妈妈转账过去。我想他的妈妈虽然一脸疑惑,但心里一定很开心、很感动吧!
对于大学生玩挑战游戏,向父母要巨额生活费这件事,我觉得不应该用传统思维去看待,拿父母开玩笑看似不太尊重人,实则是在宣扬伟大的父爱、母爱,宣扬正能量。这一点,毋庸置疑。
另外,大学生生活费到底多少才算合适?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毕竟,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地区差异都会对生活费的标准产生影响。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每月几千块才能让自己过得体面,有的则认为七八百就能维持基本生活。关键在于,合理规划自己的经济,既不能过分依赖父母,也不应盲目攀比。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男生和女生在生活销上往往存在差异。部分家庭在给男生和女生生活费时,会因传统观念和实际需求作出不同的考量。
比如,有的家长认为男生外出活动多,需要更多社交费用;而女生则可能在日常穿搭和生活细节上花销更多。但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生活费的设定都应以家庭实际经济情况为依据,切莫因攀比而过度消费。
家庭经济状况始终是决定大学生生活费多少的最关键因素。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规划,有些家长可能愿意为孩子提供更多支持,有些则更注重孩子独立生活的培养。
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学生在面对生活费问题时,也应学会理性思考,不仅要感激父母的付出,更要懂得量入为出,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
用理智和责任感去规划未来,才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也让自己在独立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总之,生活费既是一个家庭经济状况的反映,也是一种情感传递的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每一份支持,都蕴藏着浓浓的爱与责任。大学生们在玩挑战游戏的同时,也别忘了感恩父母背后默默的付出。
菊以高洁会渊明,吾以文会友。曾是多年医学编辑的我,现为两只小棉袄的妈妈,每天努力码字,只愿为千万家庭带去专业、有趣、独特的教育观点。原创不易,你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