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8个表现,证明你把孩子养得阳光、自信!你家娃中几个
发布时间:2025-04-08 16:50 浏览量:13
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够的优秀!初为人母时,小书虫妈妈也是一样,总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足够优秀:成绩好、才艺突出、性格开朗、大小比赛拿第一!
当了妈妈17年,我终于悟出来了:真正养得好的孩子,不一定样样第一,但一定内心阳光、自信有力量。
大家发现没有?阳光自信的孩子身上散发着一种特别的魅力——他们眼神明亮,笑容真诚,面对挫折时展现出令人惊讶的恢复力。
阳光自信的孩子通常具有三个显著特征:情绪调节能力强,能够识别并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内在动机充足,做事源于兴趣而非外在奖励;社交自信而不自负,既能享受独处也能融入群体。
孩子有这8个表现,证明你把孩子养得阳光、自信!偷偷看看你家中几个?
前几天在小区里见过两个孩子摔跤:
一个孩子刚跌倒,妈妈立刻冲过去抱起来,边拍地边说:"都怪这破地板!妈妈帮你打它,宝贝不疼!妈妈亲一亲!"另一个孩子自己站起来,拍拍裤子,笑嘻嘻继续跑。我们来分析区别在哪?
第一个孩子的妈妈在替他"归因错误",让他觉得"摔倒=外界害我";而第二个孩子知道,摔跤很正常,疼一下没关系,继续玩就行。内心阳光自信的孩子不是不哭,而是哭完能恢复。 他们从小被允许体验挫折,而不是被过度保护。
有的孩子被说两句就赌气半天,甚至摔门吼叫;但有些孩子被批评后,过一会儿就能笑嘻嘻凑过来:"妈妈,晚上吃啥?"
关键区别在于:
错误的批评:"你怎么这么笨!""跟你爸一样没出息!"(攻击人格)正确的批评:"这次没考好,我们一起看看错在哪?"(针对行为)其实孩子不记仇,是因为他知道妈妈是爱他的!妈妈批评的是我的行为,而不是否定我这个人,也不是不爱我。
孩子喜欢和大人“顶嘴”,很多家长会讨厌孩子"顶嘴"这个行为,认为孩子的这个行为是叛逆的,不视貌的。但其实,孩子能逻辑清晰地反驳大人,是独立思考的表现。
比如:
妈妈说:"天冷,你必须穿外套!"孩子回:"我爱动,跑起来就会很热出汗。"这不是叛逆,而是在练习表达观点。如果孩子从小被允许"讲道理",长大后更不容易盲从或压抑自己。(当然了,孩子无理取闹的顶嘴另当别论)
孩子作业不会写,有的家长立刻:"来,我教你!";有的家长则会说:"你先想复习一下,看看哪个知识没有掌握好?"
总被帮忙的孩子,会养成"等答案"的习惯;而习惯自己尝试的孩子,大脑会不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孩子学走路,摔过才知道怎么平衡。
游乐场里,有的孩子看到别人的新玩具就哭闹:"我也要!";但有些孩子会说:"这个好酷!能借我玩一下吗?"
因为孩子知道:
别人的好,不会剥夺我的好;喜欢的东西,可以商量着分享,而不是必须占有。不嫉妒的背后,是内心富足有安全感。这种心态,往往来自家长平时的"不比较":"别人考100分很棒,你这次进步了也很棒!"
有的孩子被夸"你真聪明!"会得意洋洋:"那当然!";但有些孩子会笑笑:"谢谢,我还想再试试更好的!"
能坦然接受夸奖又不傲慢,说明家长平时细节做好:
不只夸结果("考得好!"),更夸努力("你这几天复习很认真!");不通过夸奖"控制"孩子("你要是下次考不好,妈妈就不爱你了")。孩子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的夸赞,不会因为被表扬而得意忘形,情绪过于激动或骄傲自满。说明孩子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
孩子护食、不肯分享,未必是自私,可能是物质匮乏感在作祟。
比如:
家长常说:"最后一块给你,妈妈不吃了。"(让孩子觉得东西稀缺)或强迫分享:"你必须给弟弟,不然妈妈生气了!"(让孩子更抗拒)而愿意分享的孩子,通常家里不强调"牺牲",而是"共享":"妈妈也有,我们一起吃!"
和朋友家孩子玩桌游,有的孩子一输就发脾气:"重来!刚才不算!";有的孩子却能哈哈大笑:"下次我一定赢你!"
输不起的孩子,往往是被"只能成功"的压力逼出来的。 比如:
家长过度强调"赢":"比赛必须拿第一!"或者故意让着孩子:"好好好,算你赢。"(反而让他无法接受真实失败)而能接受输的孩子,知道游戏有输也有赢。游戏可以再来,努力比结果重要。
最后,小书虫妈妈想说:真正的好养育,不是让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让他成为——摔倒了能笑、被批评能听、敢表达也懂尊重的阳光自信小孩。
偷偷数数,你的孩子中了几条?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