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自我驱动能力,妈妈吐槽:暑假成了失去学习动力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4-08-28 18:47  浏览量:36

网上一个妈妈吐槽:

快开学了,陪儿子补作业到十二点半,气得乳腺疼。

转头一看,儿子像个夜猫子发呆。

作业还停留在前几页,大题一个没写。

妈妈顿时气昏了:“你倒是写啊!你在干嘛!真是废物!”经历一个暑假,最可怕的不是作业没写完,不是叫家长,而是——孩子已经失去了学习动力,完全丧失了自驱力。

开学后被淘汰的孩子,往往都是因内驱力不足造成的......01是什么让孩子丧失内驱力?

暑假对孩子的影响,比家长想象中大。

多数孩子缺乏自我驱动的能力,很难主动学习。

李玫瑾老师说,一个丧失自驱力的孩子,就像失去灵魂的奴隶,笨拙且卑微。

但这种笨,并不是家长口中的“废物”,而是一种自主性的丧失。

暑假阶段,造成孩子内驱力丧失的因素,一般有三点:

1、 孩子在家长的催促、指责、唠叨下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放暑假了,多数家长可不敢掉以轻心。

我表妹就是,各类辅导资料一应俱全,全部给孩子安排上。

可是,孩子可不觉得假期需要拼命干学习,矛盾油然而生。

家长越催,孩子越烦,最后发展成打骂的不在少数......

写作业本来是孩子的事,但是你在旁边外力干预,用一种强迫的力量催促,孩子反而会泄气。

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就是在家长的干预下产生的。

2、 孩子本身的注意力水平差,但为了完成作业故意伪装

科学表明,在缺乏后天干预的情况下,每个孩子的注意力水平都不一样。

有的孩子天生注意力差,喜欢拖拉磨蹭、走神发呆。

然而,为了躲避父母的训斥,他会故意装得很“乖巧”。

假装在学习,实际上拿着手机,低头和同学打字聊天......

这样的孩子,必须通过专业的视听觉注意力训练,才能促进内驱力的提升。

3、孩子学习上正反馈太少,存在抵触心理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拿到好成绩,可以得到夸奖与赞扬;

可对成绩不好的孩子,多数家长下意识给予训斥、打击。

尤其是暑假,家长更觉得这是补课期,对孩子各种催促。

得到的全是负反馈,孩子就会恐惧,甚至厌恶学习。

受这些因素影响的孩子,是没办法靠内驱实现成长的。

02

内驱力的强弱,决定学习的差距

教育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学习能力的自我感知”,意思是:

一个人只有“觉得”自己能学好,他才可以在学习上形成良性循环,好上加好。

而这种“觉得自己能学好”的动力,就是自驱力。

人的动机分为两种:受外界控制的,如奖赏机制影响的,是谓外在动机;由人的内心而生、自发自愿去干的事,靠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会影响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比如孩子为了得到奖励,会故意营造乖孩子、爱学习的形象。

内在动机(内驱力)才会决定孩子真实的水平,参考多数学霸们的学习,都是靠真实的热爱在驱动。

心理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索玛实验”。

爱德华•德西找来两组学生,他对第一组说:你们只要拼出一个图形,就奖励一美元。对第二组学生说:请大家试玩这个拼图,没有任何物质奖励。中途8分钟休息时间,德西告诉他们,可以选择去看杂志、看书,也可以继续玩拼图。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非常明显的对比:

结果,给美元奖励的那一组,在休息时间里,几乎没人去碰拼图。

而另一组学生,显然更沉浸于拼图本身的乐趣,换个地方继续玩。

“索玛实验”告诉我们,只有内驱力,才能真正让一个人热爱做某件事。

外部的力量,无论指责还是奖赏,都不可能真正达到效果。

因此,孩子学习成绩的差距,和你催了多久、给了多少奖励无关。

内驱力的强弱,才是终极决胜因素。

03

那么,如何让孩子真正提升内驱力?

作为认真研究过儿童内驱力的家长,我给大家分享几点心得:

第一,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而不是“被迫”做某事

李玫瑾教授说:“很多家长在跟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选择。”几点写作业,吃什么午餐,和谁做朋友,家长都要干涉。如果我们每件事都帮孩子画好道,相当于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

因此,只有把选择和决定权还给孩子,才能让孩子享受到自主的感觉。

第二,给予情绪价值,让孩子感受到他做的事“有意义”

“快点写”“怎么又错了”“你好笨”……

发现了没?孩子学习上一有问题,我们给到的多是负面指责。

一旦全是类似的信号,孩子情绪受挫,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

给孩子情绪价值,意味着多多包容和鼓励。

之前看到一个视频,孩子考了倒数第一,一放学就毫无惧色地告诉妈妈。

妈妈立刻送上鼓励:

“宝贝没关系!下次争取考倒数第二,咱们一步步来!”

积极正向的情绪价值,简直就是孩子的救赎!

第三,扩大学习范围,挖掘孩子潜能,让孩子切身体会到乐趣

当孩子在学习上受挫,比如数学总算错,单词、古诗背不过,我们不需要逼着他非要完成。

每个孩子的基因、注意力、天赋都不一样,给予此,我们更应该给予孩子适度的空间。

让他在学习之外,不断开拓自己的潜能,在不同学科上试错,挖掘真正的兴趣点。

当孩子找到自己的热爱,赋能自身能量,学习这件事也就变得没那么痛苦了。

电影《追风筝的人》中有句话:让孩子在内驱力的助推下大步成长吧,他一定比我们想象中更优秀!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