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不痛”!4岁半双胞胎姐妹联手救妈妈

发布时间:2025-04-03 20:44  浏览量:10

“打针痛不痛呀?”每当护士姐姐这样问,年仅4岁半的双胞胎姐妹都轻轻摇头。

平时打针也会哭的孩子,为什么主动挽起袖子,含着眼泪,一声不吭?因为,她们知道自己是来捐血救妈妈。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干细胞采集室内,一场特殊的生命传递正在进行。

一对年仅4岁半的同卵双胞胎姐妹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一边拿着画板坐在床上画画,一边通过外周血干细胞分离机,为身患急性白血病的母亲捐献造血干细胞。

3个月前,38岁的李女士在常德老家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她是独生女,父母年近七旬身体无法承担,中华骨髓库也未能匹配到合适供者。由于患者体内存在强效HLA抗体,脐带血移植亦不可行。

在这生死关头,唯一符合条件的供者,是她的双胞胎女儿。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李颖副教授介绍:“儿童供者体重通常需达到受者体重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对体重还不足20公斤的姐妹显然不达标,并且单靠一个孩子的干细胞量,远不能满足成人移植需求,而分次采集又可能延误移植时机。

经过反复讨论,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双供者同步采集”的方案:同步动员两名双胞胎的造血干细胞。既不让孩子经历重复采集和穿刺的痛苦,又能及时采够足以支撑起母亲生命的造血干细胞。

低龄双供体联合移植尚无先例,如何尽可能减少孩子的痛苦?怎样快速安全地获得足够的干细胞?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难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联合麻醉科建立了高难度的血管通路,由麻醉科尹欣林副教授为两名幼童完成了麻醉状态下的颈内静脉置管。

采集前的连续5天,姐妹俩每天需接受两次静脉采血。

约4小时的采集后,医疗团队成功从两名孩子体内分别采集到109毫升造血干细胞,当天送到移植仓里给李女士输注。双胞胎姐妹术后恢复良好,各项身体指标稳定。

据悉,这是首次采用两名低龄儿童联合捐献外周血干细胞的方式,救治同一成人患者。其背后凝聚着医学技术的突破,医者仁心的守护与血脉相连的亲情力量。

树莓:妈妈给了孩子生命,孩子给了妈妈生机。

日落收藏家:希望这位妈妈早日康复。

小Ninfa:两个宝宝就是上天派来救妈妈的小天使。

贝小贝:这种采集很痛的,两个孩子真勇敢。

艾米儿:有机会可以救妈妈就是万幸。

圣地领主: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具象化。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钟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