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这三种人绝对不能去上坟!三果不上供坟前三不烧您都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5-04-03 22:13 浏览量:15
老话说得好:"清明不祭祖,子孙要吃苦"。
咱中国人讲究 "慎终追远",清明节就像给老祖宗 "打个电话",告诉他们:"后代都记着您呢!"
过去人觉得祖先在地下 "护着" 子孙,现在虽说不兴迷信了,但扫墓这事儿,图的就是个念想。
然而,这上坟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去的,清明扫墓的习俗,你都知道吗?
在传统民俗中,清明节的前三天到清明后的四天内,都是上坟的吉时。不必非得在清明节当天前往。若清明在农历三月,建议提前上坟;若在农历二月,则应延后。
按照这样来算,今年最好提前上坟。
适宜上坟的时间,通常在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
卯时(5:00-7:00),太阳初升,阳气旺盛,是阴阳交汇的时刻,此时上坟被认为极为合适。
辰时(7:00-9:00),清明节当天进入辰月的开始,辰时被认为是交节的吉时,上坟祭祖颇为适宜。
巳时(9:00-11:00),此时阳气最旺,而墓地常显阴冷,因此许多地方都选择在这个时间段祭祖。
1. 孕妇别沾边儿
老一辈常念叨:"孕妇身子重,阴气碰不得"。墓地大多在荒郊野外,常被认为是阴气很浓的地方。而孕妇肚里的宝宝属于新生的太阳,当这两种不同的气场碰在一起,可能使阴阳失去平衡。
再者,山路难走不说,烧纸的烟对孕妇也不好。而且孕妇情绪敏感,看到墓碑容易伤感。现代医学也认为,孕期要少去人多杂乱的地方,实在要表达心意,让家人代劳就是了。
2. 小孩别带着
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幼儿去扫墓,十个有九个回来要闹毛病。小孩都是纯阳之体,气场不合,容易招惹脏东西。家长们最好别带小孩子去扫墓,可以找别的方法教他们懂得生命的含义。就算不是迷信,那墓地虫子多、草窠深,小孩子抵抗力弱,容易被叮咬。坟头的墓碑、纸灰,真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等娃大点儿,再教他认祖归宗也不迟。
3. 体弱病残别逞强
那些体质弱或生病的人不宜去扫墓。因为扫墓需要走动、爬山,有时还要站很久,这些对健康人来说可能没问题,但身体不好的人可能会感到更累,甚至可能使病情恶化。
另外,人们常觉得病人体质较弱,更易受墓地阴气影响。若有人身体不好,最好待在家中休息,让其他人帮忙祭祖。有些地方的风俗是,家里有人生病,就在家里给祖先烧香,表示尊敬,不让病人去墓地去。
大病初愈的人不易扫墓,是怕病人长途跋涉累着又犯病,现在都改成家人代劳,病人在家拜拜算了。要是实在想去,带瓶雄黄酒避避邪。
此外,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一般也不建议去上坟,由子女代劳即可。
三果不上供1. 梨:离别的忌讳
"梨" 和 "离" 同音,就算是平时,在家吃梨都要单数人吃,双数人吃的话寓意要分离,更别说清明了。清明本来是和祖先 "团聚" 的日子,摆梨老祖先恐怕会生气!老一辈常说:"清明摆梨,子孙心不齐"。换成苹果(平安)和橘子(吉利),既应景又讨喜。
2. 葡萄:麻烦一串串
葡萄成串的样子,在老一辈眼里就是 "麻烦连成串"。老言道:"清明摆葡萄,灾祸躲不牢"。另一方面,葡萄容易招蚂蚁,天热还容易烂。换成桂圆(圆满)或者荔枝(吉利),保管挑不出毛病。
3. 菠萝:全身是刺
菠萝浑身是刺,摆坟头就是 "给祖先添堵"。
老一辈人讲究 "清明供果要圆润,日子才能过得甜"。换成香蕉(相交)或者桃子(长寿),既方便携带又寓意好。
除了这三种水果之外,在上供时水果的数量也有着特殊的讲究。
通常而言,人们会挑选单数的水果数量比方说三个或者五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双数被视作阳数,其象征着吉祥与敬重;而单数则被当作阴数,与祭祀、缅怀的场合不甚契合。
坟前三不烧1. 照片:烧了等于 "销户"
老一辈说照片是逝者的 "魂灵所依",烧照片就等于把祖先 "销户"。现在都流行用相框摆照片,或者用手机里的电子相册给祖先 "看看"。要是实在想烧,剪张黑白纸代替,老祖宗也能懂心意。
2. 衣服:活人穿过的别烧
活人衣服不能烧,这说法全国各地都有。老一辈说:"烧了活人的衣,祖先以为你要去"。而且现在衣服大多数是化纤制成,衣服燃烧会产生毒气,污染环境,把旧衣服捐了做善事,比烧掉强多了。
3. 鞋子:烧鞋等于 "断路"
鞋子和 "邪" 谐音,烧鞋容易招厄运。在民间信仰中,鞋子与行走、前行紧密相关,烧掉鞋子就像是阻断了逝者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而且鞋子材质复杂,燃烧也会产生废气。老一辈人会把鞋子单独埋在树下,说是 "让祖先有路走"。现在都捐给需要的人,也算积德行善。
1. 添土要添外围土
"动了坟头土,祖先要怪罪",添土不能动坟头的土,要从墓地外围挖,这叫 "添福不添乱"。
2. 清理杂草留草根
除草只能割草尖,不能挖草根,不然会水土流失。草根是 "祖先的胡须",挖了就是不敬。现在有人用除草剂,但有人坚持用手拔,说是 "给祖先挠痒痒"。
3. 先拜山神再动土
"土地不点头,动土要碰头",扫墓前要在墓地旁边的小庙摆三炷香,跟土地爷打个招呼。现在有些公墓专门设了土地庙,方便大家祭拜。
全国各地的老讲究1. 南方:孕妇戴红绳能扫墓
"红绳系腰间,百邪都靠边"。福建有些地方,孕妇戴根红绳就能去扫墓。红绳能 "压住" 阴气,这也算是想出来的折中办法。
2. 北方:女婿上坟要挨骂
北方有些地方,女婿上坟会被认为是 "外人插足"。"女婿上了坟,祖先不安宁"。不过现在年轻人都不在乎这些了,好多女婿主动帮忙扛祭品。
3. 少数民族:祭品五花八门
云南彝族会带五色糯米饭,"给祖先开彩虹饭"。藏族会在墓碑上贴 "风马旗",说是能帮祖先 "升天"。广西壮族用五色纸扎成小房子,寓意"给祖先换新居"。
清明的老规矩,说到底都是老祖宗对子孙的关心。比如 "三人不上坟",怕孕妇摔着、孩子病着、病人老人累着;"三果不上供",怕水果寓意不好、保存麻烦。
现在好多年轻人觉得这些讲究过时了,但换个角度想,这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人的思念。
今年清明,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