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癌症女孩临终遗言曝光!遗书:妈妈,下辈子换我当你的依靠

发布时间:2025-04-05 05:48  浏览量:13

年轻生命的戛然而止,谁来关注罕见病患者的困境?

2025年3月27日,四川成都27岁女孩杜韵因脊索瘤并发症离世。这个曾穿着白裙子在校园樱花树下拍照的姑娘,最终在病房插满管子的病床上闭上了眼睛。她的母亲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封30字遗书:“妈,没来得及孝顺您,来世换我当您的依靠。”短短一句话,让百万网友瞬间破防。杜韵从24岁确诊脊索瘤开始,就陷入了与死神的漫长拉锯战。这种罕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百万分之一,却让她经历了四次开颅手术、数十次化疗。家人透露,她曾因药物副作用掉光头发,却偷偷让妹妹买假发说“要美美地去见男友”。2024年病情恶化后,她仍坚持每天给父母发早安语音,直到最后一次插管前,还在叮嘱妹妹:“记得把我养的小绿萝浇透水。”

比疾病更残酷的,是社会对罕见病的认知盲区

杜韵的离世引发热议,背后折射出罕见病群体的生存困境。据《中国罕见病诊疗报告》,我国约有2000万罕见病患者,但仅有5%的疾病有特效药。杜韵的主治医生坦言:“脊索瘤手术风险极高,很多患者因费用高昂放弃治疗。”更令人揪心的是,公众对这类疾病的误解——有人甚至认为“年轻人得癌是咎由自取”。

值得关注的是,杜韵生前曾为病友群义务翻译国外医学论文。她的表姐告诉笔者:“韵韵总说‘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人不知道怎么活’。”如今,她留下的20万字抗癌日记已被整理成册,其中记录着化疗期间坚持给流浪猫喂食、用视频记录康复训练等暖心细节。正如网友@追光者所说:“她教会我们,即使生命进入倒计时,也要活成照亮别人的光。”

杜韵的故事之所以引发共鸣,在于它撕开了现代社会的两个痛点:一是健康危机随时可能降临,二是亲情永远是最坚韧的铠甲。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猝死人群中35岁以下占比达23%,而定期体检率不足40%。医生建议,年轻人应重视年度深度体检,特别是家族有遗传病史的人群。面对这场全民泪目事件,我们或许该思考:当疾病来临,是被动等待救助,还是主动掌握生命主动权?就像杜韵生前常说的:“命运给的烂剧本,我要自己改写结局。”如今,她用生命践行了这句话,而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从重视每一次体检开始,别让悲剧重演。

如果你是杜韵,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选择怎样度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